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跨境头条正文

印尼“常青”品类都卖不动了?暴跌到两位数,订单都去哪了?

东南亚电商观察
暂无简介...
94
2025-10-17 17:39
2025-10-17 17:39
94
东南亚电商观察
暂无简介...


编辑|果然

  投稿爆料/转载添加 | DNY123-04




文章速览:

各大社交平台与卖家社群中充斥“单量大幅跳水”的吐槽声(不止印尼,还有其他东南亚市场也出现这样的情况)

订单缩水的原因有哪些?

给卖家的小建议



订单断崖式下滑的焦虑,正笼罩着东南亚电商的传统旺季。昔日日销五百单的店铺,如今业绩跌至九十单;购物车商品翻倍,最终转化却折戟沉沙;热闹的节日大促,竟沦为无人问津的“静默场”。


在各大社交平台与卖家社群中,此起彼伏的吐槽声,共同指向了“单量缩水”这一核心困境。


“跌了快一半了。”

“美妆个护,第一大品类,都下滑厉害了。”

“我报了低价活动,总算有点点销量了,卖完不会补这么多了。”


不少卖家将订单下滑归结为“流量被分摊”“同行增多”这类表面原因,却忽略了这些现象背后,决定订单流向的行业深层变革已然发生。


我们此前也曾分析过一轮原因:大批印尼卖家订单跳水!“金九银十”遭遇滑铁卢的真相是……



 红利消失?一场从“铺货”到“精耕”的生存战已打响



早年东南亚电商的蓝海红利,本质上源于需求增速远超供给增速的供需失衡。

那时市场需求快速起量,卖家数量却有限,订单如同潮水般自然涌向各类店铺。然而那个躺赢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

图源:reddit

随着大量卖家不断涌入,市场平衡被迅速打破,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细分品类供给侧日趋饱和,标品赛道如充电宝和基础服饰更是陷入同质化价格内卷,甚至频频出现成本价抛售换流量的非理性竞争。


图源:小红书


一位网友的调侃精准点破现状,他说订单总量没有下滑,只是匀给了更多人,毕竟今年新增卖家就超过十万。


广东某家居卖家的经历颇具代表性:其经营半年的收纳品类,曾以日均 30 单的业绩稳定增长,却在三个月内被新入局者冲击 —— 新卖家以 “出厂价 + 平台补贴” 的组合策略抢占市场,迫使该卖家要么跟进降价压缩利润,要么坚守定价面临滞销,最终只能靠平台低价活动维系基础动销,甚至计划缩减备货规模。


除了市场规则的深刻变化,东南亚消费者独特的消费心理更是给卖家们上了一课。


与普遍拥有储蓄习惯的国内消费者不同,东南亚多数国家盛行赚多少花多少的即时消费文化,甚至有不少人是月中发工资、月底就花完。这直接导致每月下旬出现加购多却转化少的怪象。


更反直觉的是,节假日不仅未能带来消费高峰,反而会分流网购预算。 


“按理说,逢年过节消费应该更旺才对,怎么东南亚恰恰相反?”卖家小尼充满疑惑。


以印尼的宰牲节为例,这个相当于中国春节的重要节日,当地人会优先将资金用于“购买牛羊庆祝”、“为家人添置新衣”、“摩托车加油返乡”等刚性需求,网购则自然成了“可延后的选项”。


有印尼专线海外仓卖家透露:“宰牲节前后半个月,当地网购订单量通常会下跌20%-30%。这不是买家没有意愿,而是钱必须花在优先级更高的事情上。这是消费逻辑的底层差异,绝非靠平台促销活动就能轻易扭转。”


如果说消费心理是道暗坎,那么平台复杂的规则就是那道明沟。很多新手卖家没搞懂东南亚电商的 “免运规则”,就白白丢了订单。


以 Shopee 为例,它的免运机制和国内 “卖家包邮” 不同:平台定期发放免运券,买家领券后才能在 “参与免运活动的店铺” 免运费,而参与活动的店铺要被平台抽取一定佣金;如果买家没券,就得自己承担运费。而东南亚的物流成本高,偏远地区的运费甚至比商品本身还贵。


在这场生存战中,平台间的激烈竞争同样深刻影响着每个卖家。各大电商平台为争夺市场份额持续推出促销与补贴活动,而作为微观个体的卖家难免受到波及。一旦平台以补贴战抢夺用户,卖家常被迫参与接连不断的价格竞争,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不仅如此,平台自身也面临着流量获取的瓶颈。所有流量皆需成本。


