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创业
创业
热度:1043
创业最新资讯
虾叔聚焦跨境在环境面前,选择并非只有进和退两种,还有一种类似于保守的积极、有底线的进取、除了仰望星空还得小心脚下一滑的辩证思考。深燃(shenrancaijing)原创作者 | 金玙璠编辑 | 魏佳2023年节后开工了,人们又要投入快节奏的工作中,可有一个群体,春节始终没休息过。 他们是好不容易熬过三年疫情的创业者。这个春节,又多了一股力量推着他们往前走:“不能停,不能在好不容易恢复的情况下,放弃任何一次机会”。 春节前一周,Base在福州的冻品在线&三餐有料创始人林志勇,在接收到餐饮、旅游、出行、娱乐消费大反弹的信号后,第一时间调整策略转攻为守,加预算、扩地推、抢市场;47岁的隐居乡里创始人陈长春,用七天时间辗转三省七地,拿下八个项目。 从除夕到现在,95后的花盐街创始人郭强扎在一线,和北京门店员工一起迎宾、传菜;悟空出行联合创始人朱旭带领团队枕戈待旦,全程紧盯后台订单;十二年创业老兵、江小白创始人陶石泉保持着观察超市、餐厅和家庭聚餐的消费习惯;还有许多创业者在“不出海,就出局”的焦虑中,不等开工,就在忙出海、找融资的路上。 一切动作,都是为了把失去的找回来。 一位投资人评价道,如果说,《中国合伙人》展示了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式”创业梦想,《燃点》记录了在移动互联网残酷的下半场中,一段热闹的明星创业史,那么,当下发生在你身边的创业者故事称得上是一部新电影,展现的就是,熬过三年疫情的普通创业者,最真实的生存和思考状态。 2023年春节期间,深燃访谈了来自不同行业的八位创业者。他们的故事,讲述着同一个主题:重塑与求生。  忙起来:订单大爆发,三薪留人、盯后台、改计划大年三十这天,很多家庭都在为年夜饭做准备,冻品在线&三餐有料创始人林志勇却急着赶到福州预制菜门店巡店,因为持续了一个月的年夜饭套餐采购高峰,要在当晚汇总出数据。大年初一早上,他来到易鲜冷链物流中心鼓舞士气,这里的员工基本不休息,为“春节不打烊”的餐厅和永辉超市、朴朴等提供配送服务。 大年初二到初六,林志勇就进入了办公室状态,陆续接待跨行业的创业者,彼此交换信息:多数人乐观看待各自行业在2023年的发展势头。 桌上手机工作群里弹出的消息更令他兴奋:在门店重点布局的华东地区,预制菜春节销量翻番、一个月贡献了全年五分之一的销量;覆盖华东、华南、西南等区域的冷链中心,接到了计划之外的大批小B订单,原来是中小餐饮一改往年元宵节回流,今年集体提前复工了。 送走了来访者,林志勇立即拿出元旦定下的2023年规划,把保守的战略调整得更有进攻性。有很多调整根本等不到节后开工,他随即把各地分公司总经理调到福建总部召开了动员大会。 林志勇的状态,是很多创业者这个春节假期的缩影。 所有动作都是为了“把以前失去的,尽可能地弥补回来”,悟空出行联合创始人朱旭对三年间的失去和当下的反弹,都更有感触。熬过了“就地过年”的三年,这个春节,服务返乡、自驾游租车人群的悟空租车,订单终于回来了。 反弹的速度超出预期,朱旭需要紧急处理的问题是,供给跟不上了。悟空租车可以理解为租车界的“滴滴”,平台入驻了全国460个城市的B端租赁公司,但疫情后C端用户需求暴增,店面人员、车辆储备和供给严重不足。这类问题发生在订单高峰期无疑是致命的。 第一时间,悟空租车对需求量最大的三亚、成都、杭州、昆明,拥有迪士尼、环球影城的上海和北京,定向增加车辆库存,紧急调整营销方案。 这个年,朱旭注定过得不踏实,每天盯后台订单规模,关注车辆库存。还有一些城市恢复节奏较慢,“不过,整体而言,今年春节是平台四年来的第一个订单小高峰”。 春节的餐饮反弹,更是把四川乐山小吃餐饮品牌花盐街打了个措手不及。除夕当天、大年初三开始到现在,创始人郭强都在门店迎宾、传菜,“其实就算门店不需要我,我也很难安心休息”,给他们一些体力上的帮助是其次,主要是稳住员工的心态。 临近春节前一周,花盐街的营业额已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大年初一、初二有所回落,从大年初三开始,又回到增长轨道。 现在对于熬过疫情三年的餐饮人来说,是回笼资金的黄金期。于郭强而言更甚,店面租金、供应商欠款、两个月前拿的几百万银行贷款,每一项支出都是压在他心头的大山,“不能在好不容易恢复的情况下,放弃任何一次回笼资金的机会”。 但春节的用工荒让他左右为难。花盐街一家店以前需要16个人,现在只剩10个人,“厨师超负荷工作,累到手都抬不起来”。餐饮业春节难留人是常态,更何况,很多人已经三年没回家过年了。“他们来到大城市打工,做的是体力劳动,很少休息,全部的寄托都放在春节,一心想着,赚够了钱,回家和亲朋好友欢聚,所以三薪也留不住太多人。” 没办法,郭强只得要求公司管理层春节不能回家、到餐厅帮忙,更不得不闭店两家,保证剩下的北京八家、深圳一家,共九家门店正常运转。 “盯在终端和用户一线,亲力亲为地感受用户价值,判断趋势,这非常重要,关乎企业生死存亡。”当创业进到第十二个年头,江小白创始人陶石泉会习惯性地观察超市、餐厅和家庭聚餐的消费习惯变化,也会和亲友聊聊喝酒喜好,思考用户需要什么样的产品。 在2023年春节餐饮恢复、回乡聚餐的背景下,陶石泉预估公司的业绩相比前两年会有大幅恢复性增长,春节之于小瓶酒是淡季,但旗下的梅见青梅酒很贴合春节的家人欢聚场景,迎来了开门红,“春节月大约占到全年销售比例的15%以上”。 抢市场:拿着合同出差,七天拿下八个项目当市场出现复苏迹象,竞争自然加剧,有创业者静待时机,还有创业者主动进攻。 春节是中国人消费的旺季,对一些行业来说,抓春节假期,能决胜上半年,租车行业就是如此。朱旭告诉深燃,“春节7天的订单,相当于平时两三个月的量”,春节、十一,再加上寒暑假,在悟空租车全年收入中占四分之三。 但订单和客户回流,不代表“钱”就赚回来了,因为市场竞争更激烈了。 对比春节前的情况,朱旭发现,拉新成本陡然上升了将近20%,同行的优惠力度也拉高了。“其实租车毛利率不高,如果为了拿单拼命补贴,不现实”,因此悟空租车采用防守型策略,在拉新上保持常态,更多营销和运营活动放在唤醒老用户上。 当然,朱旭也必须给团队施压,节前,叮嘱大家“不要浪费这么好的时间节点,不要大意轻敌”,节中,保证客服24小时在岗、处理渠道畅通,运营和技术随时“备战”。 持续被好信息“轰炸”的林志勇是典型的进攻者。当看到被压抑许久、刚性的餐饮需求大规模反弹,而很多竞争对手挺过三年疫情只能维持生存,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现在是整合市场的良机,谁还有力气反扑,就能抢到第一波红利。开工前后这几天,他陆续加大投入:拨出更多资金,抢占线下零售业的冰柜和餐厅市场;把一座城市几十人的地推团队,扩张到近百人;公司全员上一线,当地推、抢客户。 春节前几天,团圆的脚步越来越近,许多人提着年货踏上归途,有的创业者却手拿合同、马不停蹄地出差去了。 陈长春是乡村民宿品牌隐居乡里创始人,也是网红民宿“山楂小院”的创建者。今年春节前一周,他用7天时间辗转川陕晋的7个县城考察,签下了三个项目、敲定了五个项目。隐居乡里在全国运营的乡村度假项目,在33个的基础上,将增加8个。 很多乡村将民宿作为引流产业,因为比起种植、养殖,它更容易把流量、把城市的高净值消费人群带到乡村,拉动经济、带动就业,但当地又缺乏经验,隐居乡里的角色就相当于民宿运营商。 当北京、大理的民宿产业已是一片红海,顺应乡村振兴策略,跑村落、签项目,就是陈长春每年年底最重要的安排。 如果年底能定下来,二三月份设计、四五月份动工,第一批项目有望在七八月推出,赶上暑期旺季。主打乡村亲子游、公司团建的隐居乡里,每年春节的订单量占到全年的10%;暑期占到50%,五一、十一黄金周各占10%。  走出去:争分夺秒,出海找客户、找钱还有的创业者一手抢着国内市场,另一边盯上了大洋彼岸的海外市场。 AR眼镜厂商亮亮视野创始人兼CEO吴斐就是其一。公司的to C产品AR字幕眼镜“听语者”,受众主要是听力受损人群、听力下降的老人和跨国交流人群,戴上它能够在眼镜上“看到”对方说话的字幕。 “出海正当时,不出海就出局”,这样的说法一度让主做国内市场的吴斐十分焦虑。产品早一日出海,对业务发展和融资都有好处,但又担心会分散公司资源。 其实,这款产品此前已经销往日本、韩国,完成了小批量出货。当公司的生产爬坡问题在2022年底得到解决,吴斐立即筹备出海美国市场。这个春节,美国市场的用户调研、筹备2023年上半年的海外产品发布会、和美国多家科技公司沟通合作、筹备海外办公室等等事项,都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国内创业者要做海外市场的生意,而海外也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中国创业者群体。在不容乐观的融资环境中,一些早期项目即便春节假期也在为融资做准备。 在美国硅谷湾区,连续创业者孙邻家(Arvin Sun)一年前创立了宠物AI在线培训APP“Traini”。这是一款既为宠物主提供宠物培训课程,也供B端训宠师线上直播课程的产品,可以简单理解为,宠物培训界的“Keep”。 春节这几天,Arvin见了不少投资人和创业者。按照项目时间表,2023年第一季度要完成天使轮融资,但恰逢圣诞节、元旦、春节,大部分VC投资人进入了假期状态。加之他与多位北美创投圈人士有共识:北美的融资环境可能在2023年底跌到谷底,预计到2025年才能恢复到疫情前。 于是,Arvin在春节期间和部分投资人沟通意向,并错峰见了一些国内来的美元VC基金投资人,他们到硅谷重点投海外华人的项目。但是硅谷的投资人还是更符合他的融资需求,“1月底,根据之前的沟通,有几个投资人表示会投,约定2月讨论具体细节”。 除夕前两天,晓宁的创业项目启动了种子轮融资。过去三个月,她的团队研发并上线了一款面向大企业HR的AIGC产品“Viva la Vida”。这是她的全球性艺术项目“VIVA画出生命”的延伸,过去五年,她在30多个国家的街头邀请人们驻足画出生命,收集了上几千幅作品,但一直苦于没有落地的商业产品。 直到看到AIGC(生成式AI,Generative AI)这一能降低创作门槛的技术在一些领域应用,她和一位资深HR从业者组团队做了一款面向B端的AIGC产品,通过绘画的形式解决企业HR提升员工积极性、创作力、了解公司价值观的痛点,而员工的手画作品可以通过AI美化。 过去三个月,他们带着产品和欧洲上百个HR和雇主沟通后,收到了大量采购意向。带着这些反馈,晓宁开始密集接触国内外的投资人,目前已沟通的投资人中,一半以上都表示非常感兴趣,认为“这是一个AIGC找到应用场景的好项目”,并在推进后续的投资流程。 挺过来:业务、人心,恢复都需时日在创业者的视角里,有两个春节最“忙”。一个是2020年春节,突发疫情,要紧急应对、调整策略,另一个就是2023年春节,忙碌而有奔头。 因为对他们来说,最难熬的时刻不是2020年,损失最惨重的年份,反而是看不到希望的2022年。站在2023年的开端,他们更强烈的感受是,要完全恢复到疫情前,还需要时间。 过去一年是郭强危机感最重的年份。都知道餐饮难,贸然开店的他更是难上加难。 疫情之前只有1家店的花盐街,现在有11家门店,“我2022年最严重的决策失误就是,开店太多,一心想着赶快把企业做到一定规模”,而整整一年,郭强都在解决因开店带来的麻烦,首当其冲的是巨大的资金压力,还有不确定性的装修、用工等等。 在变数太多的2022年,郭强的很多规划没能完成,2023年生意慢慢向好,他希望创业路走得更稳一点,先把流失的骨干招回来,把运营做扎实,靠品牌自己的力量把现金流的缺口补上。 身在被疫情推上风口的预制菜赛道,对市场从2021年到2022年由暖到冷的变化,林志勇的感受最是直接,现在回想起来不得不感慨一句,“还好我们撑住了!” 2020年初,预制菜被一些嗅觉灵敏的投资人关注,进入2021年,更多机构一拥而上,一度有上百家机构同时联系林志勇;到了2022年,很多C端预制菜项目需要“安抚”投资人,解释这是一个还在发展初级的行业,市场培育不能一蹴而就。而林志勇当前的重心,也偏向了B端业务。 就在三个多月前,陈长春经历了最迷茫的时刻。2022年10月,这原本是城郊民宿的最大旺季,却再次因为疫情戛然而止,“要给几百人开工资,但大家又没什么具体的工作要做,当时都不知道未来到底会怎么样。” 去年12月上旬疫情防控政策刚调整时,三亚、云南的景区型民宿疯狂回血,今年1月,作为城市周边的乡村民宿,隐居乡里也逐渐感受到了暖意:春节前期,入住率只有前两年春节的七成:西南一带相对火爆、北京周边恢复有限;春节后,各地的订单持续恢复;“进入2月,经营状态基本恢复正常,我们在考虑很多产品的升级,迎接2023年的清明节、五一和暑期旺季。”陈长春说。 “江小白2022年的经营目标完成得不算好,销售在春节后的一个季度甚至半年,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就算很好了”,陶石泉告诉深燃,江小白有理性面对未来挑战的决心和准备。 业务恢复得一步一步来,而人更不是开关,“从疫情后的焦虑走向积极乐观,没那么容易”,陶石泉当下重点关注的是,怎么让客户和员工重拾信心。 更大的挑战来自客户,“社会面的餐饮经济、小店经济,不只是春节期间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全面恢复的。”陶石泉说,特别是江小白的餐饮小店类客户,度过了经营非常艰难的三年,其中很大一部分甚至已经关停营业了,需要重新再来。2022年12月份起,江小白拿出了50万瓶江小白加梅见免费送给客户,希望提升餐饮老板的堂食氛围,也让自身的主要消费场景尽快暖起来。 新起点:三年,学会了在焦虑中生存冲刺短跑固然重要,守正出奇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在春节这段难得不被打扰的时间,很多创业者会抽出时间闭关思考、谋划来年。 因为平时到处飞到处走,在春节期间,陶石泉会尽量减少应酬,而是和亲人团聚,假期后半段,读书、做用户洞察,深度思考一些大的经营决定。创业十多年以来,陶石泉的春节基本如此。 吴斐平时的工作强度介于996和007之间,但大年三十,由他掌勺给父母做顿年夜饭已经成了家里的传统。在他看来,不是非得时时刻刻都在加班,才是创业状态,只要把既定的目标分解清楚,妥善地安排好工作,就不必因为短暂的休息而焦虑。 创业者群体,焦虑是常态,与焦虑“和解”更是创业者的必修课。 朱旭最难的时候是因为“没钱”,悟空租车2016年刚转型做平台时,账上一度没钱,发不出工资。最难的时刻是2020年二三月,一天的订单只有几十个。这对于注册用户接近两千万、一年几百万单规模的平台来说,“就跟没有一样”。 疫情改变了悟空出行,朱旭说,公司的目标从“做大用户规模、寻求融资”,变成了做一家会赚钱的好公司,对投资人负责。 创业第一年,吴斐最是迷茫。不仅因为他选择了尚在早期阶段且自己手里没有资源的AR行业,外界很多人包括投资人还会时不时问他:“如果大厂也做,你怎么办?” 到第三年,外界的质疑声消失了,疫情来了,亮亮视野服务的B端客户受到巨大影响,同时团队也投身到抗疫、帮助企业复工复产中去。 进入2022年,亮亮视野在完成B端任务后,下场做起了C端产品。产品获得不错反响后,产能又跟不上了,工厂一度只有6个人,其中还有感染者。到了年底的生产爬坡关键期,很多同事为了不耽误工作、防止回家感染家人,直接住在公司,最终完成了产能任务。 近两年,当看着很多VR公司起起落落,吴斐一直提醒自己,不能贪图一时冒进,更要防范由焦虑驱动的发展。创业路上,不确定性、资源紧张都是常态,就看谁能抓住关键问题,回归产品本质。 走过经营艰难的三年,陶石泉更加感受到了企业和个人的渺小:在环境面前,选择并非只有进和退两种,还有一种类似于保守的积极、有底线的进取、除了仰望星空还得小心脚下一滑的辩证思考。 这个春节,他的思考重点落在了2023年即将推进的两件大事上:一是江小白小瓶酒十年来最大的一次战略级升级;二是梅见能再上量级,“不要在国内比”,走出去成为一个世界级品牌。面对这两个并不容易实现的目标,陶石泉开始反思一个创业者颇有共鸣的话题:怎么让团队找回创业状态? “十余年前的江小白一穷二白,反而倒逼着团队敢想敢干。今天的江小白拥有资源优势和在行业里的生态位,战斗力和创造力怎么反而不如十年前了?”陶石泉说,“目标决定我们必须回到一个更加理性、讲战略、讲落地的创业组织状态”。 这世界上有一种焦虑叫“创业焦虑”,它就像创业者的影子,从项目诞生时出现,在遭遇不确定性时会变大,当公司慢慢做大后,它可能又会变化出新的模样。过去三年,给创业者好好上了一课:屋子里的大象,一直都在。 创业这件事,还要看韧性。如果说,疫情发生时,考验的是创业者适应环境变化的应对能力,那么现在,锻炼的就是创业者在焦虑中生存的心境、重新上路的勇气。挑战,还在继续。*题图来源于视觉中国,文中配图来源于pexels。
