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靠“喝水”这门生意,中国品牌在菲律宾做到市场第一

淡马锡与贝恩联合发布的《2024 年东南亚数字经济报告》显示,2025 年东南亚电商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340亿美元,同时每分钟将产生超44万美元的交易。
区域市场热度持续攀升,但随着入局者增多,玩家们逐渐意识到:当同一赛道竞争变得拥挤,企业在以高昂成本换取细微的增长,用户感知更是日渐迟钝。此时,转向那些尚未被充分挖掘的细分赛道,反而能以相对低的成本构建差异化优势,抢占市场先机。
保温杯品牌CIVAGO的实践便是鲜活例证。当行业被“保热”思维局限于固定框架中,品牌以一次对传统定位的逆向思考,按响了东南亚市场的商业门铃。通过聚焦当地消费者对“保冷”的核心需求,CIVAGO凭借过硬的产品实力与精准营销策略,在菲律宾、泰国市场做到该品类市场份额第一,并收获年 GMV 1200万美元的亮眼成绩。(文末扫码进群)
CIVAGO的背后是一家业内知名的跨境电商Saas平台——渡河之众。成立三年,渡河之众成功孵化多个快速增长的出海消费品牌与文化 IP,如行李箱品牌Tpartner、小家电品牌Yoole等。正是依托母公司广泛的市场渠道与客户资源,CIVAGO自创立以来便具备先天优势。
基于公司对东南亚消费品市场的深度洞悉,CIVAGO将这片蓝海纳入品牌全球化的战略布局,成为其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落子。
东南亚六大关键市场总人口超6亿,庞大的人口基数孕育着可观的人口红利,消费市场广阔且需求多元。更重要的是,当地消费群体以年轻人为主,在消费习惯从线下向线上迁移的过程中,他们对新品牌、新产品的接纳度明显更高。
并且不同于国内电商已趋于饱和的现状,东南亚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且余量充足,多数零售品类仍有充足的掘金空间。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找到差异化的创新突破点,自然容易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在常年需要消暑的东南亚,CIVAGO敏锐洞察到保温杯市场的需求缺口:当地冷饮市场需求量旺盛,消费者通常会在家里往保温杯里加冰块以维持饮品的冰凉口感,然而“长时间保冷”的消费诉求却一直被忽略。

图源:品牌Shopee官方店铺
针对此,CIVAGO在保障材质安全性的同时,着重强化保冷技术。品牌官方店铺在产品详情页明确标注无双酚A(BPA Free),且随着产品线的全面升级,产品材质将全面采用耐腐蚀的奥氏体316不锈钢,这类材料通过了美国FDA认证,也是医用器械的常用材料。
保温技术方面,CIVAGO的每一只保温杯都采用无尾真空技术,保证真空率达到99.8%以上,再配合镀铜技术,能够实现24小时保冷。
在产品应用场景的开发上,CIVAGO同样进行了本土化适配。考虑到户外场景在东南亚的受众有限,品牌将重心放在办公、日常外出、运动等高频生活场景,并依据用户需求细化出多元产品线。
例如,当地人有日常饮用咖啡的习惯,品牌特别推出13oz的陶瓷内胆咖啡杯,容量贴合单次饮用需求,材质也能避免残留异味;针对健身人群的补水需求,品牌设计了宽口带运动盖的随行杯,运动时开合更便捷;此外,杯型适配多场景的便携大容量保温杯,无论是通勤,还是短途出行可以带够全天用量,精准覆盖不同场景下的保冷需求。

图源:品牌Shopee官方店铺
产品实用功能的开发,背靠的是CIVAGO扎实的技术优势;而将功能与情感、审美深度融合,让实用工具变身时尚符号,则体现了品牌最大的策略智慧。
品牌负责人曾在媒体采访中指出:“菲律宾消费者更加‘内敛’,不喜欢过于艳丽的颜色,但某些纯色保温杯品牌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马来西亚消费者在产品配色和款式设计上则更青睐配色鲜明、设计吸睛的款式。”
针对这种地域审美差异,CIVAGO在产品的外观上为消费者提供了多种个性化的选择:从百搭的极简风、炫酷的渐变色,再到活泼的可爱款,保温杯不仅是实用工具,更成为用户表达生活态度的时尚单品。

图源:品牌Shopee官方店铺
高质的品控与颜值溢价,为品牌赋予了从容定价的底气。即便店铺内产品均价始终保持在中高区间,依旧收获了消费者的持续追捧。品牌在Shopee菲律宾站点的前端数据可见,多款明星产品月销量稳定在6000+,用实打实的市场表现验证了其产品策略的有效性。
依托于大量的销量数据反馈,CIVAGO选择跳出传统营销的单向输出模式,转而用更贴近用户真实体验的视角构建内容矩阵。
在营销领域,场景是连接产品与需求的核心节点,而品牌是否具备内容场景化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感知与选择。因此在TikTok平台,品牌面向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市场搭建了账号矩阵,日常内容输出始终围绕产品在各类生活场景中的实际应用展开。
例如 “civago.philippines” 账号的一条实测视频中,博主将冰块和水装入保温杯,通过拍摄vlog全程记录通勤、办公等生活场景记录,突出该款产品24小时保冷效果的特点,精准戳中用户诉求,自然完成种草,视频最终收获了64.71万次播放量。
此外,品牌还在内容设计上将产品与时尚生活场景进行绑定,通过与穿搭风格、生活美学的巧妙结合,塑造独特的品牌标签与调性。深知明星效应放大传播声量,品牌联动东南亚多位当地名人明星,通过一条在品牌渐变色随身杯上留下亲签的视频,借助明星的影响力与粉丝号召力,让品牌的时尚基因更深刻地植入用户心智。