平台同样需投入大量资源争取用户,然而这一过程受制于多重因素。平台自身的财务状况、各国政策限制以及当地社会民生环境等,均可能使平台陷入流量增长的疲惫期。


当平台增速放缓,压力便层层传导至卖家端,直接表现为流量成本上升与转化效率下降。


运营漏洞也是订单缩水的关键原因之一,有网友指出:“问题不是做的不够多,而是不够准。”例如商品被误打成人标签导致流量腰斩,主图仅用白底拍摄却未突出使用场景,新上架商品既无销量也无评价却期待瞬间爆单。



这些问题看似零散,实则共同指向一个核心,那就是运营能力未能跟上买家信任需求的升级。


过去东南亚买家对商品信息要求不高,低价足以促成下单。但现在面对海量选择,信任已成为下单的关键。主图需要让买家直观看到使用场景,详情页必须精准解答核心顾虑如服饰标注实拍尺寸,基础评价更要让买家感觉靠谱,例如晒图评价的转化效果远胜于文字评价。


在这场残酷的生存战中,粗放型运营者注定成为首批被淘汰出局的人。


你认为在实际运营中,还有什么原因可能造成这波订单大幅下滑的原因呢?欢迎评论区或者进入交流群与各大卖家进行探讨。






 破局不是找技巧,而是 “适配新逻辑”



面对订单缩水,很多卖家忙着 “改标题、降价格、推活动”,却发现效果越来越差。因为这些动作都是 “对抗逻辑”,而不是 “适配逻辑”。真正的破局,是看懂上述四个重构后,调整自己的经营逻辑,从 “被动接订单” 变成 “主动造订单”。



1、适配市场逻辑:从 “抢流量” 到 “找定位”


在存量市场里,“低价抢流量” 只会让自己陷入亏本循环,不如换个思路:找到 “别人没覆盖的细分需求”,建立自己的 “小蓝海”。


比如做标品的卖家,可以在功能差异化上发力 —— 别人卖普通充电宝,你就做 “自带数据线 + 轻薄便携” 的款式,瞄准 “学生党”“通勤族”;做非标品的卖家,可以在 “场景化定位” 上突破 —— 别人卖 “女士上衣”,你就做 “东南亚海边度假风上衣”,突出 “防晒、透气、拍照好看” 的卖点。


广东家居用品卖家发现当地家庭喜欢小户型收纳,但多数卖家卖的是 “大尺寸收纳箱”,他就专门做 “可折叠、小容量” 的收纳盒,还在详情页拍 “放在阳台、床头的使用场景”,结果订单不降反增,比之前增长了20%。这恰恰说明,存量市场并非没有订单,而是要把泛需求变成精准需求,避开价格战,找到自己的专属客群。


2、适配消费逻辑:从 “等订单” 到 “顺节奏”


既然东南亚消费者的购买力有周期规律,不如主动适配这个节奏,把淡季变成准备期,把旺季变成爆发期。比如:


针对 “工资周期”:每月中旬(买家发薪后)推 “满减券”“新品首发”,刺激即时消费;每月下旬(买家工资花完后)推 “专属优惠券”“小额满减”,吸引加购用户下单,比如 “满 30 减 5”“加购 3 天内下单立减 3 元”。


针对 “节假日”:节日前半个月(买家预算流向节日消费时)减少促销,重点做 “店铺粉丝积累”(比如关注领小额券);节日后半个月(买家预算回归网购时)推 “节后焕新活动”,比如 “宰牲节后,给家人换套新餐具”,精准承接需求。


3、适配平台逻辑:从 “懂规则” 到 “用规则”


平台的免运规则不是 “坑”,而是 “流量入口”,关键是要学会 “用规则降低买家决策成本”。比如:


参与免运活动的卖家,要在商品页显眼位置提示 “领券免运费”,甚至在客服自动回复里加一句 “点击首页领免运券,下单更划算”;


没参与免运活动的卖家,可以在商品标题里加 “包邮”(比如 “包邮女士 T 恤”),实际把运费算进定价里,让买家觉得 “不用凑券,直接买更方便”,毕竟很多买家不想为了免运费特意领券,更愿意 “一口价包邮”。


还有个小技巧:用 “运费对比” 突出优势。比如卖一件 15 元的 T 恤,运费要 10 元,就可以在详情页写 “买 2 件包邮,算下来每件才 17.5 元,比买 1 件更划算”,引导买家多下单,既提升客单价,又降低运费占比。


4、适配运营逻辑:从 “做表面” 到 “建信任”


运营的核心不是 “改主图、补评价”,而是 “让买家相信你”。比如主图,不是 “拍得好看”,而是 “拍得有说服力”—— 卖母婴用品,就要突出 “安全认证”(比如拍认证证书);卖户外用品,就要突出 “耐用性”(比如拍 “防水测试” 视频)。详情页不是 “堆文字”,而是 “解顾虑”—— 买家担心 “尺寸不合身”,就拍 “不同身高模特试穿图”;买家担心 “质量差”,就拍 “商品细节图”(比如布料纹理、缝线)。