尽管只有一个半北京朝阳区的大小,尽管风景单调、没有四季、资源匮乏,新加坡这个位于马来半岛南段的小岛,被雀跃的新移民们视为一个应许之地——至少是一个过渡之地。有创业者称新加坡为 “东南亚的首都”,意思是它是有潜力的市场,值得重视;它也是一个效率更高的地方,开一家公司最快只需要一天,填几张表即可;一个基础设施更好的地方,甚至还有两所全球排名前 15 的大学。“A fine society” 这个描述则有两重意思,一个明亮干净、更文明的 “好(fine)” 社会;一个重刑罚的国家,一个随地吐痰、吃口香糖、上厕所不冲都要面临罚款(fine)甚至监禁的地方。对一些人来说,新加坡是一个更安全的地方——人和钱都更安全了。过去一年,更多的家族办公室在此落地。在云南大理被警察叫停的 Web3 聚会,在这里一场场展开,氛围热烈之至。一位是区块链创业者也是母亲的人说起新加坡给她的安全感,事业在这里是合法的,而孩子在这街头乱跑她也不用担心。 人们还发明了 “singaboring” 这样的词,说明这个地方的单调。一个在新加坡组织爬山的创业者说,徒步只有一条线路,路边的猴子都脸熟了。城市里最大的起伏,是一座 163 米高的山——说是坡更恰当。一个打算在这退休的前互联网证券公司人士说,“真的无聊了,太无聊”,他养花种草学画画,在海里练习帆船驾驶;一位 SEA 集团员工抱怨说,“繁华程度还不如上海。”对一些求职者来说,新加坡是一个更理想的职场。一个疲惫的前大厂职员看中这里 “不卷”,他很高兴下午 6 点能下班。一位东南亚电商平台 Shopee 的应聘者被告诫,“可以卷自己,不要卷别人。” 字节跳动是一个例外,他们一来就把办公楼空调关闭的时间从 6 点调整到 7 点半,以便员工加班。一个连续创业者说,他一直把新加坡视为一个备选,不想美化它,而是实际地分析它好与不那么好的地方。但在 2021 年,他举家搬来了,“原本只是一个 B 计划,现在不得不变成了 A 计划。”当愿望在一个地方落空时,人总期待在另一处实现。新加坡就是 “另一处”。无论是被新加坡积极的 Web3 政策吸引,来追求财富的投机者,还是看到了海外的市场空间,希望再现增长奇迹的创业者,又或者仅仅是寻求更加自由、更多生活空间的职场失意者,对他们大多数人而言都是 “退而求其次”,就如一位投资人所说,“彷徨的人们需要个方向,新加坡暂时成了这个方向。”携程发布的数据显示,在边境松绑的消息发布后隔天,从中国大陆飞往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目的地的航班预订量增加了三倍。排名第一的目的地是新加坡,飞往这个小岛的航班预订量增加了 600%。热闹和虚无都属于 Web3近两年鱼贯涌入新加坡的人里,最热闹和最空虚的都属 Web3 圈的人士。Web3 创业者们几乎每个小时都在社交。9 月 23 号后的那一周,这个圈子的火热气氛被烘托到顶点。从早上 9 点到晚上 12 点,从卡尔顿酒店到滨海湾金沙酒店,再到旧国会大厦,Web3 创业者李小蛙从一群端着酒杯的人群里挤进另一群,看着每个人像猎人一样寻找着猎物。在头部交易所火币组织的活动上,原本只能站立 500 人的会场里,挤满了上千个身着短袖、胸口前印着自己公司 Logo 的人。音乐轰鸣,人们互相打量,凑近了才能听清彼此在说什么。最热闹的那个礼拜,Web3 行业盛会 TOKEN 2049 在新加坡举办,超过 5000 名从业者涌入了这座 2022 年 4 月刚放开疫情边境管控的小岛。支付 1000 美元换取一张通向人脉和机会的大会门票。李小蛙的一位朋友买了票,听了半天就听不下去了,“币圈发了这么多轮币都没被割韭菜,被一场活动割了。”周一晚上是分享局,周二晚上是火锅局,周三晚上 “大佬” 组局,听说有 “美女” 到场,李小蛙到了一看,“美女” 是周一分享局上的同一位。“大家不想错过每个局,就是拼命社交。” 李小蛙说。他在 2022 年 2 月开始 Web3 创业,因为看到了行业 “很陡峭的上升曲线”。一位 2022 年刚从武汉来到新加坡的创业者一天向 200 多个人介绍了自己的项目,也是在这场活动上,他感染了新冠病毒。Web3 人士习惯把 “大佬” 两个字挂在嘴边。这些 “大佬” 或是在国内已经赚到了亿元以上的财富,他们来自互联网、房地产和贸易公司;或是红杉、鼎辉等在海外寻找机会的基金的高管;或是已经靠数字货币赚得盆满钵满的新贵。如今,新旧 " 大佬 " 都乐于为 Web3 新项目站台。一场德扑牌局,输赢几十万美元;高档会所内,茅台酒一瓶接一瓶地开。柯志凌边喝茅台边算,“一口酒就得 100 块,一杯酒下肚就是 1000 多。”对他来说,这两年是过去十年生意最好的时候。2022 年 4 月后,他接待了一批从上海来的新人,10 月又接待了一批从北京来的,现在武汉、长沙这些二线城市的人也来咨询了。他在 10 年前就来到了新加坡,直接原因是北京的雾霾。“在国内我一个新人要接触这些身价十几亿美元的大佬很难,但在 Web3,这些人让我觉得很平等。” 一位生于 1995 年的新晋 Web3 创业者马思思说,“像某交易所联合创始人这样的 ‘大佬’ 都来约我,主动给我提供帮助,让我觉得这个圈子确实不一样。”会议举办前后的 40 天内,她深入聊了 40 多个人,建了个微信群。转折点是有一天一位女性 “大佬” 入群了,拔河似的——“大佬” 又拉了更多的 “大佬” 进群。实际上,她半年前才开始了解 Web3 。2022 年 8 月她在云南参加了一场  Web3 活动,第一晚就被叫停了。中国在 2021 年 9 月宣布所有加密货币交易非法。新加坡对 Web3 采取沙盒一样的监管政策,简单来说,这里欢迎金融创新试验。她曾经在中国香港创办了一家留学公司,越来越多的留学申请都指向名校的加密货币专业,他们的就业目标从华尔街证券交易员,转为加密货币交易员。这是她转换赛道的原因之一。她最高目标是做出 Web3 领域的 YC 孵化器,“如果还是只做留学的生意,我的人生一眼可以望到头。但在 Web3 的世界里,我有无尽可能。”沙丁鱼一般的人群或在 50 多场 TOKEN 2049 的周边活动中流动,或跟着李小蛙在城市中心的麦里芝水库周边一圈又一圈地徒步。建徒步群是李小蛙的一个正确选择,上一个正确选择是来新加坡创业。他在发给别人的介绍中排在第一的是 “新加坡徒步群组织者”,第二个才是 “ Web3 创业者”。最初,他看到一些身价数亿的富豪们在周末组织徒步,他效仿他们建了一个 30 多人的徒步群,并由着它壮大起来。第一场活动就有 25 个人参加,到了 9 月,随着 TOKEN 2049 召开,数字攀升到 60 人,9 月下旬 120 多人参加了活动,其中投资人占了一大半。下着暴雨的一天,一百多人打着伞、排着队,浩浩荡荡地在水库徒步,引人注目。队伍中的人们孜孜不倦地聊着 Web3。李小蛙的创业项目 Slash 是 NFT SaaS 平台,他描述它是 “ Web3 世界的有赞”,为想要进入  Web3 的人提供 NFT 解决方案,这意味着需要真的有大量用户进入 Web3,而不仅在小圈子内喧闹。他也知道,很多人的狂热都是 “装的”,只是想 “割韭菜”。TOKEN 2049 结束三个月后,他感到疲惫和厌倦,“业务没进展、没起色,每天还是入不敷出。” 他的三位合伙人已经两年没有拿工资,团队每个月的人力成本就达到 2 万美金,“只要没融资,每天都是在割自己的肉过日子。”B 计划不得不变成 A 计划2022 年 3 月底,新加坡宣布接种了新冠疫苗的旅客进入境内都不需再隔离,民众在户外不再强制佩戴口罩,这让新加坡机场成为亚洲最繁忙的机场,去年 4 到 6 月客运量高出中国香港地区 11 倍。出海宝是一家为中国公司布局海外提供税务、移民、招聘、工商注册等综合服务的公司,高管艾薇说,过去几年选择远程指挥海外业务的 CEO 们,2022 年都纷纷向她咨询如何投资移民。她曾看着一家国内头部视频网站的女性 COO 头发凌乱、裹着被子、素颜参加一场十分正式的线上会议,律师、审计师们都在场,会议的主题是讨论如何进一步把业务扩展到海外,当时对方已经在上海家中待了 3 个月,“看得出她恨不得马上就出国”。曹桂林在 2006 年就拿到了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为资产安全和合理避税做准备。在 2021 年之前,他没去新加坡长住过,只是把孩子送去读书。2021 年,因为疫情持续亏损,他退出了最后一次创业,一项咖啡机生意,他来到了新加坡。过去他是一名连续互联网创业者,做过社交产品、订餐网站、服装品牌、短视频等等。他明白,过去十年全球最好的市场就是中国,“如果你在中国赚不到钱,你大概率在海外也很难挣到钱。”“来不来取决于个人对未来的判断,以及资产。” 他说,来这里的人 “基本都是有钱并且都想明白的。”自 2022 年 4 月以后,他每周都要接待几个从国内来的朋友,如今,他的新加坡本地朋友圈日渐壮大,随时能喊出来吃饭、喝咖啡的朋友有几百个。佟扬是一位单亲母亲,也是区块链安全公司 Fairyproof 的创立者。由于在国外出差,她先后在苏州、北京被隔离,三个月没见到 6 岁的儿子,孩子每天在电话中哭着问,“妈妈我什么时候才能抱到你?” 她焦虑到头皮上长满了火疖子,挠头挠成神经性皮炎。新加坡是她的过渡之地。不会英语的老人在这里能生活,新加坡的严刑峻法也让她有安全感,“孩子丢马路上也不会有人拐走”。她的项目 Fairyproof 主要面向早期创业项目,做智能合约、区块链和钱包的自动化安全审计,曾审计过 mdex 等知名项目。Web3 投资人、创业者、交易所、孵化器聚集在此,她也只好追逐到此。严晓频和妻子在两年前从深圳来到新加坡。他在深圳一家游戏创业公司工作了五年,每天工作约 13 小时,常常加班,待命到凌晨两三点,还有了脂肪肝。2020 年,他和妻子都年过 30 岁,想起国内互联网行业的 “35 岁魔咒”,两个人拖着俩行李箱就来到了新加坡。他们要在新加坡奋斗、安家、生孩子。高国华之前是一家国内互联网证券公司的销售,过去一年他仅仅承接了一家公司上市的业务,往年他至少得承接十家。上市项目稀少,他看到同行们饿狼一般抢着承接公司股票的销售业务,最后往往做的都是无用功。这些公司大多延迟或者终止上市,即使勉强上市的股票发行量也很小。他感到疲惫,也觉得未来几年经济形势会有更多不确定性,辞了工作,来到了新加坡。现在他每周都会在海里练习驾驶技巧,梦想切换成驾驶帆船环游世界。房租连续上涨二十多个月仅仅通过看视频,高国华就着急租下了 360 平米的公寓。租金在飞涨。2022 年 3 月前后,这间公寓附近的房价就上涨了 50 %。2022 年初,字节跳动为了留住新加坡员工,房补标准也从之前的每人每月 1 万元人民币上涨到 1.85 万元人民币。到 9 月,新加坡私人公寓与组屋的租金已分别连续上涨 21 个月、27 个月,涨幅三成左右。一位字节跳动员工说,预期新加坡生活花费比北京高出 30%,实际上高出了一倍。连养狗都比国内贵得多。一位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中国籍毕业生说,自己找房找了一个月,通过房东面试的难度比应聘一份工作还高。他需要向房东提交自己的个人简历,承诺至少租房两年,不允许带外人回家、不在屋内做饭。最终花费 8000 元人民币,租了一间不到 10 平米的卧室,只有内窗,不到 100 平的房子被隔断出 6 个卧室。在新加坡,一些房东会把 “禁止油烟” 写在租房合同里,人们常去楼下随处可见的 “食阁” 吃饭。这是新加坡政府为了管理街头无牌照的熟食小贩设立的,常见海南鸡饭、烧腊、杂菜饭等。一位江西年轻人冒险打开了功率微弱的抽烟烟机,他炒了一个青菜,触发了烟雾报警器。现在他的做法是搬来一架风力强劲的电风扇,对着窗户吹走油烟。从义乌发过来的快递时间至少一周起。一位在新加坡生活了五年的中国房东,总是委托往返中国的房客帮自己代购厨房水槽漏网,在拼多多只需 0.1 元人民币一件,但他在新加坡大小商店很难买到。新加坡被称为 “ a fine society ”。在这里,售卖和乱扔乱吐口香糖都可能会面临罚款和监禁;如果一个人在公园里给猴子递了根香蕉,也可能面临 5000 元人民币的罚款。柯志凌会叮嘱他的移民客户们,来到新加坡以后出门不要乱拍照,不要在公共场合吸烟、吐痰或者偷东西,甚至上厕所不要忘记冲水。Web3 创业者李小蛙曾因为开车匆匆看了一眼手机,被罚了 300 新币(1500 元人民币),扣了 12 分,一年总分的一半。点外卖和网购都成了奢侈动作。岛上寸土寸金,东南亚头部电商平台 Lazada 创立十年,2022 年才在新加坡本地设立仓库,此前都是通过印尼、马来西亚的仓库给新加坡送货,配送时间长。习惯了在家中等待半小时,只需花费 5 元人民币配送费就能吃到一份外卖的中国新移民们,不得不适应新加坡 1 小时起步的配送时间和 30 元人民币一单的配送费。新加坡也出售世界上也许最贵的一块铁皮。一位习惯开车的工程师曾打算买辆小排量的代步车,可他发现,汽车排量 1600cc 及以下、马力不超过 130 bhp 的汽车车辆牌照配额许可证就要花费 36.4 万元人民币,且牌照使用期限只有 10 年,他不得不放弃开车。