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ee等跨境平台须向中国税局报卖家收入:别慌!做好这些准备即可→

编辑|果然
投稿爆料/转载添加 | DNY123-04
报税内容及要求
中国跨境店卖家受限制的原因
如何解决?


(一)不同类型平台的义务主体确定方式
① 境内平台:
由持有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负责报送;若没有许可证,则由完成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的企业承担报送责任。
② 境外平台在中国设有运营主体:
由该运营实体或提供商家入驻、店铺运营、营销推广等服务的本地公司负责申报。
③ 境外平台未设立境内主体:
必须指定境内代理人履行报送义务。
(二)首次报送时间与具体内容:
① 首次报送时间:
2025 年 7 月 1 日至 30 日期间,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基本信息。
2025 年 10 月 1 日至 31 日期间,首次报送平台内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收入信息。

② 两项报送内容:
👉身份信息:经营者的名称(姓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纳税人识别号)、地址、店铺(用户)名称、店铺(用户)唯一标识码、专业服务机构标识、联系方式等信息。

图/国税总局公布的信息报送表(部分)
👉收入信息:包含销售总额、退款金额、净收入、交易订单数量等明细。
同时,境外互联网平台企业无需报送平台内境外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但应当填报《平台内中国境外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涉税信息报送表》,报送平台内境外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向境内销售服务、无形资产的上季度收入信息。
此外,平台内单个境内购买方季度累计交易净额不超过 5000 元的,境外互联网平台企业可暂不报送平台内境外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向该购买方销售服务、无形资产的收入信息。

详细公告及要求可复制下面的链接查看: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506/content_7029727.htm

中国跨境店卖家为什么受限制?
随着《公告》的落地,跨境电商行业的税务监管进入了更精细的阶段。这一政策不仅对平台提出了明确要求,也让中国跨境卖家感受到了监管力度的变化。(文末扫码咨询)
针对“中国跨境店卖家为什么会受到限制?”这一问题,我们咨询了安合出海的联合创始人钟俊:“中国跨境店卖家受到相关限制,主要原因是他们注册店铺的公司主体是中国公司。而像 Shopee 及其他跨境平台,其运营主体也均为中国境内实体,因此同样需受此政策约束。”
只要注册主体是中国公司,那么无一例外会受到监管。反之,本土店铺暂时不受影响。
不过,有卖家提出,倘若是中国人使用海外公司注册的本土店该如何交税呢?具体来说,东南亚本土店因运营主体的特殊性呈现出不同的监管场景。
以境外主体注册的东南亚本土店为例,其经营活动主要受当地税务体系监管,与中国税务部门的直接关联较弱,这为卖家在区域市场的合规运营提供了差异化空间。
需要注意的是,若中国籍法人将境外公司账户的资金提现至个人境内账户,该部分收入仍属于个人应税所得范畴,需依照中国个人所得税相关规定履行申报义务。
这种区分既体现了不同司法辖区税收管辖权的边界,也对跨境卖家的资金管理和税务规划提出了更细致的要求,需在遵循当地政策与中国税收法规之间找到合规平衡点。
提醒游走在“灰色地带”的卖家,当前,东南亚各国已陆续推出政策,明确电商平台的责任牵头制,以规范平台上卖家的税务行为。(上下滑动查看)

(滑动查看内容详情)
10月1日,平台将首次报送平台内卖家的相关信息。不过在这之前,卖家也不必过于焦虑,只需按部就班地整理好所需信息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