现在很多卖家还在用 “图片” 做内容,但其实 “视频” 更能建立信任。比如用手机拍 “商品使用视频”—— 卖收纳盒就拍 “怎么折叠、能装多少东西”,卖衣服就拍 “上身效果、面料弹性”,然后把视频放在商品页最前面,甚至投流推广。有卖家测试过,加了视频的商品,转化率比只放图片的高出不少,因为视频更能让买家 “看到真实的商品”,减少顾虑。


当我们跳出 “订单少了” 的焦虑,会发现这场订单缩水其实是件好事:它淘汰了 “靠运气开店” 的粗放卖家,留下了 “靠能力经营” 的精细卖家;它让行业从拼价格、拼流量转向拼定位、拼信任,变得更健康、更可持续。


东南亚电商的机会从来没有消失,只是变了一种形式 —— 过去是 “谁先开店谁赚钱”,现在是 “谁懂逻辑谁赚钱”。那些抱怨订单下滑的卖家,往往是还在用 “旧逻辑” 应对 “新市场”;而那些能稳住订单甚至增长的卖家,都是看懂了逻辑重构,主动适配变化的人。


订单缩水只是一个信号,提醒我们:该升级了。


有一个群想邀请你
分享最新平台动态风向 | 链接最核心跨境资源 | 探讨最有效运营打法
25W+跨境卖家陪你一起成长
二维码
免责声明
本文链接:
本文经作者许可发布在DNY123跨境头条,如有疑问,请联系客服。
最新热门报告标签
印尼“常青”品类都卖不动了?暴跌到两位数,订单都去哪了?
印尼“常青”品类都卖不动了?暴跌到两位数,订单都去哪了?
警告!Shopee这些产品需持证上架;最高涨至12.5%!Lazada多项佣金迎新变动;印尼勒沃托比火山再度喷发
我国智造出海势头强劲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随着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重点产业持续提质升级,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智能制造表现亮眼,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日益广泛,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前三季度出口同比增长54.9%。中国前三季度货物贸易实现稳步增长10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出口额为19.95万亿元
定了!每天不到1分钱,成为DNY123终身会员!
升级10大权益,前50名赠送前50名即送TikTok Shop/ Shopee 免费代开服务
定了!每天不到1分钱,成为DNY123终身会员!
升级10大权益,前50名赠送前50名即送TikTok Shop/ Shopee 免费代开服务
警告!Shopee这些产品需持证上架;最高涨至12.5%!Lazada多项佣金迎新变动;印尼勒沃托比火山再度喷发
我国智造出海势头强劲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随着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重点产业持续提质升级,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智能制造表现亮眼,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日益广泛,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前三季度出口同比增长54.9%。中国前三季度货物贸易实现稳步增长10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出口额为19.95万亿元
【DNY123跨境早报】Lazada 泰国上调佣金费率; 该国警方查获5万支走私电子烟; 涉案万亿!越南起获特大假冒产业链
10月16日 星期四《DNY123》>>>跨境早报60秒 知晓东南亚跨境电商大小事1、Lazada 泰国上调佣金费率据 Lazada 消息,Lazada 泰国站点将在 2025 年 11 月 1 日起对基础佣金费率及项目费用做如下调整:1、基础佣金:所有履约模式将上调1.5%(税前)。2、项目佣金:包邮项目(FSM)和 尊享包(Premium Package)费率将下调 1%
下月生效!Shopee这项服务费迎新变动;警报!Shopee直播违规后果再升级;中国公民赴菲可申电子签
中国潮玩前三季度出口破500亿元国货“潮品”正加速出海,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新增长点。据海关统计,2025年前三季度,节日用品、玩偶及动物造型玩具等特色产品出口额突破500亿元,远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现出强劲的国际市场需求。民营企业稳居我国外贸第一主体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已连续22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前三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对我国外
Group
跨境社群
平台交流群
国家交流群
一手资讯
TikTok Shop官方入驻交流群
加入
TikTok Shop官方入驻交流群
入驻资料包&入驻指导
虾皮开店交流群
加入
虾皮开店交流群
入驻资料包&通道
TK广告投流交流群
加入
TK广告投流交流群
创建GMV MAX小店广告
本土卖家交流群
加入
本土卖家交流群
本土店入驻运营指南
美妆品类出海交流群
加入
美妆品类出海交流群
100+东南亚跨境报告
立即扫码咨询
客服咨询
官方微信群
官方客服

扫码添加,立即咨询

加群
官方微信群
官方微信群

进群福利:入驻资料,免费工具,资源对接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