《经济学人》杂志旗下的智库机构 2022 年 12 月发布的全球城市生活成本排行榜中,美国纽约和新加坡首都新加坡市并列第一,过去 10 年间新加坡曾 8 次排名第一。钱和人的中转站新加坡是人的中转站,也是钱的中转站。按照总部位于伦敦的投资移民咨询公司 Henley & Partners 预估,2022 年有超过 1 万名高净值人士准备离开中国,其中约有 4200 名在 2022  年上半年离开了中国,这些人平均每人携带 480 万美元资产,中国总资产流出会超过 480 亿美元。高净值人士将财产转移到新加坡,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设立家族办公室(简称家办)。家办不仅能帮客户做多元化的资产配置,而且可以帮助客户申请新加坡税务居民身份。有了这个身份后,个人金融账户信息不会被交换回中国,实现资产隔离;也能够在绝大多数常见的投资范围、地区内豁免资产利得与投资所得税。尽管在新加坡成立家办的门槛已经是全球最高——最低资产管理规模是 2000 万新币(约 1 亿人民币),但需求仍然旺盛。据外媒报道,截至 2022 年 4 月,在 143 个新家族办公室中,有近 44% 来自中国。2018 年,新加坡的家办数量仅 50 家,但截至 2022 年第一季度,这一数字变成 800 家。富美联合家办创始人徐钦实觉得,除了税收优惠等条件,新加坡还被高净值客户看重的一点是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简而言之:更安全。出海宝高管艾薇说,她接触的不少币圈人把主权国家货币都在这里换成了比特币。新加坡也有成熟的产业链,方便把比特币换成主权国家货币。人们担心在某些情况下,“我的钱可能就不是我的钱了。”一位移民中介分享了如何把国内的钱转移到新加坡:一种是通过企业贸易转移,方式包括违约罚款、海外投资等方式;另一种是直接通过外汇管理公司汇款,当天就能从国内汇出上百万,收取一定手续费,但以上方式都可能存在合规问题。一种比较 “原始” 的方法是直接带现金出境。按照规定,出境人员在没有特殊许可的情况下,只能携带 5000 美元以内的现钞。严晓频的一位朋友通过多人多次出境的方式,靠行李箱运了几十万元人民币到新加坡买房。以上这些方式,一位国内头部机构投资人都想过,但都不理想、不合算,带现金出海关可能当场被扣下;换成艺术品、珠宝带出国,价值会大幅折损;在海外投资公司是很多企业家的选择,如何把公司资产无损地转化成现金,他还在犯愁。徐钦实在新加坡从事资产管理近 10 年,他看到过去 5 年来新加坡创立家办的人分三批:第一批主要是 2020 年以前出来的东南沿海的外贸商;第二批是 2022 年以前出来的房地产、钢铁等传统行业企业家;2022 年到来的企业家或是追求资产安全的互联网新贵,或是受到中美贸易影响,不得不外迁产业链的上市公司实控人。“这其实就是中国近些年产业变迁的脉络。” 他说。徐钦实发现了这些高净值人士身上的共同点:非常依赖以往的投资逻辑。要么是过于保守。比如,有一位客户对家办的期待是每年有 20 - 30% 年化回报率,但做完风险等级测试,徐钦实才发现这位客户连本金都不愿意损失,甚至还想刚性兑付。这类人追求安全第一,把家办当成保险柜、大后方。要么是过于激进,一位客户把自己全部的流动资产都投入到股市上,徐钦实尝试扭转客户,让他们从熟悉的人民币、中概股投资逻辑跳出来,理解美元多元化的投资逻辑,但和客户很难沟通。他很无奈,“这些人过去之所以能赚到钱,很多是靠以小博大的赌徒心态,本身就是大号的韭菜和散户。”2022 年前三季度,那位把流动资产都投到股市的客户亏了 3000 万美元。现在,他建议客户们的投资方向从股市转向 PE 或 VC ,投资对象从中国公司转向欧美公司。职场忠告:可以卷自己,但别卷别人创业者们来到新加坡之前,往往都有预期,知道东南亚是个比中国小得多、分散得多的市场,但真的身临其境,才知道小得有多具体。对中国创业者来说,“新加坡就是个城市级别的市场。”2022 年来到新加坡创业的在线教育创业者李晓明说。新加坡本地市场有限,只有 500 多万人口。连续创业者曹桂林说,这里只适合做个 “指挥部”,真的要做出海业务还是得走向全球。在东南亚,现金支付仍是主流,据 2021 年东南亚互联网经济报告显示,这一年现金在支付总交易额(GTV)所占比例在 60% 左右。Grab 已经是东南亚最大的网约车平台,但在新加坡 Grab 司机的座位旁,多数都摆放着收零钱的小篮子。东南亚消费能力也有限,2021 年,东南亚 11 个国家中唯一一个 GDP 超过万亿美元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人均 GDP 只有 4349 美元(约 2.8 万人民币),只有同年中国甘肃省人均 GDP 的一半多。一位游戏公司高管认为,东南亚游戏用户付费能力极差,还是在和 VC 讲故事的阶段,“你看国内哪家互联网公司把青海、西藏地区做得好了?很难。”李晓明感叹过去十年在中国创业的人的幸运,一款产品做出来就是面向 14 亿人,而且不用考虑像东南亚各国间巨大的宗教、法律和支付方式等差异。他正在认识和接受在新加坡创业的现实。国内的教育公司的学生数量,是以百万为单位的,比新加坡全国学生人数还多,且积累的周期就是过去的 5 到 10 年。而他从 2022 年年中开始的新加坡业务,只有 1000 多个本地学员。他和朋友几年前在国内创立了一家在线教育公司,公司两年前就开始把国内课程卖给海外华人,海外已经有数万名学员,但一直没在海外设立团队。中国的 “双减” 政策是李晓明来到新加坡创业的直接动力。考虑到新加坡已经是东南亚基础设施最先进的国家,他决定将公司的海外业务第一站设在这里,设计针对东南亚学生的本地课程。课程内容要作本地化调整:课件中不能出现狗、猪,哪怕是卡通形象。在东南亚,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穆斯林占比都超过 50%。以往熟悉的打法无处施展。在国内,教育公司熟悉的销售手段是在学校、商场门口向学生家长散发传单,这是最精准最有需求的群体,来自国内的员工也把这作为成功经验在新加坡分享,但会上就有新加坡本地员工向李晓明建议:可能会被当成小商小贩,品牌形象受损。商场也只允许店铺在自己店面门口散发传单,一旦站在别的店面门口就会被其他店主投诉。李晓明很无奈,“这时候才知道什么叫流量——流过你门口的才算你的量。”李晓明的教育公司在国内扩张的一种方式是,找线下教育机构加盟,李晓明提供录制好的课程内容,线下机构提供场地和助教老师,一位资金充沛的店主两年内扩张 10 家店不是什么难事。但到了新加坡,李晓明发现小机构店主没什么扩张的欲望。他们更像按照家庭生意的方式来经营,店主就是老师,招上百个学生 3 年回本。创业者们也需要适应本地不同的工作节奏。李晓明观察,在中国 10 个员工中至少 8 个人愿意 “卷”,但在新加坡只有 4 个。他们往往从 5 点 58 分就开始收拾东西,6 点准时下班,哪怕老板本人就坐在他们旁边。创业者们没法都请中国员工来 “卷”,新加坡政府规定,公司必须要招聘较大比例的本地人,才有一定招聘外国人并发放工作签证的配额,以保障本地人的工作机会。“奋斗氛围比中国差很多。” 李晓明说。一位 2022 年刚加入 Shopee 的员工从部门负责人那里得到的一则忠告是,“你可以卷你自己,但别卷别人。”他见证了公司内部的一场文化冲突:2022 年上半年,一批阿里巴巴高管加入 Shopee,他们带来了阿里的工作方式:每周让员工多留半小时,总结复盘一周工作。一些员工因此主动离职或转岗。在深圳习惯了每天工作 13 个小时的游戏行业从业者严晓频,来到新加坡松了口气。以前的工作软件是钉钉,不分工作日和周末,如果没有及时回复消息催促电话就会打到手机上。现在他和同事们谈事都提前通过 Google Calendar 预约,很少临时拉群;晚上 7 点准时下班,他在意的脂肪肝问题也在好转。字节跳动是个例外。2020 年在新加坡设立亚洲地区(除中国)总部后,从中国招来了大量员工,一起带来的还有国内的工作氛围。一位字节跳动合作商说,2019 年对接的字节员工还是新加坡人,周末从来不回复工作消息,2020 年对接人换成了更勤奋的中国员工,周末会主动回访。六点办公楼统一关闭空调是新加坡物业的默认规则,字节租下了新加坡中央商业区莱佛士码头一号三层楼后,空调关闭时间延长到了七点半。一位 2022 年初来到新加坡的 TikTok 员工说,自己租房子时考虑的第一条就是要离公司近,就像他在北京时那样,这源于创始人张一鸣的看法,“年轻人不应该浪费精力在下班挤地铁上”,为此公司愿意为住得近的员工每个月提供上千元人民币的房补。新加坡小到 20 分钟就可以打车去大部分地方,字节员工住哪里都能很方便地来公司加班。在新加坡真的无聊,太无聊新加坡主岛的一端到另一端不足 50 公里,从市中心打车,20 分钟就能达到大部分地点——这让不少从北京、上海搬来生活的人感到松弛。新加坡最高的点只有 163 米,即位于城市中心的武吉知马,一位来自北京的户外运动爱好者说,自己来到新加坡后最常爬的山就是这里,他很快又纠正,那只能算 “小土坡”。“大家在新加坡真的无聊,太无聊。” 在新加坡已经生活了三年的李小蛙说。有一个生造词形容新加坡的生活氛围,“ singaboring ” ,它由 “新加坡(Singapore)” 和 “烦闷的、无聊的(boring)” 组合而成。 “第一天吃饭,第二天打球,第三天干啥呢?地方就这么小。” 李小蛙之所以组织徒步也是想找点新消遣,但走来走去都是同一条路线,因为城市中心风景最好的地方就是麦里芝水库。重复走到 “水库边的每只猴子都认识了”。待了两个月,高国华就觉得无聊了,虽然才过 40 岁,但他觉得自己心态在衰老。他开始在院子里种起罗勒,百里香,放进茶里增加香气。为了掌握热带植物种植技巧,他跑进图书馆里看书学习。他还开始重拾绘画,画着画着更沮丧,和以前一样,他知道自己成不了艺术家。以前在北京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强度不允许他做这些,但真的在新加坡退后一步,他又质问自己,“我是不是太无所事事了?我是不是还应该工作?”李小蛙在来到新加坡之前,曾在美团、阿里、网易都孵化过产品,2018 年他看到东南亚市场成长起来了打车巨头 Grab 和电商巨头 Shopee ,仿佛看到了 2014 年的中国互联网,一念之间,就来了东南亚闯荡。现在他在新加坡看到的 Web3 氛围,就像多年前他在一个叫 “塞班论坛” 的智能手机讨论社区里看到的一样,当时人们大多还在用电脑上网,但那个论坛里的很多人开始相信手机上网是未来。尽管每天都有投资人来问,但李小蛙不想这么早融资;投资人还总问,“你们为什么不发币?” 发币相当于提前 IPO ,李小蛙琢磨着——至少业务得先跑通吧。严晓频和妻子按计划在新加坡生了一个孩子。新加坡教育的分流模式帮助这个国家更高效地发掘精英人才资源。让孩子诞生在这里,为了以后 “有更大的赢面”。根据剑桥大学 2021 年的官方数据,中国大陆录取成功率为 10.8%,而新加坡的录取率为 17.8%。这不意味着压力更小——在新加坡的星巴克里,经常可以看到 “高峰时段禁止学习” 的标志,以防止咖啡馆里挤满做代数题的学生。一位在新加坡就业的上海哲学系毕业生在考虑离开新加坡。他刚落地时怀着良好的愿望:一切都是新的,生活开始了。樟宜机场内 3000 多棵热带树木令他惊奇,它们高耸如屋顶,叶面硕大,还透着阵阵樟脑味的清香。三个月后,他发现机场的景观和自己小区楼下没多大差别。市中心也有杂乱的工地,唐人街上的招牌老旧掉色。要他描述在新加坡的生活,他觉得自己像是住在一个洞穴里:每天从家里到地铁再到公司,朋友、室友都是同事,久而久之对一切都怠惰,连胡子都不想刮了。他在职场里有一个固定的位置,可在生活里似乎缺席了。这名哲学系毕业生想到柏拉图关于洞穴的寓言,让他怀疑自己的生活,看到的、感受到的究竟是真实发生的,还是篝火投射到洞穴墙壁上的影子。这个城市型国家,谁都说它美丽、整洁,可主要的颜色只有两种,树木的绿色和天空的蓝色,连红色和黄色都很少见到。每一天都一样炎热,中午或者下午通常会下一场暴雨,没有分明的四季,只有雨季、非雨季。他看到每天上班路过的那朵花,太鲜艳了,好像能永远那么开着,不凋谢。这个年轻的异乡人陷入了彷徨。文中李小蛙、柯志凌、马思思、艾薇、曹桂林、严晓频、高国华、李晓明为化名。
白鲸出海
《越南新闻》引述金门创投联合创始人劳里亚(Vinnie Lauria)说,在东南亚创业生态的首10年里,新加坡和印尼是引领本区域的增长动力。“到了2022年,越南成为这个‘创业金三角’的第三根支柱,带来了结合顶级科技人才、越南固有的创业文化,以及快速增长的国内市场的致胜组合。”越南的优势除了技术人才储备非常充足,个人创业意识普遍较强外,国内政治稳定、拥有年轻和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发展中的基础设施、数码技能和创新能力,以及越南政府的支持等都为起步公司打造了有利的生态环境。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兼越南研究项目主任黎洪和博士尤其看好涉及金融科技、电子商务和教育科技领域的越南起步公司,认为它们最能持续吸引外国投资。亚细安2021年的创投交易总额飙升160%至创纪录的200亿美元,其中新加坡交易额最大,占交易总额的46%,印度尼西亚次之,占37%。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是一个你追我赶、英雄辈出的时代。在电商迅猛发展的今天,谁能紧扣时代脉博,洞察发展潮流,顺应平台发展,谁就会脱颖而出。因此,最能适应这一趋势的“新力量”纷纷崛起,一批青年商家为跨境电商注入活力,创造属于90后的电商时代。在深圳,Lazada年轻创业者Ray就是时代大潮中的一员,2020年入驻以来,从一开始的日出20-30单,到现在的日常稳定百单,大促千单,都出自家中两个小小的房间。2017年电商的崛起点燃了一大批青年的创业梦想,工科“机械自动化”出身的Ray,毕业后找了一份对口的工作,不安于朝九晚五的安排,电商创业的念头在Ray的心中渐渐萌芽。在Ray看来,时间是最大的成本,“既然要尝试,就马上动手。”看到别人做得很出色,但自己犹豫不决,就容易错失商机。一开始他应聘了家小型电商公司“主要是想工作能接触到整个店铺的每个部门,接触到每一个细项,能为创业打下基础。但每天一到公司,就会被分配一份运营清单,清单的内容也很简单,就是无脑的铺货。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机器人一样,每天都在重复着对我职业生涯毫无意义的动作。”Ray立刻从公司辞了职出来,因为有做Lazada的经验,Ray的创业之路便从Lazada开始了。