拖动LOGO到书签栏,立即收藏DNY123
热门搜索
1
万里汇
首页跨境头条正文

穿越寒冬,东南亚卖家的增长困局与自我跃迁

暂无简介...
10355
2022-11-29 23:24

大家好,我是夏冰雹,一个泰国印尼本土的卖家,也是起航俱乐部的发起人。

以下是11月26日,受邀DNY123深圳大会的演讲稿(完整PLUS)全文。

包含因为个人紧张忘掉的词、和时间关系没有讲完的内容,

希望能对起航的读者有所帮助。

大家好,作为一个暂时还没有被市场卷死掉的小卖家。

站在这里,是希望跟大家探讨,一个不能够完全称之为寒冬,

却也是陷入在增长困境的泥潭中的我,

为什么会这样,应该怎么办,将来往哪去的思考。

我们先来看一组媒体的数据:

shopee在2021全年的订单增长是116%,这意味着,只要在2021年初,卖家在shopee上开店,就有机会吃到年增速116%的“平台红利”。

也是在去年,我看到太多“几个人”的团队,在半年到1年的时间,在东南亚的任意一个市场,迅速做起来一个月营几百万的项目,

包括我们自己的团队。

而在2022年,纵观全年,我无法给大家一个确切的数字,但我们自己的团队体感是0-20%。增长很慢甚至没有增长,但却也没有死掉。

所以,不能够称之为寒冬,因为没有发生大范围的卖家死掉,相比于亚马逊2021的大规模封店潮与限制库容,相比于国内的电商卖家几个月都发不出货。东南亚的卖家,只能说是陷入了增长的困境。

增长的困境来源于哪里?

我们先看整体的市场空间,我们首先得承认的是:

第一个,东南亚相对于欧美、中国,整体的市场空间有限,尤其是单个市场,体量更小。整个东南亚市场前三名(印尼+泰国+菲律宾)的GDP加起来,堪堪够我们一个广东省。

第二名泰国,还没有我们湖南省GDP高。

我曾在群里看过这样一则对话:什么?你在做印度尼西亚的电商?

那地方的交易量还没坂田多!

话粗理不糙,其实东南亚尤其是单个市场的天花板,是非常有限的。

在有限的市场空间里,大多数会且只会出现一种结局:

强者越强,弱者越弱。最终,赢家通吃。

我们再看电商市场,2014年、15年,在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下,lazada、shopee在东南亚的市场快速兴起。

直到疫情开始,线下交易接近冻结,以shopee为核心的平台电商,在疫情下快速发展,提高了东南亚电商市场占零售总市场的份额。

所谓的东南亚的市场红利,其实是线上电商对传统线下零售的侵蚀。

2022年上半年,东南亚多国宣布疫情全面结束,线下零售全面恢复,线上的发展进入相对瓶颈,电商的机会也减缓了。

与此同时,Shopee股价开始大跌,很难以高市值向市场拿钱。

在线下市场恢复,平台电商减少砸钱买量之时,电商份额的增长不再由平台电商驱动,以TIKTOK Shop的内容电商成为新的领头羊。

“红利期”电商平台的势能开始转变。

第三,Shopee正式进入成熟期,具体的表现是,

在东南亚市场,产品的供给开始大于用户需求,在大多数的“关键词”下,都有超过几十甚至几百上千的产品。

卖家亦然,从疫情下,卖家可以通过更低价格、更快时效的本土模式(物流省下的成本),享受市场和平台的双重红利。

到疫情后全面放开,市场红利消失,需求红利消失。

潮水退去,我们在裸泳。这个时候拼的不是谁游的快,而是谁更有肌肉,谁更有性价比。既然大家产品大差不差,只要你价格更低,你就可以获得用户。

东南亚市场,已经全面进入了本土供应链的竞争态势。

在市场空间有限、平台增速有限、市场内卷严重的三重大前提下,

我们卖家怎么办?

