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限5万泰铢?泰国银行卡掀二次“冻结潮”

编辑|丰丰
投稿爆料/转载添加 | DNY123-08
泰国手机银行每日转账限额是多少?
泰国终结SIM卡“轻核验”模式
近期,泰国在金融与通信安全领域动作频频,看似维护民众财产安全的政策,却让众多卖家面临着业务受阻、运营成本增加等诸多困境……

泰国银行为卖家流水设卡?
此前,泰国银行针对外国客户发起了一场“封卡风波”,有不少正常从事跨境电商业务的中国卖家被突然冻结银行卡,他们不得不飞往泰国当地的开户行办理解封并转移资金。
据外媒报道,截至2025年7月,泰国已有超过300万个账户被暂停,但风波仍然远未停息。
近期,东南亚电商观察再次收到卖家反馈,称其接到曼谷银行通知:“银行方面将严格审查所有外籍人口所持的银行账户,并需要中国籍户主尽快向银行提供中国身份证的公证双认证书。近期将会有部分账户开始被暂停使用,直至所需材料被提交到银行。未被暂停使用的账户,仍将有可能在接下来的时间陆续被暂停使用。”
尽管部分卖家对这一消息的真实性存疑,但小编发现,在社交媒体上已经有在泰中国人分享,自己名下的使用长期签证注册的曼谷银行卡被二次冻结的经历。


图源:小红书
泰国银行卡冻结还在持续,泰国的金融监管政策却迎来再度升级。
8月19日,泰国中央银行(BOT)宣布,计划对手机银行的转账及支付业务实施5万泰铢的初始限额管控。目前,这一限额措施已率先应用于新开通手机银行服务的用户;对于已经在使用手机银行的存量用户,则需在2025年年底前逐步完成调整。

图源:The Nation Thailand
对跨境电商卖家而言,手机银行限额政策严重影响着资金链运转,并且,一旦交易触及限额,往往需要完成人脸识别等额外身份验证步骤,原本便捷的线上交易流程变得愈发繁琐。
然而,卖家这边尚未对政策作出反应,泰国本地民众却因这项政策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表达了强烈不满。


图源:Facebook
对此,泰国银行 (BOT) 不得不紧急发布声明,澄清此前引发争议的每日 5 万泰铢转账限额并不适用于所有客户。大多数客户的转账限额将与其日常交易模式相匹配,例如,若客户过往有定期超过 5 万泰铢的转账需求,将获得更高限额;而拥有长期稳定大额交易记录的客户,甚至可能不受此次限额政策影响。
根据手机银行用户的风险状况以及各家银行的 KYC 评估,将每日转账限额分为三个等级:
👉 5 万泰铢以下(S 级)
👉 20 万泰铢以下(M 级)
👉 20 万泰铢以上(L 级)
需要注意的是,新开户者或交易行为不规律的客户,初期可能会面临相对严格的限额管控;而被银行判定为 “高风险类型” 的账户,则将统一适用每日 5 万泰铢的转账限额。
①被认定为潜在欺诈风险的客户
②在金融机构中没有太多银行交易记录的客户
③定期转账金额长期不超过 50,000 泰铢的客户
*第二、三类客户若需紧急转账或提高限额,可通过手机银行APP、银行客服或线下联系金融机构。
综合来看,该项政策并未“一刀切”堵死所有资金流转通道,银行会根据客户实际交易情况弹性调整。后续,卖家只需持续关注泰国央行及当地开户行的官方通知,及时跟进政策细节调整,就能更稳妥地应对此次变动。

不过,对于电商卖家而言,在应对泰国手机银行限额新政风险的同时,还要重点关注该国在通信领域的一项全新监管要求。
近日,泰国国家广播和电信委员会(NBTC)宣布,包括 True 和 Advanced Info Service (AIS) 在内的所有移动电话运营商,必须在为客户注册 SIM 卡时使用活体检测技术进行人脸验证。
目前,主要覆盖三类用户:
👉 新办理的预付费 SIM 卡(如 “流量卡”、“充值卡”)用户;
👉 新办理的后付费 SIM 卡(如按月缴费的手机套餐卡)用户;
👉 需要更换新卡、却想保留原有手机号的用户;

图源:The Nation Thailand
NBTC 专员纳索恩表示,面部识别系统已于8月20日正式启用,用户可以通过移动运营商的应用程序、服务中心和全国范围内的授权经销商,注册并验证身份。
新规中有几大合规要点:
身份验证时效限制。新用户必须在7 天内完成;用户现有的号码,在 2024 年前注册的需在90 天内完成验证,在 2024 年之后注册的需在一年内完成验证。
验证对象必须为真实个体。系统会通过提示眨眼、保持静止等操作(类似银行 APP 的验证逻辑),杜绝照片、视频或 3D 面具等造假手段。
所有注册材料需为原件且有效。泰国公民需出示国民身份证,外国人需提供护照,企业用户则需提交公司营业证书及授权签字人的身份证明。
外国人购买SIM卡限制。每位外国公民在每家运营商最多只能注册3个手机号码,外国游客注册的 SIM 卡有效期限制为 60 天。
这一政策在种种合规要求上的细化,无疑是对以往 “轻核验” 注册模式的彻底打击。在新规实施之前,注册泰国电话卡只需一张简单的照片即可注册,卖家也能通过服务商快速购置到电话卡。
图源:曼谷邮报
然而,随着新规落地,卖家的办卡难度直线上升。
一方面,由于人脸验证、材料核验等流程变得复杂,服务商需承担更高合规风险,卖家通过服务商购置电话卡的成本大概率会出现上涨。NBTC还严格限制个人,尤其是非泰国居民的购卡数量,经销商与运营商必须记录每张 SIM 卡的使用主体,这便意味着批量购卡的模式正在遭遇封杀。
另一方面,泰国 SIM 卡的使用被纳入更严监管。NBTC要求运营商实时追踪用户的异常通话活动,违规后运营商必须在 24h 内暂停该号码的服务,并在 3 天内暂停其他电信服务。
面对泰国日益收紧的合规环境,卖家应尽早梳理现有银行账户与 SIM 卡状态,提前向银行确认限额调整条件、向服务商核实号卡的合规要求,避免政策变动影响业务。
*转载请与编辑取得联系,未经许可同意,违规转载、复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