万事开头难,虽然有了几年的电商经验,但从打包、物流、发货等都靠自己一手操办,还是头一回,能否做得起来,他心里也没底。“成本资金不会很大,有台电脑有办公就可以了”Ray向我们说道,对于销售什么,他一开始还是比较盲目的。了解到女装市场广阔,单量比较固定,好打包,对于小商家非常友好,找了一些合适的货源后,Ray便启动了起来。“一开始其实是比较盲目的,但好在自己运气不错,认识了几个不错的供应商,先是通过Lazada后台一站卖六国,后来可能是由于我的货品更契合马来,销售反馈更好,我的精力也有限,因此就主力推马来市场了。“据Ray介绍,马来西亚华人比例超两成。这些华人的服装喜好与国内服装趋势相同,休闲韩系的女装在本地也很受欢迎。且在Lazada华人买家的数量也很大,经常有消费者用中文询问。他表示选品并非一昧关注平台热销,也需要结合自身所长、所在地区的产业带优势做长远规划。选择韩系女装,正是借助了其货品优势。不断填补知识盲区,迈过了起步阶段。精细化选品和精准的市场洞察成为了Ray两把利剑,服装关乎个性和时尚,市场风向千变万化,本身就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再加上跨境物流周期相对国内长、海外消费者需求有差异,对供应链的反应和生产速度更高。这件事具有挑战性,但是做好了又是护城河。因此现在每天Ray每天都养成了固定做竞对分析、市场调研和整理爆品的习惯。底层逻辑是通过目标市场的审美偏好、身材、行为习惯和风土人情匹配选品,除了市场分析,Ray也会通过Instagram、Facebook等社媒渠道关注当地网红动态,了解最新消费趋势。“某一天突然一下就爆单了。”Ray这样形容他在Lazada的初次爆单体验。2020年,入驻仅几个月的他在9.9大促当天女装单量一下突破了500单,而创业之初他的单量仅为20-30单。急涨的单量让Ray欣喜,他手忙脚乱地准备着包裹:“刚开始即便只有20-30单,打包也要花1个多小时,后面按照下单的时间排好,根据产品归类,也慢慢总结出了快速打包的方法,但遇到大促或者寒暑假,还是会请学生来帮忙。”在平台小二的介绍下,稳扎稳打的他今年加入了风格化女装店铺计划,进行差异化选品,人无我有,突出整体店铺的风格化定位。将“韩风、品质、平价”作为店铺的主打标签,很快,Ray仅靠参与Lazada后台活动和闪购便成功赚得了来自东南亚市场的第一桶金,甚至店里有多款女装评价多达数千条。这次Lazada的双11和双12,不论是品牌商家还是个人商家,都收获了商业爽文一般的增长神话。而Ray也突破重围成为平台黑马,突破了2年来的单量记录。Ray和我们介绍说:“可能也是运气好,11月10号晚上11点时刚好看到了平台小二在群里发起补贴闪购搜集,平时我就有整理店铺内销量好的产品的习惯,于是我第一时间提报了了活动。”“天时,地利,人和,让Ray的年末大促之旅注定非同凡响。专心致志地优化listing、充当客服回复买家咨询、打印成百上千的订单,这就是Ray的每日日常,如果问人手不足可不可以做好电商,那么经营女装的Ray便是最好的答案。单人单店,日常每天稳定在百单,大促数千单。究其成功的原因,有对风格化女装选品的果敢坚定且持之以恒;有国内高品质女装产业带的鼎力供应;有与行业小二在运营端的紧密对接,当然也离不开东南亚女装市场不断上升销售趋势。从前期的艰难摸索到如今小有成绩,Ray心中充满了自豪,他搭上了东南亚跨境女装这趟快车,进入了一个犹在上升期的行业,对于未来店铺的发展,他觉得女装这个品类还有很大待挖掘的空间。据平台数据显示,双12前12小时,跨境LazMall连衣裙类目达双11同期178%,外套、毛衣和卫衣达双11同期140%。随着年终圣诞、新年以及农历春节临近,风格化服饰、美妆等商品获得东南亚消费者的喜爱,接下来随着假期接踵而至,聚会及度假场景增多,消费者将多频次采购轻礼服,高跟鞋,度假风裙装和鞋靴。
11 月 22 日,专注于东南亚新经济的资讯服务平台 7 点 5 度宣布获得超千万人民币的 Pre-A 轮融资。在东南亚投资过超 250 家初创企业的印尼本土风投 East Ventures 参投。本轮融资由越海资本 (BridgeSEA Capital)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新资金将用于 7 点 5 度公司团队升级、品牌建设和业务开发。李玉府---7 点 5 度创始人&CEO7 点 5 度于 2017 年在新加坡成立,是第一家专注于东南亚新经济的中文资讯服务平台。自成立以 来,7 点 5 度共传播近 8000 条东南亚创投信息,先后走访 300 多家初创企业并对其中 100 余位创 业者进行采访报道,累计组织超过 60 场深度线上分享活动,内容主要关注互联网金融科技、电 商、物流、支付、在线教育、SaaS 等领域。7 点 5 度由云图海外在 2017 年孵化,同年与财新国际、财新数据建立战略合作关系,2018 年获得海石资本投资,2019 年获得 East Ventures 投资。 经过过去 5 年的积累和沉淀,7 点 5 度通过资讯、社群和智库三个形式,稳扎稳打一步步加深对 东南亚创投市场的认知。 凭借人口红利、流量红利和政策红利等,东南亚一直是很多中国出海创业者的首选市场。近几年来,东南亚数字经济在疫情的催化下不断加速,中国出海创业者的热情更是逐年高涨。据最新的 东南亚互联网经济报告显示,东南亚数字经济 GMV 预计在 2022 年达到约 2000 亿美元,预计到 2025 年超 3000 亿美元。在东南亚互联网市场环境一片向好的大前提下,出海创业者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落地东南亚的企业也需要有更多配套的企业服务做支撑。另一边,东南亚市场和中国 市场发展节奏不同,市场信息差是一个永恒的难题,出海市场需要咨询服务平台搭建信息沟通的 桥梁。作为扎根在东南亚的咨询服务平台,7 点 5 度将不忘初心,继续坚持用一手信息解读本地 创投市场,同时为中国出海企业提供品牌建设、行业咨询、报告分析和宣传推广等服务。 “资讯平台的未来具有无限可能。作为多种市场信息的掌握者和传播者,资讯平台可与各种行业产生联动效应。特别是随着 TikTok 的发展潜力快速在东南亚释放,产业上下游的各个环节会产生多 种服务需求以及创业机会。未来 5-10 年,TikTok 将会是一个持续高速增长的商业生态。这里面有 中国创业者发挥的空间,也是 7 点 5 度的机会。” 本轮领投方表示。 展望未来,以东南亚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仍会进入蓬勃发展期。尽管现在市场上有“全球经济逆增 长”和“资本寒冬”等声音,但相比发达市场,东南亚的互联网渗透率、智能手机渗透率、电商渗透 率等会继续得到一个较大的提升,创业投资环境要比之前完善许多。与此同时,新兴市场的本地 创业者也在崛起,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觑的竞争力量。从出海到落地,中国出海者会挖掘到更多的 机会,同时也面临更多的挑战。凭借长期深耕东南亚的经验,7 点 5 度可以帮助出海企业更好地 进行市场判断。“作为东南亚创投生态的参与者,我们很高兴见证了新时代里中国企业的‘下南洋’。未来,7 点 5 度将继续深耕东南亚市场,进一步夯实对市场的理解和认知,同时在企业服务层面发力,帮助优秀出海创业者和投资人在海外市场大展拳脚。” 7 点 5 度主编陈香伶说,“7 点 5 度立志通过内 容、技术和服务,成为中国与全球创投市场的桥梁。” “我们见证了 7 点 5 度团队如何在疫情期间步步为营,最终度过难关,如今他们正在迈向新的发展 阶段。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如何把中国市场和东南亚市场各方的利益相关者联系起来,团结起来 至关重要。我们很高兴能继续支持玉府和他的团队。” East Ventures 合伙人 Melisa Irene 说。 7 点 5 度品牌故事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可联系 7 点 5 度主编陈香伶 Rachel.chen@seafirsttech.com
越南市场,成了投资人、创业者眼中的“香饽饽”。来源:深燃(shenrancaijing)作者 | 王敏编辑 | 向小园最近的引爆点是,中国香港首富李嘉诚在欧洲套现数千亿资金后,将目光转向了越南。与此同时,一份越南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 年一季度越南的进出口总额约 1763.5 亿美元,其中出口额猛增,约为 885.8 亿美元,同比上升 12.9%。对比一季度的出口总额,越南超过了深圳。越来越多投资者开始将目光投注到这个东南亚国家,想搭上发展的快车。以往提起越南,很多人脑海中的画面是摩托车和拖鞋,对于这个国家的印象是“欠发达、过于休闲以至于懒散”。但到过越南的人,对这个小国的整体印象正在发生改变。尤其近十年,“革新开放”的效果开始显现,越南发展成一个以加工制造业出口带动的经济体,此前几年,股市、楼市都曾有过大幅增长,前去“掘金”的人持续增多。据深燃观察,到越南“掘金”的华人,大都“盯”上了三个领域:制造业、电商、房产股市投资。深燃与在越南从事相关领域的创业者、从业者聊了聊,试图了解真实的越南市场是怎样的,究竟有哪些机会?“掘金”越南的人中,不少人的心态是,越南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有中国的影子,当年,在中国没能赶上的机会,到越南兴许能重新赶上。但他们同时又无法否认,越南有机会,但陷阱也不少。“淘金”越南:经济回升,订单增长“今年以来这几个月,我们订单变多,利润率也更高了”,王涛对深燃说道。2017 年,原本生活在江西的他,去了两次越南,第二次去,他就坚信,“这个地方可以做生意”。王涛很快便成立了外贸公司,主要做两大业务,把国内的生活日用品等小商品,以及纺织机械设备等工业设备卖到越南。2020 年以前,公司年营收能达到 800 万左右。2021 年 5 月以来,越南疫情加重蔓延,严格的封控长达三个月。从 10 月初解封大概两个月后,王涛察觉到,经济好转的速度比他预想中快,2022 年以来,他公司的订单量甚至比往年更多,尤其是大型工业加工设备这条线。王涛分析,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很多竞争对手在过去两年因为疫情退出了越南市场。“竞争对手大概少了一半左右”,王涛估算,自疫情以来,很多国人因为担心越南疫情持续加重而回国,而一些在当地刚刚起步的商家,只能是创业半路失败而归。尽管王涛去年 5 月也回国了,但因为从 2017 年就到越南创业,团队、客户都更稳定,公司就一直坚持到了现在,而且今年反而活得更好了。他表示,以往买家会多方询价,商家为了拿下订单,可能就得不断降价,但现在,买家基本询价两三家,就会下单了,“以往我们设备的利润率大概在 15%-20%,现在至少可以达到 30%”。另一方面,当地对工业设备的需求量在增长。自去年 10 月解封后,复工后的越南,对外资的吸引力逐渐上升,工厂订单源源不断,自然需要更多的设备扩大生产。有相关数据显示,2022 年前四个月,越南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资金超过 108 亿美元,同比增长 88.3%,其中,到位资金达到 59.2 亿美元,有 72 个国家和地区对越南进行投资。多家工厂相关负责人对外宣称,工厂接到了大量订单,订单甚至已经排到了 9 月份。越南进出口贸易经济回暖之后,本土居民收入回升,生活消费也在恢复。王涛称,公司大型工业设备出口这条业务线恢复之后,做小商品出口的业务线也慢慢恢复。这几年,王涛也同步在为小商品进口这条线做努力,以“江西胡子哥在越南”的抖音账号分享内容,试图通过短视频平台把越南盛产的胡椒销往国内,不过自疫情以来,这条业务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今年以来,越南经济的回升,让他再次下定决心,要将更多精力用于开拓越南市场。近几年,电商在越南市场的发展速度,也不容小觑。有机构估算,2021 年越南人均 GDP 达 3700 美元左右。一位分析人士指出,越南人均 GDP 已经超过 3000 美金,这是一个地区消费开始爆发的黄金点。早在 2019 年,在国内做广告公司的韩笙,看到有人拍越南风土人情的短视频火了后,感觉自己能拍得更好,就来了越南,进行短视频创业,当时还拿到了融资。直到 2020 年春节回国,因为疫情,再去越南就成了难题。一直到今年 2 月,韩笙再到越南,重新定了方向,以 TikTok 为主要平台,在当地做直播带货。有机构统计,越南的社交媒体渗透率达 73.7%,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在他看来,这意味着,用户上网习惯培养起来了,直播带货就不是难事。他分析,当地的直播带货主要分为四大类:鞋服、美妆、零食、小家电。不过,韩笙选择了一个更加细分的领域,将当地茶叶包装成新品牌进行售卖。他之所以选择这个垂直赛道,是因为,一方面,越南是世界茶叶生产大国之一,资源丰富,但在当地销量不行,有一定的市场空间值得挖掘,另一方面则是可以不用依赖中国的供应链,能减少物流给订单带来的影响。“现在越南当地人在直播间购物的习惯正在慢慢培养,我们现在的目标就是培养电商销售,培养出头部超级大主播”,韩笙的目标是,今年要在越南做到当地同类目第一。在王涛和韩笙眼里,越南市场是座大金矿,他们看着一波又一波的人到达又离开,他们也知道,要想留下来,也要经历一波又一波考验。 越南“淘金热”,热在哪?疫情之前,一批又一批人,抱着旅游+考察市场的目的来到越南,一些人甚至选择直接留在当地,开创新事业。有人把原本在国内做的职业搬到越南,比如开餐馆、当导游、做物流等。一位深耕越南市场的从业者提到,来越南“掘金”的人,也会抱团取暖,不过从早期的商会圈子,后来随着主流社交平台不断变化,又形成了新的圈子,总体来说,越南的华人创业者圈子并不算大。综合公开信息和深燃了解到的情况,过去十年里,在当地投资创业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传统模式,投资建厂。大企业想要寻求更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向外投资建厂时,越南便是选项之一。据世界人口综述 2021 年的数据统计,越南人口大约 9800 万。而且越南的人口结构偏向于年轻化,劳动力成本更低。这其中也包括一些中国企业,产业外溢正在加速。手机行业便是如此。