必须要正视自己的是:过去的发展,好像也不全是自己的实力,更多就是时代的运气。

潮水褪去之后,发现自己只有:

    1.称不上正规军的团队:内部团队并不够专业化,人才稀缺,且运营上也十分粗犷。典型shopee卖家特征是,老板作为一头牛,干全公司40%、50%、60%的业绩,拉着公司一起跑。

2. 算不上有竞争力的供应链:Shopee的客单价大多在30-50块钱,这个客单的产品,大多数都是1688采购的,能便宜几块钱?很难与竞争对手拉开明显的竞争优势。

3. 不够性感的投资回报和躺在仓库的一堆死货,除中国台湾外,东南亚卖家的订单利润率其实很高,但是客单价和周转率非常低。

4.以及面对未来增长的深深的无力感。

我们卖家怎么办?

我想讲一个我们自己的故事。

我是一个本土精铺型卖家。什么叫做精铺,就是在2021年,精选产品,挑一挑,然后本土备货过去。在市场和模式的双重红利下,在shopee的任何一个站点,都有30%利润以上的产品,都卖得好,都好卖。

于是,今年上半年,我干shopee一年半,团队选了超过3000个品。
好消息是,陆陆续续淘汰了1000个。
坏消息是,还有1500个不动销,不动销的品,剩几个、十几个、二十几个,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感觉自己赚钱了,结果钱都在货里,货不卖了、成了“死货”。
不仅如此,随着不断增加的SKU,每周还在产生新的选品,总要人来管吧?于是团队不断加人,利润一算,全发工资了。
人效失衡开始成为严重的问题。平台没有增长,内部管不过来,销量不增反降,利润持续走低。
我在想公司是不是要倒闭了。
1.定方向:得转型做精品
作为卖家,我们不是来东南亚市场扶贫的,如果有朴素的使命,就是赚钱,朴素的愿景,就是在东南亚电商里赚到1个亿,朴素的价值观,只要赚到钱就是好猫。
但实际上,原有的商业模式已经支持不了我们赚钱了。
必须转型,不能只卖货,要做精品,要搞品牌。怎么搞?
目前,shopee80%的卖家都在朴素的抄作业,包括我自己。只有极少数的卖家在搞开发。这些卖家辛辛苦苦搞的开发,自己还没赚几天钱,马上又被跟卖的盯上了。
我这里不是在讲开发和跟卖的区别,我是在讲我的做法:
在电商市场的产品,都是有生命周期的,我把所有在衰退期、没有利润的产品全部砍掉,全场7折。(当然,部分有供应链资源的伙伴,可以从工厂端再次降低成本,继续内卷。)
我把所有在饱和期的产品,让我的小伙伴全面开启价格战,你降一块,我就降2块,直到没有利润就砍掉。
在成长期的产品怎么办呢?他是我们的宝贝,我把他从我剩下的500个sku里找出来,未来1到3个月,70%的利润都是这些宝贝们贡献的。
我尤其重视,在我聚焦的方向上,引入东南亚市场中,还没有的20%的产品,把他做起来。他们能支持我们未来6个月甚至1年的利润。
既然,平台上绝大多数的卖家在偷懒,在轻而易举的跟卖,而不是往重了做分析,理解用户,挖掘和打造属于这个市场的产品,我们得做做产品开发了。
这就来到了第二个环节:算账。
2.算清帐,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最有产出的事情上
这里的帐,指的不是财务的帐,是业务的帐。
每个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你的精力是,你的员工的精力是,你的资金也是,包括平台的资源包、你的广告预算也是,
要把最好的资源放到最好的产品上,不能分散。

