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被永久冻结?多个在菲华商仓库遭查封,Shopee升级打假处罚

编辑|丰丰
投稿爆料/转载添加 | DNY123-08
菲律宾多个侵权电商仓库被端,有中国卖家被抓
大热IP成假货重灾区,有卖家吃上牢饭
侵权,向来是东南亚电商领域的高敏感红线。但随着相关案件屡禁不止,监管力度正在持续升级。

菲律宾“假鞋王”前仆后继
菲律宾刑事调查和侦查组(CIDG) 局长表示,近期,警方同时突袭了位于第 77 号描笼涯的三处仓库,查获 3058 双 Vans 、Puma 鞋以及 Crocs 人字拖,总市值估计为914.7万菲律宾比索。
据称,仓库的主人是一名中国公民,由于涉嫌交易、分销假冒和侵犯商标权的各种鞋类,目前该嫌疑人被警方以违反菲律宾共和国法案第 8293 号《知识产权法》的罪名逮捕。

图源:马尼拉公报
对于阻拦“假鞋王”上位,菲律宾可以说颇有心得。
今年3月,布拉干省的三个仓库中查获了价值 7500 万比索的涉嫌侵权Crocs鞋类产品,菲律宾警方将一可能涉足大规模假冒商品制造与销售的团伙连根拔起,其中4名中国公民落网。去年 12 月的另一起查仓行动案值更为惊人:菲律宾警方在邦板牙省圣西蒙市一处电商仓库内,当场缴获价值 1.52 亿比索的假冒 Crocs 鞋,但涉案人员逃脱抓捕最终被通缉。

图源 GMA新闻网
尽管执法行动从未停歇,但东南亚贸易欺诈类的案件却依旧如野草般疯长。为了从多个方位围剿假冒伪劣商品的产销链条,菲律宾在监管上持续加码。
此前,菲律宾知识产权局联合电子商务平台、品牌所有者签下电子商务谅解备忘录(MOU),为线上假冒侵权行为筑起了一道防控屏障。

图源:菲律宾知识产权局官网
翻译版本仅供参考
在协议框架下,电商平台肩负着排查、移除违规商品的责任。据Shopee卖家教育中心,7月31日,Shopee菲律宾更新假冒商品政策,强化对商标、版权及设计侵权的打击力度,并引入更严厉的处罚措施:
Shopee对以下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明确划出红线,包括但不限于:
👉商标侵权:使用与注册品牌关联的品牌名称、徽标或标语的商品或店铺。
👉版权盗用:未经作者或品牌许可出售受版权保护的照片、图形等作品。
👉设计抄袭:复制现有产品的设计或视觉外观的产品,包括标志性的形状、颜色、纹理、材料。
👉侵犯专利:未经专利持有人许可而模仿或使用专利发明的产品。
👉误导宣传:带有官方商店、授权商店、旗舰店、Shopee Mall、Shopee Choice、Shopee Choice Local、Choice Local 和 1:1 等词语的产品名称。
对于违规店铺,Shopee采取阶梯式的处罚体系:
轻度:移除优选卖家标识、重置店铺名、下架商品;
中度:单季因侵权累计扣除3分,账户冻结28天;
重度:因侵权累计扣除6分或多次违规将永久冻结账户,下架所有商品、限制提现、清空历史数据。
此外,Shopee强调,若反复冻结帐户和出现反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无论是通过重新编辑列表还是创建新列表,都可能导致帐户被永久封禁。
*完整政策:
https://seller.shopee.ph/edu/article/3098?sessionid=

显然,在多方协同治理的背景下,跨境售假的违法生意步履维艰。对于部分中国卖家而言,即便能规避东南亚当地监管,但回到 “大本营” ,国内市场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样毫不松懈。
上海检察机关近期办理的一起侵权案件便是鲜明例证。据悉,汪某某伙同韩某等人,自2020年起在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情况下,根据《圣斗士星矢》《灌篮高手》等作品的美术形象设计“星矢”、“樱木花道”等角色的手办,并委托工厂进行开模生产。之后又通过包某某、吴某等的代理渠道在国内外售卖。
经统计,该案涉案金额超过 3000 万元。
图源:上海检察三分院
面对指控,卖家辩称,这些产品是根据动漫形象自己独立设计制作的 “二创” 玩具,并且在销售一段时间后取得了品牌授权。但法院认定,汪某某的侵权行为,不仅限于从平面到平面的复制,也包括从平面到立体的复制,完全脱离了二次创作的保护范畴。最终汪某某被判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800万元;韩某被判处缓刑,并处罚金50万元。
诸如《灌篮高手》这类热门 IP ,其正品价格往往居高不下,可消费者对它们的喜爱与需求却持续高涨。正是由于市场需求旺盛且利润空间巨大,许多卖家纷纷涉足知名动漫、卡通 IP 相关的假冒产品销售领域,以远低于正品的价格吸引预算有限,但渴望拥有同款的消费者。

图源:小红书
此前,泡泡玛特旗下潮玩 IP——Labubu,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蹿红,“一娃难求”的情况下,lafufu、lababa等山寨版横空出世,众多跨境卖家嗅到商机,四处寻觅货源,义乌等地的高仿工厂生产线更是日夜不停。
然而,忙碌的不仅是供应链端上的卖家,由于泡泡玛特早已向中国海关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各大口岸的海关人员也加紧了对进出口货物的排查力度,从流通环节全力拦截涉嫌侵权的 Labubu 产品。
仅在上半年,北京海关便查获侵犯泡泡玛特知识产权货物13批次、3万余件。

中国海关拦截假冒Labubu
为何东南亚市场乃至国内市场都在高举打假重拳?
事实上,这与东南亚电商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及中国卖家的深度参与密切相关。近年来,东南亚电商市场凭借庞大的人口基数、快速增长的互联网普及率与消费潜力,成为全球电商领域的热门赛道,大量中国卖家纷纷入局,将其视为重要的出海阵地。
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东盟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更是位列前三。据统计,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3.36万亿元,其中,对东盟出口2.03万亿元,增长14.2%。

在这样的贸易背景下,打假行动的必要性愈发凸显。
从区域市场治理的层面来看,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自然是维护市场秩序与保障税收的核心举措。
而从电商行业的发展逻辑来看,东南亚电商市场的运营环境正日趋复杂,电商平台佣金持续攀升,逐渐逼近卖家的盈利临界点;同时,泰国、印尼等核心市场对产品资质的要求日趋严苛,相关认证成本水涨船高。
故而,品牌化逐渐成为应对成本压力与市场不确定性的战略选择,整治侵权则正是为这一趋势扫清障碍的必要前提。
如今,东南亚电商市场的监管环境已经遍布高压网,对于仍在试探灰色地带的卖家而言,更需清醒认识到,所谓 “高利润低风险” 的捷径,实则已成布满雷区的危途。从长期主义的角度出发,与其依附于他人品牌的流量红利,不如打造属于自身的品牌护城河,在日趋规范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持久的主动权与话语权。
*部分信息来源:上海检察、Shopee卖家教育中心、菲律宾星报、马尼拉公报、网络综合等
*转载请与编辑取得联系,未经许可同意,违规转载、复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