以往三星在越南投资建厂,各个分厂加起来的产值,一度超过越南 GDP 的 25%,不过,自 2021 年以来,小米、OPPO、vivo 等中国手机品牌的供应链厂商,比如光弘科技,也在加速布局越南,到越南投资建厂。此外,据王涛观察,早在十年前,就有许多中国人因为大型工厂搬到越南而来到这里,成为公司高管之后,又出来自己投资建厂,成为大型工厂的下游代工厂。但这一类工厂往往规模较小,员工人数最多能达到 300-500 人,每年的产值在五六千万之间。一类是新兴创业,把新产品、新模式带到越南。韩笙在做的短视频直播带货,就是类型之一。据他观察,来到越南的年轻人,大多尝试做自媒体、电商相关等形式的创业。其中一个原因是,越南与直播电商相关的领域,也正处于发展的快车道上,比如电子支付、物流等。有调查显示,如今,越南的主流支付方式依然是现金,与此同时,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金融科技领域拥有发展红利,相关企业在越南市场上更容易成长为独角兽企业。据介绍,越南可以分为北越和南越,北方城市以首都河内为首,偏保守,南方城市以胡志明为首,更开放,也有将胡志明比作上海、把河内比作北京的说法。除了这两大城市外,越南还有一个旅游城市岘港。头部几大城市,基本覆盖了到越南创业企业绝大多数的目标用户。此外,教育科技、区块链游戏以及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相关的领域,也是创业的热门领域。还有一类,则是投资越南的房产、股市。2015 年后,伴随着越南政府允许外国人在越南购买房产等政策出台,到越南投资房产的华人增多,多聚焦在胡志明、河内两大城市。在越南从事房地产开发的陈鸣告诉深燃,自己 2019 年到越南后,和亲戚朋友共同投资买房,目前在越南胡志明市及周边拥有的房产数量达到了 3 位数。他透露,身边有朋友 2017 年就到了越南,2000 万买的顶楼复式,现在已经涨价到了 4000 万元。陈鸣介绍,现如今,胡志明市公寓楼盘的均价大概是每平方米 2 万左右,偏僻一些的楼盘 1 万多,中心商业区的 3-5 万元,更高端的楼盘能达到 10 万。而越南股市在前两年也处于整体上涨状态,有数据显示,2021 年,越南股市指数涨幅达 133.35%,涨幅达到世界第一。尽管最近受美联储加息等因素影响,越南股市也在下跌,但投资者们依然看好越南市场投资的长期价值。越南建设证券董事长王卫亚对深燃表示,2017 年左右,越南股市开户数量仅有 200 万户,到 2022 年,开户数量已经达到了 520 万左右,占全国总人口的 5%。国内也已经有基金参与到越南证券市场,是普通人可以参与到越南市场最便捷的方式之一。但股市、楼市的投资,往往因为不确定性较强而伴随着高风险。在越南投资创业的人,也往往是掘金与踩坑并行。新兴市场,有机会也有陷阱人口红利、成本优势、人口结构年轻、消费意愿强烈,这些因素组合在一起,越南被视为是继中国后的下一个“亚洲奇迹”。关注越南市场的人,都对越南市场未来的发展持乐观态度,认为“至少未来十年内,经济还是会一直上行的”。但是,要想在越南这座金矿中分一杯羹,并不容易。“有些机会可能存在,但并不一定是你的机会,你来不一定能抓住。”韩笙说,盯上越南市场的人中,有的是想赚一笔钱就离开,但对真正的越南市场并不了解。“很多人都觉得,把中国跑通的模式搬到越南就能成功,但很多想法是不切实际的”。他举了个例子,“有人问,到越南卖醋靠不靠谱,他们其实并不知道,越南很少用醋,而是吃柠檬更多”。“去越南创业,要有对越南市场了解的领路人、至少在国内有过做生意的经验,否则到了越南一定会踩坑吃苦。”韩笙称。在异国他乡创业的实操过程中,也有很多潜在问题需要不断解决。一位在越南创业的 MCN 机构创始人,在最近的公开交流中指出,就连最简单的注册公司、找代理人,都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更关键的是,多位身处越南市场的人提醒到,整个越南人口规模 1 个亿左右,国土面积相当于中国的一个省,“尽管越南处于上升期,但也不可神化越南的发展”。更何况越南市场上,有些机会已经在收缩。比如,越南楼市相较疫情之前,已经有所降温。陈鸣称,如今的越南楼市,已经受到了经济大环境、房地产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在胡志明市,房价换算成人民币,今年和两年前其实相差并不大,接下来可能会有稳定的微涨,但如果没有外力影响,再出现 2015 年以来的飞速暴涨,可能性不太大。而且,买房之后,房子能否如期交房也是个问题。陈鸣这两年屡次遇到楼盘延迟开工的情况,“开发商一直延期,可能就是项目出现了问题”。越南首望地产创始人薛超提醒道,在越南投资买房,第一,要考虑安全性,胡志明、河内的开发商实际资质情况,能否顺利交工,是否安全;第二,要考虑流动性,想要再次卖出套现时,接手人是谁,是否是主流越南消费群体能够接受的价格,短期内的租金回报率是否可观等。事实上,去越南“掘金”,当前最现实的阻碍是,受疫情影响,前往越南也不再通畅。很多身处越南的创业者、打工人,自 2020 年疫情爆发以来,已经两年多没回国、回家。陈鸣就是其中之一。“疫情前,去越南很方便”,中国很多城市都有飞机直达,而且机票也就一千多块钱,陈鸣每个季度都会回国看望家人,但疫情后,这变得很难。“我好几次办了回国手续,但出发前还是取消了行程,我不可能连续几个月不在岗。”一位从事越南签证办理的工作人员告诉深燃,当前的选择主要是留学签证和商务签,流程和手续更复杂,价格大概在 3 万元左右。即便流程困难,但王涛已经不愿意再等了,他打算下个月就前往越南,“身为老板如果不在,在客户谈判上还是会吃亏,会错失很多机会”。*题图及文中配图来源于unsplash。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王涛、韩笙、陈鸣为化名。
白鲸出海
年轻的创业者们,在追求“六便士”的同时,也越来越勇敢地追逐头顶的“月亮”。文/pridecheung最近笔者接触到了多位追求梦想的创业者,不同于以往从自身资源经验出发的创业者们,而今接触到的他们,有的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创业,有的则是找到了自己的爱好与当前所处行业之间的结合点。前一段时间获得融资的时尚类跨境品牌无疆跨境的联合创始人陈正翔 Rex(下文简称 Rex)就是后者的代表。3 月 12 日,无疆跨境获得了 BAI 资本领投,宽窄资本和叁壹资本跟投的 500 万美金的 Pre-A 轮融资。根据 it 桔子网站上收录的无疆跨境的品牌信息的介绍,无疆跨境目前旗下有三个子品牌,分别是 Jouer,面向追求时尚的年轻女性;BODY404,面向“非主流文化”先锋人群,以及 R!CH,专门服务于黑人或喜爱黑人文化的消费者。出于对一个跨境品牌是如何认知海外小众文化群体、并服务好这一群体的好奇,笔者联系上了无疆跨境的联合创始人 Rex。在 3 月的最后一天,我们从 Rex 追求梦想的创业经历聊起。两次创业,出于热爱四月的一天晚上,因为上海疫情被困在家中的 Rex 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张图片,以此来表达自己被困在家无法去酒吧玩自己喜欢的 DJ 音乐的无奈。Rex 是一个非常热爱潮流文化的人。在创立无疆跨境之前,出于对音乐的喜爱,Rex 在上海的一家地下酒吧做过一段时间的 DJ,而再之前,Rex 也因为自己喜欢玩滑板而创立了滑板品牌 STARY。之前的职业经历常出于自己的爱好,而这几段经历都为后来 Rex 创立无疆跨境提供了养料。创立 STARY 是 2014 年的事情,那是 Rex 的第一次创业。Rex 表示,当时之所以想要创立 STARY 纯粹是因为喜欢滑板。STARY 是一个主打海外市场的品牌,据 Rex 介绍,品牌 95% 的销售额都来自海外市场,当时 STARY 将品牌带到了 48 个国家和地区。STARY 发展的前期阶段是非常顺利的,先是 2014 年的时候获得来自 IDG 和峰瑞资本的 500 万元天使轮融资,后又上线 kickstarter 筹集资金,结果在上线 30 天的时间里就卖出了 74 万美金的销售额,当时团队还不到 10 人。就这样,品牌顺利启动。STARY 电动滑板可是在做到一定程度之后,品牌发展迎来了瓶颈期。“多数运动器械品牌最终的变现都会走向服饰品类。可是因为当时自己不想去做服饰,对市场天花板等问题也没有太多深入的思考,所以连续几年销售额都卡在了三四千万”Rex 说道,“如果我的个人认知水平没有一个新的提升的话很可能接下来很多年都只能待在这么一个状态里。想到‘稳定’我感到害怕,我觉得自己的人生还可以有一些新的突破和转型。”于是带着探索人生新可能的想法,Rex 离开了 STARY 去了峰瑞资本。在峰瑞资本的几年正好赶上了疫情,Rex 接触了大量的跨境电商的项目,在这个过程中也看到了疫情带来的一些宏观趋势的变化,包括流量的转型期、疫情对海外电商渗透率的推动作用等。而这一次,在对市场有了更宏观的认知之后,Rex 认为跨境电商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创业赛道。“趁着我还年轻,可以再折腾折腾。”于是 Rex 再次萌生了创业的想法。这一次,Rex 回想起了在离开 STARY、进入峰瑞资本之前的那段空窗期,自己在一家上海的地下酒吧做 DJ 的经历,以及那里的音乐、那里的人装扮、展示自己的方式。Rex 忽然觉得,那段 DJ 生涯也许可以给自己新的创业项目带来一些灵感。时尚品牌与音乐的化学反应:要表达的自己,都在配饰里上文提到的品牌 BODY404 是无疆跨境目前的主站,在这个平台上,入驻了各种设计师品牌,类别已经囊括衣服、配饰、鞋子、首饰、手机壳、美妆、家居以及宠物 8 个品类。不过即便品类已经扩得非常宽,但是 Rex 依然坚持认为 BODY404 是一个配饰品牌,因为品牌最初就是从配饰这个品类做起的,而且配饰也始终是 BODY404 平台上最重要的品类。BODY404 的 8 个品类而之所以会选择配饰作为切入,来自于 Rex 在酒吧做 DJ 的那段时期对来参加 party 的人的观察。“人都是这样,越是要见人越要捯饬自己。而 party 就是一个典型的社交场合,来到这里的人们都想要展现自我,但同时在 party 中又很难通过言谈来表达自己,所以独特的配饰成了人们自我表达的一个重要方式,”Rex 说,“据我观察,95% 的参加 party 的人都是经过精心打扮的,所以初步认为这是一个实际存在的需求。”后来 Rex 也带领团队去海外市场做了一些数据调研,验证了 Rex 观察到的“人们需要在 party 中通过独特的配饰展示自己”的确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需求。同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音乐品位,而在不同的音乐场景下,人们对于穿戴的需求也不一样。因此音乐风格成了 BODY404 平台上的饰品的分类标准。我们可以在平台上看到适合 hiphop 的手镯、适合朋克乐的耳环。Hiphop 风格的手镯(上)和朋克风的耳环(下)除了对产品的类别进行分类以外,无疆跨境也会针对某些特定音乐类型推出相应的品牌。比如 R!CH 就是一个面向喜欢嘻哈音乐的人群的品牌。对此,Rex 表示未来无疆跨境还会围绕不同音乐类型的爱好者推出不同的细分品牌,并逐渐整合到 BODY404 的主站里。“每个人听的音乐类型是不一样的,所以无法通过一个品牌来满足所有的人群。随着企业服务能力的拓展,我们必须要去服务到更多不同类型的受众。”Rex 说。而这也是对上一次创业天花板明显问题的一个思考。面向嘻哈音乐爱好者的 R!CH“在我做滑板品牌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越小众的品类肯定天花板更低。但是我认为,相比于赛道天花板,服务能力是更重要的。一家公司的服务半径是有限的,一家只有 20 个人的公司肯定没法做到服务全人类,而当这家公司达到 500~1000 人的规模的时候,这家公司的售后能力、供应链能力、物流能力也会因为公司规模的提升而增长,在这个时候公司也会开发出更加面向大众的产品。因此一家公司要做到的就是在能够触及到的用户规模和服务能力之间取得平衡。到了一个平衡点之后,再去拓展,而我们的拓展方向是不断去增加服务的垂类人群。”Rex 说。事实上 Rex 所说的道理也正在很多 DTC 品牌的身上验证着。比如 Lululemon 就是在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在上个月推出了慢跑鞋品类;再比如出海品牌安克,也是在主打的充电宝产品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新的品类,覆盖到更多的消费者,最近又在众筹平台上线了 3D 打印机产品。安克新推出的 3D 打印机产品Rex 表示,无疆跨境对未来的期望,是能够在全球市场带来 5000 个就业岗位。不过这些似乎还很遥远,目前无疆跨境还是一家刚成立一年多有着 80 多名员工的创业公司,Rex 说,当前阶段无疆跨境更关注的还是品牌影响力而不是一些销售方面的数据。但另一方面,也正是无疆跨境对于品牌影响力的重视成为了他们受到资本青睐的原因。“iOS14 之后,反而是无疆跨境甚至出海品牌创业的好机会”无疆跨境受到几家资本的青睐,Rex 认为首先还是因为资本对于品牌出海还是非常看好的。“投资就是投未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必然将会出现那种有影响力的全球化品牌。所以中国品牌走出去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对于资本来说这是一个确定的方向,无非就是最终走出去的是哪几个品牌的问题。因此资本还是会押注出海的品牌。”Rex 说。另一方面,现在时代已经变了,特别是去年 iOS14 的隐私政策更新之后,Facebook 广告营销效果差了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从业者对于“品牌出海”的理解也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简单地说,就是之前大量投放广告来实现增长的“站群”打法已经走不通了,Facebook 广告套利时代的结束,让品牌是否能够做出品牌溢价显得更加重要。Rex 表示,这反而对于无疆跨境、以及品牌出海是一个机会。在过去,Facebook 的广告投放几乎就是一个万能药,跨境卖家只需要快速做一个站点然后在 Facebook 上做广告测试,如果 ROAS 在基准之上,就可以跑通。