所以,你看你的项目,投资回报比怎么样?(要不要做东南亚电商?)
你看你的市场,那个市场的资金周转率更高?(选择哪个站点?)
你看你的产品,那个产品比较好,比较有潜力,比较能帮你赚钱?(怎么挑选类目和产品?)
也就是在算完账之后,我暂时性放弃了印尼,全面主攻泰国。
也是在算完账之后,才能快刀斩乱麻的把那些产品都清掉。
3.理库存:进行产品分级,加快库存周转
这里的库存,不是那堆死货的库存,东南亚本身就是全球清货的市场。
我指的是,那些要聚焦的品类,那些很有潜力的新品,应该怎么补货备货呢?
我们团队内部有一个共识:如果这个品,没有把握做起来,就不要做。既然要做,就要做TOP。
我们把产品分为ABCD4个等级,重点在2个环节去动态调整产品的评级。第一个是市场调研阶段,这个产品在市场中,处于什么样的周期?这个产品目前的TOP10的月销在多少?目前的销售趋势是持续上升还是已经进入饱和?
在这个阶段,我们会进行第一次产品评级
按照A、B、C、D四个等级,进行产品的第一次备货,就应该瞄着TOP打,不成功便成仁。
但是,有没有可能分析不够到位,盲目判断了?
所以我们要在第一次测试的时候,根据我们的干预手段+流量释放,进行第二次的产品评级,点击、加购、转化率有没有达到TOP产品的指标?(调整评级排序,再次分配倾斜资源。)
每个类目每个产品的情况都一样,不可能每个产品都能上TOP的。
只不过在你有限的资源里,给ABCD的产品,不同的备货和运营资源罢了。
最后一块,是共成长。
你的方向在哪里?你想做一个什么事情?
你想做精品?你就需要往供应链去挖。
你想做品牌?你就需要内容方面的人才。
你想简简单单赚点钱,你就应该把能开掉的人都开掉,能省出来的钱都省出来。
你要想管理省事,你就必须搭建从运营助理到运营到运营组长的SOP。(可以加我微信获取:xiabingbaol)
你想要业务流畅,你就必须搭建从定市场、品类,再到选品及产品运营的精细化运营链路。
也就是在这一系列的动作之后,我们团队实现了连续4个月12-15%的订单与利润双增长。
2022年,我和很多的卖家交流,因为我有做一个卖家俱乐部,叫做起航俱乐部,大家在一起交流,逐步得到的共识是,
卖家在东南亚的未来机会点有且只有:
追蓝海的快:挖掘短时间信息差的蓝海类目和产品。一些玩蓝海的卖家跟我说,只要shopee不倒台,消费者的需求就是在拓展和迭代,只要我软件扒的够快,蓝海产品永远在!
做内卷的王:给平台用户带来更具“性价比”的产品,还有一群玩家,拼命搞内卷,我都不爱跟他们玩,局外人会说东南亚市场真的卷啊,卖这么便宜怎么赚钱啊?
造品牌的梦:建立品牌对用户心智占领以带来客单溢价和多渠道销售,最后,也是我最敬佩的一群的人,他们通过提前布局,在TIKTOK内容成本低廉的时候,快速的把市场认知打出来,初步的构建了品牌模型。
我放到最后讲。
我们先聊聊精品卖家。
为什么不聊蓝海?shopee的蓝海机会太小了,一个月可以做几万、十几万的利润空间,但是最终,还是得回到内卷的赛道上来。
在我们今年举办的广州、深圳、厦门的线下聚会上,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今年还能够跑赢大盘,拥有月20%增速的卖家,是精品型卖家。
我仔仔细细分析了他们核心的能力,
一是在于他们敢,在绝大多数人都在跟卖的时候,敢根据用户需求做“东南亚市场上”没有的新产品,去享受完整产品生命周期的产品红利。
二是在于他们准,总能抓住市场量大,用户刚需的产品。
三是在于他们狠,为了最大化的享受产品红利,去玩命的扩大产品规模效应,降低边际成本。坚信利润是优化出来的,完全抛弃小农的高毛利思维,做TOP Seller,做霸屏式的TOP Seller,挤死对手,赢者通吃。
跨境电商,80%的卖家都是贸易商,贸易商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性价比。就是让消费者,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产品。
“敢、准、狠”。背后的核心逻辑,性价比的核心逻辑,
就是因为他们洞穿了卖家的增长飞轮:
只有通过市场上的新的品类和产品,找到那些更有差异化、更有性价比的产品,才能给平台的消费者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获得平台更多的流量资源。
只有获得平台TOP的位置,才能有相对稳定且量大的销量,才能优化整个供应链的成本结构。
才能带来更强的“性价比”产品和市场竞争力。
只有拥有更强的性价比产品,才能通过多平台多渠道的销售,扩大自己的规模效应,获得所有卖家都想拥有的壁垒:
总成本相对优势。
在这其中,要特别重视平台的运营:
   1. 整体上拥抱mall店;核心原因就是,第一,在shopee的手机端,有专门的Mall店入口,有更好的流量位置,和产品排名。第二,Mall拥有专属的经理,意味着更优质活动位置、资源包、以及资源包带来的广告返佣。
2.虽然Shopee是一个重价格,轻运营的平台,运营技术大家很难拉开明显的差距。但是,强化自己团队在平台获取流量的能力,把产品运营上TOP的能力,在一些基础细节,如标题的关键词布局、图片视频及评论,把各个环节的细节优化一点,就可以积累差距优势。