如果说短视频为产品与品牌铺就了持续曝光的 “跑道”,那么直播则为CIVAGO按下了流量突破性增长的 “加速键”。作为专注于直播电商服务的专业机构,母公司渡河之众独创“主播练习生”模式(即挖掘和培养普通达人),公司先后在越南、泰国、菲律宾等7个国家建立了本地团队,拥有全职主播120人,兼职主播10万人次。
渡河之众创始人曾在采访中揭示这背后的商业逻辑:“这些本土化团队是我们深耕东南亚市场的锚点,能推动供应链与品牌在产品设计、服务体系上深度适配当地的风俗文化与消费习惯,为不同市场的消费者精准匹配真正契合其需求的产品。”
得益于母公司的强力托举,CIVAGO在TikTok的直播布局展现出鲜明的本土化特征。官方账号每日开展超12小时的常态化自播,直播间场景搭建也迎合当地生活质感,各种款式产品摆放在主播手边货架,用户可随时指定款式要求展示,搭配亲和的本土表达风格,消费者在熟悉的语境中可以直观感知产品价值。

在自播之外,品牌将重心倾斜于达人直播领域。据FastMoss统计,仅菲律宾站点,近28天内CIVAGO就通过当地达人开展了587场带货直播,合作达人覆盖美妆、家居、综合等多个垂直领域。
而这一策略正贴合当下东南亚用户的决策心理,比起品牌单向输出的信息,他们更渴望进入“真实对话场”,并相信普通用户或达人的亲身体验能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决策依据。而通过不同垂直赛道达人的流量辐射,品牌得以全面地触达细分人群,加深在当地市场的渗透力度。
在此基础上,品牌进一步在Facebook、Instagram等平台的社媒矩阵中深耕UGC(用户生成内容)营销,以兴趣互动发起者的角色,通过话题挑战等形式激励用户参与。
近期,CIVAGO面向菲律宾用户在Instagram发起一次互动,引导用户在帖子下留言互动并标记两位好友,被选中的用户即可获得CIVAGO明星款保温杯。这一简单直接的参与机制成功撬动用户热情,该条帖子最终收获4111条自然评论,不仅沉淀了大量真实互动内容,也让品牌影响力在社交传播中自然扩散。

这一系列彰显着品牌智慧的营销动作,让CIVAGO在深耕东南亚市场的出海征程中亮出了一张张理想的成绩单:品牌在菲律宾、泰国市场跃居该品类市场份额榜首,仅一年时间在东南亚区域的营业额便突破一亿人民币!
当然,CIVAGO能在东南亚市场实现快速起量与份额领先,与供应链体系的硬核支撑密不可分。品牌坚信具备韧性的供应链绝不仅是物流通道,更是品牌扎根海外、抵御市场风险的战略底盘。
因此,渡河之众不仅搭建了优质的海外营销与渠道资源,更整合海外仓及本地尾程物流,形成覆盖全球多国的本地化服务网络,涵盖品牌营销、供应链、运营、售后等全环节,实现从“卖产品”到“链全球”的跨越。
据TMO Group发布的《东南亚电商2024观察》,东南亚有80%的消费者表示,购物时偏好能提供清晰准确的交货日期的商家。其中,有85%的菲律宾受访者看重商品是否按时交付。
显然,物流时效已然成为影响产品的复购率的关键因素。
“但出海的难点恰恰落在落在'海'这个字上,商家需要把位于国内的货拉到海外去,其中的困难包括港口堵塞导致的货物配送延误等等,最终可能会影响买家的消费体验。”创始人曾点出品牌在物流上遇到的核心挑战。
针对这一出海品牌的共性痛点,在入驻Shopee后,CIVAGO依托Shopee的本地化履约服务,实现了高效的供应链响应。平台帮助卖家提前备货当地海外仓,产生订单后直接本地发货,尤其在大促前,通过提前拉高库存,能充分保障峰值期的物流履约效率。
此外,Shopee本地化履约服务中的“一店多运”模式同样为品牌提供了更灵活的物流解决方案,卖家可根据订单量、库存状态等实际情况,自主切换跨境发货或本地仓发货模式。在这套“组合拳”下,CIVAGO在东南亚的业绩增长成果喜人,入驻Shopee的第7个月,品牌GMV较入驻次月大涨近450%!
CIVAGO在东南亚市场的突围,为中国品牌出海提供的是一套可复用的全新模板。
的确,CIVAGO的成功离不开母公司在资源上的赋能,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在以产品为锚点、营销为杠杆的通用公式中,品牌跳出行业常识对用户需求的固化定义,回归真实生活场景挖掘隐性诉求,让普通品类生长出差异化的品牌生命力。
与此同时,CIVAGO用本土思维解构市场,为更多中国品牌从“走出去”到“扎下根”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