这样的站群模式之前已经做到了一个非常成熟的程度,一些做站群的公司无论是组织架构、激励制度还是企业效率都已经非常先进了,这样的情况下大家会发现做品牌的收益不大,还不如站群来得简单粗暴,也就因此不会在品牌上投入太多。“之前我也曾在做站群和做品牌之间抉择过,但是后来还是选择了做品牌,因为我始终认为站群不是一个好的创业思路,当大部分玩家已经把资源分得差不多了的时候,我们能吃到的也只剩下一些边角料了。”Rex 说。而 iOS14 新政的推出改变了市场环境,从今年 Q1 开始已经有大量的做站群的公司在倒闭,站群的模式岌岌可危。按照 Rex 的形容,这项政策的推出就像是在一场丢手绢游戏中大家都站了起来,不得不开始重新玩这场游戏。在这场新的游戏中,能胜出的标准,就是一个品牌的品牌价值。“做品牌最重要的是降低消费者认知的代价,也就是培养消费者的‘认门’能力。所谓认门就是消费者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也许是因为一个独特的品牌名,也许是因为品牌的 logo,也许是因为品牌独特的故事。之前由于在线广告的超链接过于方便,消费者渐渐丧失了这种‘认门’的能力,很可能结账之后也不知道自己消费的品牌叫什么。一旦在线广告效果变差,缺少品牌的弊端就暴露了出来。”Rex 表示。不过,即使说了很多遍的“做品牌”,但是“做品牌”依然还是一件很抽象的事情,也很少有跨境公司真正地将“做品牌”付诸行动。对于如何做品牌,其实有太多不同的答案,在采访过程中 Rex 以“起品牌名”这件事举了个鲜活的例子。Rex 认为,品牌名就是一个品牌非常重要的符号,但很多跨境卖家在给自己的品牌起名时却显得非常随意,有的会用很中式的英语作为品牌名,有的则使用很奇怪的英文拼写。一个品牌名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实际上品牌名可以给一个消费者最直观的印象,给了消费者“认门”的能力。“比如 BODY404 这个品牌名,404 是我们搜索不到网页时弹出的代码,以此来表示在 BODY404 上能买到的都是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搜索不到的东西,想表达的是‘我们只卖独特的东西’。当加上 BODY 这个词,就预示着这个独特的东西是人们身上所缺失的,反映品牌专注于向消费者提供独特配饰的定位。”Rex 解释道。为了做品牌,无疆跨境专门成立了一个 branding 部门,在这个部门中工作人员会做一些人类学的研究,来考察海外消费者对于一个名称、一段文案的接受度。这个部门在无疆跨境内部就像客服、物流等部门一样重要。另外,无疆跨境还有三分之一的人力投入到了 marketing 部门里,这个部门的主要工作就是以更加全面的方式去传达品牌理念。
白鲸出海
在疫情持续成为常态的大背景下,2022年的东南亚创投圈的趋势走向仍然需要引起每一位出海人的注意。为了更好地了解东南亚出海新趋势,7点5度联手阿里云特邀East Ventures VP of Investment Yinwei Liang、Forge Ventures Co-founder&Partner Tiang Lim Foo和五源资本执行总监胡海川进行一场圆桌对话,回顾2021年东南亚发生的变化,并探讨2022年东南亚市场各国和各行业的机会与挑战。回顾东南亚2021根据对已披露的新闻统计,2021年东南亚总共发生了530多起融资事件,其中约40%发生在新加坡,30%发生在印尼。一直以来,新加坡和印尼都是最热门的投资目的地,也是产生独角兽最多的国家。与去年相比,菲律宾投资热度有所上升,紧接着越南,与马来西亚并列。从行业分布来看,电商和金融科技仍是东南亚创投的大热门。而东南亚电商市场的爆发则是互联网行业发展最直接的体现。据谷歌、淡马锡和贝恩联合发布的2021年东南亚互联网经济报告指出,东南亚电商经济规模在2021年达到120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60%。预计到2025年,东南亚电商经济规模有望突破2300亿美元。受疫情影响,东南亚的社交电商公司、杂货电商公司也越来越多,而且拿到了不少的融资,比如7点5度采访过的印尼社交电商Super在2021年4月拿到了一笔2800万美元的B轮融资。除此之外,有中国基因的电商公司WOOK和电商工具平台Desty以及从新加坡起家的Webuy都表现出色。从投资阶段来看,种子轮和A轮的投资仍然是最多的。其中约五分之一是种子轮的融资项目。但与此同时,东南亚独角兽公司也迎来了激增。根据7点5度统计,截止2021年12月,东南亚一共有32家独角兽公司。其中,60%的独角兽公司是在2021年新增。从时间来看,40%的独角兽公司于2010年前后创建,深耕市场多年。不过,近年来也出现一些“年轻有为”的创业公司,比如印尼智能创投公司Ajaib和越南区块链游戏公司Sky Mavis均创建于2019年前后,并在2021年成为了独角兽。从某种程度来讲,东南亚创业生态在经历疫情之后加速了数字进程,为创业公司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市场推力。另一边,2021年也成为了退出元年。首先,印尼电商独角兽Bukalapak打响本土IPO第一枪。2021年8月,Bukalapak在印尼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通过IPO筹集了15亿美元,成为印尼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IPO。紧接着在2021年12月, Grab通过SPAC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再次把SPAC带火。在Grab和Bukalapak成功上市后,GoTo,也就是Tokopedia和Gojek的合并公司,有望成为下一个东南亚上市公司。另外,也有媒体消息称J&T、Carsome、Ninja Van等东南亚独角兽公司会在今年上市。回顾完东南亚2021年创投基本情况之后,中国资本在东南亚依旧保持活跃。根据公开披露的数据和报道,中国资本2021年在东南亚大概参与了24个项目的投资,大部分集中在新加坡和印尼的互联网行业。就投资方来看,腾讯在2021年东南亚创投圈尤其活跃,在新加坡、印尼、泰国和菲律宾均有投资项目,行业涉及电商、金融科技、保险科技、SaaS和媒体等。另外,阿里巴巴、腾讯、红杉中国、顺为资本、博裕资本、高瓴资本、春华资本、活水资本和戈壁创投等均参与了独角兽项目的融资。2022年年初,中国资本圈也发生了一些新变化,比如腾讯减持冬海集团股票、字节跳动整体裁撤投资业务等。如何应对变化、抓住机遇、解决挑战,是每一个出海人关心的话题。抓住东南亚出海新机遇7点5度:2022年,哪一个行业仍然是东南亚市场大热门?除了刚才提及的电商和金融科技,哪些行业会是创业的大热门?Tiang Lim Foo:我们投资的五个项目里面,有两个是教育科技,两个是SaaS,还有一个是电商。去年,东南亚金融科技在东南亚很火,估值也很高。从种子阶段来探讨的话,我觉得金融科技项目的估值有点太高,我们可能不太注重这块。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创业者和科技人才都大量涌入区块链领域,区块链在东南亚的发展也不能忽视。Yinwei Liang:东南亚仍然是一个消费市场,电商以及电商工具仍然会是创业的热门。虽然说金融科技的估值会稍高,但仍有很大的发展潜能。我们在去年年底投了一个NFT的平台,同时他们也是一个元宇宙的辅助工具。从目前来看,它的阶段更像是20年前的互联网,投资回报的潜能很可观。7点5度: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东南亚电商似乎也越来越卷了,无论是中国创业者还是本地创业者,单单说到电商行业,还能从哪些环节切入?Yinwei Liang:我个人认为电商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东南亚与中国的差距大概在5-10年,中国很多模式可以转移到东南亚。尤其是电商基础设施,东南亚电商还是需要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来推动它的发展。Tiang Lim Foo:从种子阶段的投资者角度来看,电商和物流的风口感觉越来越小了 ,毕竟需要融资的数量越来越大,加之金融市场不是很稳定,风险也会比较高。在我看来,可以关注比较早期的市场,比如巴基斯坦、缅甸和越南这些市场的电商机会。胡海川:看中国电商的发展历史,其实机会是层出不穷的,很多电商公司是在大家没想到的时候冒出来,就像拼多多、得物。电商有没有机会,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能不能在某一品类或者对某个人群提供一个更优的体验,这种更优的体验是在多快好省的框架里面。如果可以,那就是有新的机会。电商是一种零售形态,而零售一直在发展和演进,永远可以更高效和更低价。从这种角度来看,我觉得电商永远有创新的机会。7点5度:金融科技也是个大热门。如果要细分,哪个领域的发展潜力更大?更看好常见的支付、借贷、跨境汇款收款领域,还是新兴的数字银行、先买后付、保险科技?胡海川:电子支付在东南亚的渗透程度不如中国和印度那么深入,银行卡、信用卡的渗透率都低。这类新的金融公司出来之后能享受到特别快的增长,因为他们往往在某个方面能满足用户underserved的刚需。金融是个钱的生意,也是个供给为核心的生意,需求是广阔的,比如说如果有人给你一张信用卡,或者有人愿意借钱给你,你大概不会拒绝。Tiang Lim Foo:我觉得模式有很多玩法,但瓶颈也不少。第一,东南亚是一个多元化的市场,印尼、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各个国家的法律政策和人文环境都不一样,相对应的用户行为也不一样。要做一个产品适用所有市场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第二,很多现金贷或者银行服务还不能进入另一个市场的原因在于,用户的数据还不够多,还不能进行数字化。我比较期待的是,创业者如何把用户数据进行数据化,使之能为金融行业服务。Yinwei Liang:不管是什么模式的金融科技,只要资金成本越低,市场的潜能就越大。很多财团都在做数字银行,也是这个原因。印尼有一家叫做Jago的数字银行宣布与Gojek合作后,股票疯狂上涨。这也代表了只要一个数字银行可以融入一个行业生态,就可以有很大的发展潜能。所以我预计东南亚未来这一两年,会有越来越多的数字银行接入不同的生态系统,扩大市场的潜力。7点5度:2022年,更看好哪个东南亚国家市场?为什么?Yinwei Liang:我们还是会关注印尼市场。因为印尼是东南亚最大的国家,有着年轻的人口结构以及较高的消费力。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好越南的发展。因为它经济发展得很快,也有很多有趣的项目,我们在近两年也会多关注越南。Tiang Lim Foo:我们七成的资源都会投资在新加坡和印尼这两个市场。不过,我也比较看好菲律宾市场。因为美国加速器Y Combinator去年在菲律宾投资了四、五家公司,这是很少见的。在我印象里,他们在菲律宾投的第一家公司已经是2013年前后的事了。在和菲律宾创业者交流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很多在海外学习和工作的菲律宾人都会有回国创业的意愿,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开端。7点5度:东南亚国家和中国的防疫政策已经是完全不一样了,至少到目前为止,中国是动态清零,东南亚大多数国家是与病毒共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是否会影响中国创业者的出海信心?胡海川:我觉得影响不大。中国的创业环境正在快速转变中,中国创业者找到模式创新型的创业机会变得越来越难,这就会促使很多创业者瞄准海外市场。比起对疫情的担忧,这种对创业者走出去的推动力会更大一些。7点5度:中国对教育科技有一个很大的变化。那么投资者对教育科技的投资心态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呢?或者会不会有转向海外的心态?胡海川:中国教育行业的投资基本已经停止了。我看到很多中国教育科技公司在出海。7点5度:大家可以给中国出海者提一些建议吗?Yinwei Liang:东南亚更像是5-10年前的中国,中国有很多商业模式在东南亚有很大的发展潜能。但与此同时,也要注意东南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中国出海者要花时间去做本地化。如果能找到当地的合作伙伴来了解本地情况的话,发展会更好。胡海川:第一,少一点偏见和固化思维。在中国熟悉和work的东西,拿到海外环境中不一定是对的,在利用中国经验的时候要非常谨慎地去判断。第二,找到本地的利益相关方;比如本地合伙人、本地投资人、本地政府等等。找到本地的利益相关方去建立长久的利益关系,这样能够使你的生意走得更稳更远。Q&A直播期间,很多朋友都进行了提问。我们现在节选部分问题以及嘉宾的回答要点来进行答疑环节的回顾。7点5度:跨境物流有哪些新机遇?胡海川:我们看到有公司在做陆运基础设施,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比如,以广西南宁为中心画圆,以南宁到上海的距离为半径,你会发现东南亚大部分区域基本可以圈进来。南宁到东南亚大部分国家的距离,比南宁到上海的距离更近。东南亚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远,所以物流不只有海运和空运,陆运也是很有机会的。7点5度:跨境电商如火如荼,那对于中国出海卖家,建不建议走线下渠道,比如线下经销商的模式?胡海川:线下肯定能做。东南亚电商渗透率还比较低,线下市场规模和天花板目前更高。大家可以根据品类来选择是否做线下的渠道。像Vivo和OPPO在很多国家线下都很强,大快消品类的线下渠道也很重要。我认识一些小家电卖家,他现在选择不做线下,因为线上线下的利益一定是有冲突的,短期内不想去触碰这个问题。Yinwei Liang:我认为在印尼,线上线下渠道都是很重要的。印尼电商的渗透率大概在3%左右,不是很高。我们有一家被投的化妆品公司叫Sociolla,他们在疫情中恢复得很快,其实主要是靠线下活动驱动,线上线下活动连接起来。所以说,线上线下是值得大家仔细去研究的一个商业模式。7点5度:在做投资看项目的过程中,什么样的项目或者团队会更吸引你们的兴趣?Tiang Lim Foo:我本身比较喜欢有互补优势的团队,比如CEO是做产品出身的话,CTO是有深科技经验的,这种团队就比较平衡。最重要的是,这个团队对目标市场、目标消费者的有着怎样的战略布局。胡海川:我们会非常愿意去支持那些敢于挑战一个很大事情的创业者。愿意冒更大的风险,更长的时间,去解决更难的问题。这样的创业风险会更大、失败率可能更高,但我们往往与有这样的创业者会更有共鸣。Yinwei Liang:我们最近投资了一个中国的团队,他们在搞社区团购。为了了解当地的情况,他们直接飞到了雅加达,在当地开设公司和开展业务。我们很喜欢这一点,如果你愿意亲自来当地了解情况、尽快本土化,我们会更有信心去支持这个团队。