    3.多平台运营的能力,千万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比如做shopee的,不应该放过lazada。起航俱乐部从去年年底,就号召做shopee的卖家拓展lazada渠道,目前绝大多数shopee卖家,都获得了lazada新渠道带来的20%-50%的订单利润增长。
除此之外,在飞轮的增长中:
你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通过规模效应,放大成本优势,盈余20%左右的成本空间 -卷死大部分对手。
如果说,这是可以通过团队的努力可以实现的增长飞轮,抓住品类机会(抓tiktok的品类机会),抓住产品生命周期的红利,抓住机会上TOP获得销量,放大规模优势,从而稳定库存,形成多渠道销售网-提高周转。
你就有可能,在典型的价格敏感、产品差异化小的东南亚市场,构建起自己的初步核心壁垒:成本优势。
再次强调,作为贸易型卖家的核心,
“就是不断优化整个(供应链+营销链)链条的成本,给消费者创造更低价格、更多选择、更好产品的[需求解决方案]  ”。
除此之外,我提一个特点:
以更加精准的用户人群为画像的风格店模式,开始成为中小卖家的高客单高转化的新出路。比如luolita、比如大码女装。
在shopee的中国台湾站点,是风格化趋势,表现最为突出的站点。
而东南亚的任何一种风格化模式,都可以在淘宝找到对标。
何为自我跃迁?跃是一种姿态,迁是一种转移。
大家都玩过跳一跳吧?
作为平台的电商卖家,实际上就是站在跳一跳的台子上:
当你在思考跃迁,你是需要“减负”、需要“助推器”,需要拼全部的力量,并且找准落脚点,才有机会够得着的。
我们先聊聊转移。
跃迁一:从平台电商到内容电商的迁移
在电商的层面上,平台电商和内容电商,获取流量的方式完全不一样。
平台电商的三要素:流量点击转化率。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去选品,去做图片价格,去搞评价提升转化率。你是在平台1.0的规则下,满足用户已有的需求。
而内容电商是,是通过视频,通过所见即所得,通过更真实的人货场,激发、创造用户的需求。
还记得开局的那张图吗?
后疫情时代,以TIKTOK为核心的内容电商,将再次拉高电商的市场份额。
而最核心的,就是内容能力。
绝大多数的平台卖家,是具备内容能力的。
我们有文字的能力,每个产品的标题,也就是关键词,是我们获取平台能力的密码。我们有图片的能力,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我们恨不得在主图上玩出花来。
但从视频开始,我们就开始失去主动权了。
视频的生产成本更高,从脚本到演员“产品”,再到服化道以及场景,从拍摄到剪辑成品,在专业的MCN机构里,平均一个视频的生产成本都在500-1000块钱。
而直播,就更不具备了,除了马来,其他东南亚国家基本上都是自有语种国家。直播的成本更加高昂。国内的一个成熟的直播团队,基本上是需要3-5W的固定人工成本的。
但是,东南亚不用。如果你选择自营电商。
在印度尼西亚,一个主播的成本是1000-1500人民币一个月。也就是,2W人民币你可以请10多个主播,去给你全职直播,创造你的产品的直播内容。与此相似的还有菲律宾市场。
这也催生很多的市场“利润”,有些朋友有机会,直接在当地搭建直播基地,获取红利。
目前,起航群内自营Tiktok的月销天花板是近150W人民币/月。还在高速增长。这都是我们俱乐部真实的案例。 
如果你在当地拥有比较充足的货源,你也不想自营直播,或者感觉还没到时候,可以考虑达人分销,这个是只要你的产品有竞争力,合适的价格和分佣比例,就可以躺着出单的机会。
因为,东南亚目前不缺MCN,不缺机构和达人,缺的是优质的供应链货盘。
俱乐部的梁总,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达人分销”玩法,叫做TK渣男论:
抛出诱饵,广泛撒网,重点捕捞,长期维护。
(抛出样品的诱饵,有针对性的撒网捞出达人,针对表现力好的达人长期建联,长期合作。)
就可以享受达人分销带来的躺赚。
如果还想更省事一点,就直接外包给MCN吧。目前Tiktok已经证明了他的卖货能力。这是在这场迁移中,卖家不应该错过的机会。
我们在聊聊“跳跃”。
二、卖货到卖品牌的思维之跃
在东南亚,Tiktok正在或已经成为最大的内容平台。
在这样一个东南亚极具影响力的内容平台中,未来的十年,是属于中国卖家根据本土人群的需要,创造品牌的最好机会。
怎么让自己,从卖货的,变成卖品牌的货?怎么跳上这样一个台阶?
首先,我认为此刻Tiktok的流量,
一定是未来十年中最便宜的“内容”流量。
这一点很多的卖家已经给我们证明了,在中国,做一个消费品牌的投入是3000W或者更多,而在东南亚,在Tiktok,做品牌的投入可能低至300W或者更低。
核心,就是Tiktok目前仍然十分低廉的流量成本。
你(或达人)生产的视频,有机会被百万次、千万次传播;
你(或达人)生产的视频,有机会带动新的用户继续模仿;
然后深深的植入消费者心智,完成种草。