7点5度
在2021年东南亚融资事件中,7点5度发现不少初创公司的创始人有着“大厂高管”的工作经历。从大企业出来后,他们开始了自己的新事业,并在2021年拿到了融资。东南亚“大厂高管”融资事件观察根据Asia Partners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末,有近6000名东南亚公司创始人或者CEO来自学院公司( ‘academy’ companies,指开始职业生涯并为其他公司提供领导人才的公司)。也就是说,这6000名创业者拥有大厂工作经验,并从大公司的“打工人”变成创业公司的“领头羊”。从东南亚互联网“大厂高管”融资事件来看,创始人大多来自东南亚的“大厂”,比如Grab、Gojek和Lazada这样的独角兽企业,且位居高位。比如,印尼农产品杂货电商Sayurbox的联合创始人Rama Notowidigdo曾担任Gojek的首席产品官(CPO)。除此以外,很多创始人拥有多个“大厂”背景,不仅有东南亚本土“大厂”的工作经验,还有着全球“大厂”的阅历,比如Uber、Rocket Internet等。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大厂”氛围的熏陶下,更容易培育出二代创业者。在本土和全球的双重经验加持下,这类的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可以说更“得心应手”。“大厂”经验背后还有着更广的人际关系网,帮助初创企业招募人才和吸引融资。比如,就2021年东南亚创投融资来看(据不完全统计),专注收购亚马逊品牌的新加坡公司Rainforest在种子轮融资中就募资了3600万美元。其联合创始人兼CEO JJ Chai曾在东南亚版“闲鱼”Carousell担任高级副总裁(SVP)。此外,他还担任爱彼迎东南亚和印度地区的总经理(Manager Director)。在各类大企业的影响下,东南亚的创业生态或许会更加繁荣。Grab/Gojek系创业者融资回顾01新加坡智能投顾企业Endowus获2700万美元融资2021年11月30日,新加坡智能投顾企业Endowus获得2700万美元融资,由Prosus Ventures和EDBI共同领投。新投资者Z Venture Capital和现有支持者UBS、Singtel Innov8和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跟投。Endowus成立于2017年,是新加坡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MAS(新加坡金管局)持牌的,为用户提供现金、公积金 (CPF) 、退休辅助计划 (SRS)投资的数字顾问公司。其联合创始人兼CEO Gregory Van曾是Grab的高级经理。02新加坡餐饮SaaS平台Momos获65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2021年8月26日,新加坡餐饮SaaS平台Momos在种子轮融资中获得650万美元,由红杉印度和Alpha Wave Incubation共同领投,K3 Ventures和Captii Ventures等跟投。Momos创建于2020年,利用营销、评价和分析平台帮助餐厅实现收入最大化。其联合创始人兼CEO Sai Alluri曾担任GrabFood的主管以及GrabKitchen & Cloud Retail的主管和联合创始人。另外,Sai Alluri还曾就职Uber,担任Uber Eats亚太地区运营主管和Uber印度策略分析主管。03新加坡电商物流公司Locad获49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2021年7月5日,总部位于新加坡电商物流公司Locad在种子轮融资中,获得红杉印度加速器Surge领投的490万美元,其他投资者包括Antler、Febe Ventures、Foxmont、Global Founders Capital、Gokongwei Family、Hustle Fund等。Locad于2020年创建,提供集中式软件以简化电商物流过程,并以庞大的仓储网络和全国各地的最后一英里配送伙伴作为支持。其联合创始人兼CEO Constantin Robertz和COO Jannis Dargel曾在Zalora担任总经理(Managing Director)和运营主管(Operations Director)等职位。还有一位联合创始人兼CTO Shrey Jain则曾在Grab担任产品经理主管以及高级产品经理。除此之外,他还在东南亚房产科技平台99.co担任产品经理。04印尼财富管理公司PINA获融资2021年9月28日,印尼财富管理公司PINA获得一笔未公开的融资,投资者包括1982 Ventures、iSeed Asia、PT Prasetia Dwidharma和Oberyn Capital等。PINA由Dan van Leeuwen和Christian Hermawan于2021年创立,提供自动化的资金管理和投资解决方案。联合创始人兼CEO Dan van Leeuwen曾是Grab印尼地区的国家市场主管(Country Marketing Head)。05印尼农产品杂货电商Sayurbox获B轮融资2021年4月29日,印尼农产品杂货电商Sayurbox获得一笔未公开的B轮融资资金,由上市汽车巨头Astra Digital International和Syngenta Group Ventures共同领投,Global Brain Corporation、活水资本、Strategic Year等投资公司跟投。Sayurbox于2017创建,是一个销售来自农民和供应商的新鲜本地农产品和干货的线上平台。其联合创始人Rama Notowidigdo曾担任Gojek的首席产品官(CPO)。在创建Sayurbox之前,他还是印尼供应链金融平台AwanTunai的联合创始人。06印尼教育科技公司Binar Academy获种子资金2021年4月15日,印尼教育科技公司Binar Academy获得由新加坡风投Teja Ventures领投的种子轮资金,Eduspaze、印尼妇女赋权基金会、Savearth Fund以及印尼天使投资机构ANGIN也参与了投资。Binar Academy创建于2017年,旨在为高中和大学生提供适应数字经济发展所需的必要技能。其创始人Alamanda Shantika曾就职Gojek,在产品、企业文化等岗位担任副总裁。07菲律宾记账应用程序Lista获得新融资2021年11月10日,菲律宾记账应用程序Lista获得新融资,由1982 Ventures、East Ventures和Saison Capital以及Alternate Ventures投资。Lista创建于2021年,可以帮助中小微企业将其业务数字化,比如债务跟踪、交易记录和发票开具等。联合创始人Khriztina Lim曾是Grab的高级区域市场经理(Senior Regional Marketing Manager),在Grab有着超过7年的工作经验。Lazada/Shopee系创业者融资回顾01越南记账应用程序SoBanHang获15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2021年8月26日,越南小型零售商记账应用程序SoBanHang获得了15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由FEBE Ventures、美国风险投资公司Class 5 以及Business Insider创始人Kevin P. Ryan等投资。SoBanHang于2021年推出,该公司根据适用于中小微企业的Shopify Lite和数字分类帐模型进行产品开发,其记账工具可帮助企业实现流程数字化。其创始人兼CEO Hai Nam Bui曾在Lazada新加坡担任商业主管 (Commercial Director)以及Lazada越南副总裁,运营战略与规划主管(Vice President, Head of Ops Strategy & Planning)02印尼保险平台Lifepal在A轮融资中获900万美元2021年8月20日,印尼保险平台Lifepal在A轮融资中获900万美元,由ProBatus Capital领投,Cathay Innovation、Insignia Venture Partners、ATM Capital和Hustle Fund等跟投。Lifepal于2019创立,为用户提供一个直接从保险公司购买产品的平台,无需经过保险代理。其联合创始人Giacomo Ficari曾是Lazada马来西亚的一号员工,并担任过Lazada马来西亚的总经理(Managing Director)。此外,他还担任过全球最大团购网站Groupon在日本和马来西亚的国家CEO。在创建Lifepal之前,他还是新加坡金融科技公司Aspire的联合创始人。另外一位联合创始人Nicolo Robba也曾在Lazada就职,担任行业运营专家(Category Manager)、物流主管和项目管理副总裁(Vice President Project Management)。同样,Lifepal也不是他的首次创业项目,他曾创建新加坡社交分发平台Superble。03印尼第三方品牌收购公司Hypefast获1400万美元A轮融资2021年7月27日,印尼第三方品牌收购公司Hypefast在A轮融资中筹集了1400万美元,其中Monk’s Hill Ventures投资了800万美元,Jungle Ventures投资了390 万美元。Hypefast于2020年创立,其业务是收购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的本土电商品牌,并帮助这些品牌走向全球市场。其创始人Achmad Alkatiri曾在Lazada印尼担任首席营销官(CMO)以及在Shopee印尼担任市场团队的主管。04越南教育科技公司Manabie获300万美元融资2021年3月1日,越南教育技术公司Manabie宣布已从越南风投Do Ventures、日本风投Genesia Ventures和企业家组织Chiba Dojo处获得300万美元的投资。Manabie于2019年成立,使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为学生设计量身定制学习应用程序。其联合创始人Christy Wong曾在Lazada担任投资者关系部的执行副总裁(Executive Vice President,Investor Relations)。其他大厂创业者融资回顾01越南房产科技公司Rever获1002万美元新融资2021年8月19日,越南房产科技公司Rever获得1002万美元新融资,由越南私募投资公司Mekong Capital投资。Rever成立于2016年,提供线上到线下的房地产经纪服务以及提供透明的房地产交易流程。其创始人兼CEO Phan Le Manh曾在越南“小腾讯”VNG工作近10年时间,曾担任Zing MP3和Zing TV的主管以及越南“微信”Zalo的市场主管。02马来西亚数字健康服务提供商Naluri获新融资2021年6月9日,总部位于马来西亚的数字健康服务提供商Naluri已完成一轮价值500万美元的融资,由新加坡风险投资公司Integra Partners领投,现有投资者和战略投资者Duopharma Biotech、Pathology Asia以及M Venture Partners跟投。Naluri于创立2017年,旨在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改变有慢性病和心理健康状况风险人们的生活。其联合创始人兼CEO Azran Osman-Rani是亚航的前CEO,在亚航有着7年多的工作经验。另外,他还曾担任东南亚流媒体平台iflix的马来西亚CEO。03印尼金融科技公司CrediBook获150万美元A轮融资2021年1月26日,印尼金融科技初创公司CrediBook获150万美元A轮融资,由新加坡风投Wavemaker Partners、印尼风投Alpha JWC Ventures和新加坡风投Insignia Ventures Partners领投。CrediBook于2020年创立,主要为用户提供花销、债务、收据等电子记账服务。其联合创始人兼CEO Gabriel Frans曾是Traveloka的产品经理。04新加坡第三方品牌收购方Una Brands在A轮融资中获1500万美元2021年5月6日,专注收购亚太电商品牌的企业Una Brands正式在新加坡推出。该公司已经通过股权和债务融资进行了种子轮融资,筹集了4000万美元,投资者包括500 Startups、Kingsway Capital、468 Capital、Presight Capital和Global Founders Capital和Lazada的前CEO Maximilian Bitner。其联合创始人兼CEO Kiren Tanna曾担任Rocket Internet Asia的CEO。在这之前,他还是外卖巨头FoodPanda的联合创始人和全球/亚洲CEO。05新加坡公司第三方品牌收购公司Rainforest获3600万美元种子融资2021年5月6日,专注收购亚马逊品牌的新加坡公司Rainforest正式推出,募资3600万美元种子融资。其中,由英国投资公司Nordstar和新加坡风投Insignia Venture Partners领投的650万美元为股权融资,剩下的3000万美元融资来自一个美国债务基金。其联合创始人兼CEO JJ Chai曾在东南亚版“闲鱼”Carousell担任高级副总裁(SVP)。此外,他还担任爱彼迎东南亚和印度地区的总经理(Manager Director)。06印尼金融健康平台GajiGesa获25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2021年11月30日,印尼金融健康平台GajiGesa获得6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由MassMutual Ventures领投,January Capital、Quest Ventures、GK Plug and Play和Next Billion Ventures等跟投。GajiGesa创建于2020年,为会员员工提供财务管理工具,并允许员工查看和追踪工资账单,同时方便HR评估员工财务健康状况。其联合创始人Vidit Agrawal曾是Uber亚洲的一号员工,且担任过东南亚二手车交易平台Carro的首席运营官(COO)。