未来,品牌的品,是产品,品牌的牌,是内容。
内容需要极具影响力的平台,内容需要被重复的传播和种草。
Tiktok天然具备这样的属性。
我们了解过很多的概念,比如私域,比如品牌,比如兴趣电商,核心都是内容。
从这个阶梯的卖货郎,到下个阶梯的卖货郎,核心就是创造内容。
卖家的自我跃迁,就是把依靠市场的红利,平台的黑科技,供应链的成本优势,抱着“自己”跳到内容电商的船上。
最后,希望大家,有资本就贪婪,没资本就稳住。
只要公司不做大,你就很难死。
活着,就有机会实现自我跃迁!
谢谢大家。



DNY123跨境卖家导航旗下公众号【DNY123东南亚导航】深耕跨境行业,专注热点报道。
扫描右边二维码,关注后回复【加群】,加入优质卖家交流群~
目前30W+卖家关注我们
二维码
免责声明
本文链接:
本文经作者许可发布在DNY123跨境头条,如有疑问,请联系客服。
最新热门报告标签
这平台下店好难,但卖家蜂拥而入!(入驻详细教程安排)
↑欢迎「关注」芒果店长领取芒果免费VIP大家好,送教程的芒果酱上线!入驻绿通在文末,惊喜在后头Allegro作为波兰最大的电商平台,其影响力已扩展至整个欧洲。2023年,Allegro全年GMV达到了548亿兹罗提,同比增长了11%。但Allegro的卖家数量只有约13.5万家,且中国卖家数量的占比仅为个位数。宝子们,商机看到了吗?许多想做Allegro的卖家却被卡在了入驻环节,为提升大家入驻成功
芒果店长功能简报:速卖通、Shein、Ozon、TikTok、Temu、Shopee等多平台更新
↑欢迎「关注」芒果店长领取芒果免费VIP重点更新1688来源产品监控,可监控产品状态以及库存信息,及时调整产品售卖情况。文末点“阅读原文”,查看帮助文档Shein自发货流程优化管理。AE半托管产品刊登支持新发模式各平台更新Aliexpress速卖通组包自寄快递公司支持默认设置半托管揽收状态支持选中同步更新半托管仓发订单支持同步到全部订单,并参与订单利润统计AE半托管揽收单/自寄单详情界面,支持单个
【Shopee市场周报】虾皮智利站2024年4月第4周市场周报
智利站市场周报2024/04/22内容目录:● 近期活动安排及活动日历 ● 平台热搜关键词 ● CFS秒杀活动热销品分享 ● 各品类季节性信息及热销品分享
【Shopee市场周报】虾皮墨西哥站2024年4月第4周市场周报
墨西哥市场周报2024/04/22内容目录:1、活动日历2、关键词3、商品分享
立即咨询
官方微信群
网站异常咨询

DNY123系统正全面升级,升级过程中若有异常状态,请扫码联系小助手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