7点5度
一个中国出海东南亚的团队里面应该有来自中国的精英员工,也要有来自本地的专业人员,这种组合的公司的创业成功率才会更高。——Teru Sato我们的投资策略一直是对市场保持开放的态度。因为我们觉得对行业最深刻的见解往往来自初创公司的创始人,而不是我们。——Faiz Rahman【7点5度】第686次与您见面。本文共4651字,1张图片。本期人物:BEENEXT Capital创始人兼CEO Teru Sato(左)合伙人兼印尼市场负责人Faiz Rahman(右)对于每个人来讲,2020年都是不平凡的一年。对总部位于新加坡的风投BEENEXT Capital来讲,亦是如此。2020年4月,BEENEXT整整一个月没有做任何的投资。他们在观察、在试图弄清楚市场正在发生的变化。但从去年5月开始,BEENEXT迅速行动起来并持续活跃在印尼的创投圈子。BEENEXT近期在印尼的投资项目:2019年6月,BEENEXT领投印尼教育科技公司Zenius种子轮投资;2019年7月,BEENEXT领投印尼房产科技公司Jendela360 A轮融资;2019年11月,BEENEXT领投印尼为中小企业提供小额贷款的P2P公司Akseleran A轮融资;2020年7月,BEENEXT领投印尼餐厅管理平台ESB A轮融资;2020年9月,BEENEXT领投印尼生鲜杂货电商公司Segari的种子轮融资;······经历了2020年的疫情后,BEENEXT为何更加青睐印尼市场?BEENEXT在印尼又是怎么做投资的?带着这些疑问,7点5度采访了BEENEXT创始合伙人Teru Sato 和负责印尼市场的合伙人Faiz Rahman。其实早在2019年,7点5度就采访过Teru Sato,这位Tokopedia的早期投资人,并与他深入讨论过关于"寻找国王与王后"这一投资策略。但这次,我们把讨论的重点放到印尼市场,希望给各位船长们带来新的启发。1看好印尼市场:庞大的人口、年轻的创业者7点5度:BEENEXT近期为什么越来越关注印尼市场?背后的驱动因素有哪些?Teru:热衷于投资印尼市场,是一件很自然而然的事。东南亚有6亿人口,其中人口最多的国家就是印尼。人口多意味着机会多,人口多意味着人才多,市场大意味着资本多。由于人口多、中产阶级多和互联网渗透率高等因素,印尼的经济发展得非常快,而且我们预计它在未来还会发展得更快。尽管印尼经济受2020年疫情影响出现了下滑,但很多新创业公司也在这个时候陆续出现,试图解决特殊时期出现的行业各种问题。尤其是从Gojek、Tokopedia等独角兽企业出来的人才都开始自立门户,成为第二代、第三代创业者。更重要的是,这些创业者是解决问题的人,是他们把问题转变成了机会。7点5度:这些年来,印尼创投发生了哪些变化?Faiz:不管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和新兴市场相比,印尼的互联网历史都非常年轻。以Tokopedia为例来看,印尼的互联网历史只有10年左右的时长。所以,10年前的互联网公司算是印尼第一代的互联网公司,他们基本没有可以对标的企业。但现在很多人从Gojek、Tokopedia、Bukalapak这些大公司获得了很多经验和启发,他们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道路应该怎么走。我们也期待看见他们创造出另一个Tokopedia、另一个Gojek等。还有一点我想特别强调的是,10年前印尼的人均GDP是接近3000美元,2019年印尼的人均GDP达到了4000美元。这1000美元的变化对印尼人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影响他们的消费理念和对生活基本面的看法。当然,疫情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这种影响,像我们投资的房产公司和餐饮公司在疫情期间甚至比高峰期发展得还要好。7点5度:经历疫情之后,印尼市场现在有哪些新趋势?Faiz由于印尼年轻人活跃在社交媒体、热衷于和网红互动,他们的想法走在时代的前沿,尤其是在金融理财方面。去年,市场上就涌现了一大批的散户投资者。这也是因为印尼人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了,使得年轻人对金融理财的观念有了更好的理解。像我的父母那一辈,即使是有受过教育,也不会把钱拿去买保险、做股市投资。另一方面,政府非常支持发展科技行业,完善各种金融基础设施。因为他们意识到,科技就是未来。2探究行业现状:各有各的机会,社交电商大有可为7点5度:BEENEXT在印尼的投资战略有哪些?会更看好哪些行业?Faiz:我们的投资策略一直是对市场保持开放的态度。因为我们觉得对行业最深刻的见解往往来自初创公司的创始人,而不是我们。不过,我们也有一些更倾向投资的行业,比如金融科技、线上平台、SaaS等。单是金融科技领域就有很多的机会,比如保险科技、房产科技和支付等不同层面都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同时,我们也在观察一些比较新兴的行业,比如教育、物流和健康科技等。其中,K12是教育行业里面最大的细分市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疫情影响,学生在家远程上课,使得在线教育蓬勃发展起来。另外,像编程、英语教学、数学教学、职业教育、作业问答和政府职业辅导等都细分的教育市场也有很多机会;而物流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与电商息息相关,电商发展快,物流发展也很迅速;说到健康科技,我们观察到印尼还没出现很多大型的健康科技公司,比较多的是面向B2C的初创公司,比如Halodoc和Grab等。但我们认为在健康科技领域,B2B层面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医院端的问题。7点5度:如何看待社交电商在印尼的发展?为什么投资Segari?Faiz:社交电商在印尼也逐渐占据一席之地,这意味着社交电商作为一种商业模式逐渐被大家认可,一些人可以通过参与社交电商来获取额外的收入来源。对比时尚类商品,你可能并不想一直在同一家店购买服饰鞋包,但杂货类商品就无所谓。由于杂货商品差异性较小,你愿意一直跟同一个代理去买杂货商品。加之,社交电商其实也很符合印尼人爱社交的消费习惯,以杂货品类为主的社交电商市场在印尼大有可为。投资Segari的原因,首先从创始人的层面看来,Segari的CEO是从印尼OTA独角兽Traveloka出来的。这也是我之前很强调的一点,从独角兽公司出来的员工都开始自主创业了,这些新一代的创业者都非常有创业的热情以及对市场前沿有敏锐的嗅觉。其次,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杂货商品的线上渗透率是贸易行业里最低的,这也可能是因为杂货类目本身里包含生鲜类以及其它种类更复杂的商品导致。同时,这也恰巧说明这个行业里有更多的机会。7点5度:中国社交电商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微信这个载体。回看印尼,并没有统一的社交工具。从这点来看,在印尼做社交电商是否会更困难一些呢?Teru:说到消费互联网,我觉得中国的电商渗透率和移动支付渗透率远高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而我相信,在中国发生过的事情同样也会在印度和东南亚上演。具体如何演变,每个国家的情况可能不完全一样,但发展的轨迹是相似的。对于社交电商来讲,更重要的是分销:如何更快地把你的服务分销出去,如何获取更多的用户。像印度虽然没有微信,但他们用WhatsApp,印度社交电商Meesho的估值已经达到20亿美元左右。印尼也是一样的情况,虽然没有微信小程序,但他们可以用Facebook和WhatsApp。而且,印尼的二级、三级城市也发展起来了,就像6、7年前的中国一样。我记得我10年前投资Tokopedia的时候,很多新事物只在雅加达或大雅加达地区发生。但现在印尼下沉市场同样发展得很快,社区之间的关系很密切。我们相信,印尼社交电商在未来会带来更大的惊喜。7点5度:据彭博社报道,J&T可能今年在美国进行IPO,募资约10亿美元。在印尼,有那么多优秀的物流公司,Andalin为什么会吸引BEENEXT的投资?Faiz:不同于J&T和印尼国内其他的物流公司,Andalin是一家帮助印尼中小企业解决跨境贸易进出口运输的企业。印尼进出口运输市场非常大,这是我们看好Andalin的原因之一。且Andalin团队在处理进出口运输方面的问题也非常有经验。Teru:我觉得物流是非常基础的一个行业,就像生活中的水和电。物流市场很大,不同物流玩家有不同的关注点和商业模式。我们大概在两年前开始投资印尼物流企业,起步稍微有点晚了,现在很多印尼物流企业都在飞速发展。不过,我希望我们接下来可以捉住印尼物流的第二波或者第三波行业机遇。7点5度:如何看待印尼的金融科技企业,尤其是电子支付?哪家公司将成为行业第一?BEENEXT在印尼电子支付方面有哪些投资计划?Teru:支付是一个解决问题的生意,又或者说是解决摩擦的生意。印尼电子钱包大战主要在GoPay、OVO和DANA等展开,消费端可能会有4、5个玩家并存。商家端的电子支付在不同层面也有很多增值的空间,比如集成系统、佣金结算、客户引导、商家引导、客户关系管理、支付交易等。2012年,我们投资和联合创建了Midtrans,我也一直留在Midtrans的董事会,直到2018年Gojek收购了Midtrans。可以说,我们见证了印尼电子支付10年来的发展,现在仍然觉得支付这个行业有很多的投资机会。比如,支付也属于金融科技的一部分,也可以延伸到消费贷的机会。3未来投资策略 :关注网络效应和数据效应7点5度:从我们之前的采访中,我记得您一直在寻找东南亚市场的“王”和“后”——电商和支付。之后转向寻找“王子”和“公主”——各国垂直电商平台。经历新冠疫情后,BEENEXT的投资策略有什么变化吗?您是否可以分享2021年的投资计划?Teru:回想起来,寻找“国王”与“王后”的投资策略在过去10年一直践行得很好。一般我们做投资的时候,我们首先会看看创始人的能力,然后再看创业的时机。深入了解具体商业模式的时候,我们还有更基本的投资策略,那就是看企业的网络效应和数据效应。这两点很重要,因为我们面对的是科技型企业。互联网本身就自带网络效应,就像谷歌和阿里巴巴的生意一样。用户越多,公司利润越多;用户搜索量越多,公司流量越多。而数据更像是下一代的“石油”,机器学习的发展需要数据、AI的发展也需要数据······数据就像是人类活动的副产品,有越多的人进行线上购物、线上玩游戏、线上通讯,就会产生更多的数据。因此,一个市场的人口数量与数据息息相关。从这点来看,中国当然是最大的数据池,紧接着就是印度和印尼。不管是金融科技、电商还是企业服务,剖析企业是否具有网络效应和数据效应是我们决定投资与否的关键。7点5度:如何看待东南亚独角兽公司计划上市的新闻?这对东南亚创业生态系统带来哪些影响?Teru:这会鼓舞下一代的创业者,鼓励他们开创自己的事业,刚刚提及的Segari创始人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新一代的创业者都很年轻,基本都是20岁、30岁出头的年纪,还有很多从名校毕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也会出来创业。但是谁会来支持这些年轻的创业者?我觉得从科技巨头成功退出、或者说从科技企业中获得回报的人,会成为年轻创业者的天使投资人。这些事情很可能都会在未来几年发生,为印尼、东南亚未来10年数字经济的发展打开一扇新的大门。7点5度:您能给来东南亚创业的中国创业者一些建议吗?Teru:中国消费互联网的发展在各个方面都是最领先的,企业想要进一步快速增长或者寻找新定位可能会有点难度。于是,对于中国科技创业者来讲,像东南亚、印度、中东、非洲这样的海外市场反而会有新的机会。其中,东南亚成为中国科技企业出海的热门选择。但东南亚互联网讲究本地化,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商业规则、消费习惯。所以,我觉得中国出海企业应该和当地企业合作,或者通过投资当地企业来融入市场。一个出海团队里面应该有来自中国的精英员工,也要有来自本地的专业人员,这种组合的公司的创业成功率才会更高。BEENEXT是一个关注东南亚早期企业的VC,我们希望能见证更多优秀企业的出现。Teru Sato简介:Teru Sato是BEENEXT的创始人兼CEO。在持续支持印度、东南亚和日本的创业者之前,他是日本上市公司Beenos(TSE:3328)的创始人兼CEO。Beenos是一家电商创新集团(曾叫做netprice.com),它运营多种电商服务,包括服务日本第一的跨境电商,同时也孵化科技创业公司。2000年,在日本互联网兴起的初期,Beenos是日本首家移动端的社交电商平台,其商业模式与今天的拼多多相似。Teru是印尼电商独角兽Tokopedia的早期投资人。Faiz Rahman简介:Faiz Rahman是BEENEXT Capital的合伙人兼印尼市场负责人。在这之前,他曾在印尼网约车独角兽Gojek和人力资源创业公司Lepaya担任产品策略师,也曾在印尼本地风投Convergence Ventures(现为AC Ventures)做过投资。
7点5度
Copyright © 2016-2020     东南亚导航    闽ICP备18021440号     P: 0.036, S: 99     声明:网站上的服务均为第三方提供,与DNY123无关。请用户注意甄别服务质量,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