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标志延期!菲律宾卖家炮轰高收费,假认证店铺将冻结

编辑|丰丰
投稿爆料/转载添加 | DNY123-08
菲律宾电商信任标识延期至12月31日;
菲律宾启动假冒商品打击高峰期;
在一片争议声中,菲律宾电商信任标志宣布注册延期。
据菲律宾新闻社报道,菲律宾贸易和工业部(DTI)已将菲律宾电子商务信任标志的注册截止日期从 2025 年 9 月 30 日延长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
虽说目前各大电商平台仍未在相关政策中同步延期,但这一消息无疑为正全力冲刺审核的卖家们,送来了喘息之机。

菲律宾卖家“炮轰”贸工部
菲律宾贸工部此次选择延期,其实可以视作一种缓和之举。
此前,不少菲律宾卖家通过线上渠道发起集体抗议,指责信任标志明显偏向消费者,却对卖家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难题视而不见。受此影响,贸工部及部长克里斯蒂娜・罗克因此成为网络攻击的焦点,其社交账号的部分评论区也被迫关闭。


图源:Facebook
翻译仅供参考
外媒指出,卖家的怒火直指贸工部的 “仓促行事”—— 在自身系统远未准备就绪的情况下,便急于推出信任标志的相关要求。甚至有卖家表示,贸工部官网常因维护无法访问,而用于申请信任标志的专属网站甚至还只是 “试点版本”,功能仍在完善中。

图源:DTI官网
不过,费用问题才是真正引爆卖家不满情绪的导火索。
按照规定,除微型和小型企业(总资产为 300 万比索或以下的企业)第一年可免除,其余卖家在申请菲律宾信任标志时,需承担 1000 比索的申请费、100 比索的网站管理费以及 30 比索的印花税,三项费用总计 1130 比索。同时,由于该认证的有效期仅有一年,卖家每年都必须为续期而再支付这笔费用。

图源:Facebook
翻译仅供参考
更让卖家难以接受的是,信任标志的相关费用,是在现有成本压力下的又一记 “重负”。因为在电商平台上,商家早已承担着多重开销:
👉 新增订单处理费:自2025年9月3日起,Shopee、Lazada对每笔成功订单向卖家额外收取 5 比索的订单处理费。

👉 运费与佣金上调:2025年6月1日(北京时间)起,Shopee菲律宾站点平台运费费率上调为5.60%(含税率)。其中,商城卖家可使用原费率4.48%(含税率)。
与此同时,该站点海外仓、三方仓等普通店铺的佣金费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调。

图源:Shopee
除电商平台的服务费、交易费外,卖家还面临着税务压力。菲律宾国税局 (BIR) 第 16-2023 号条例还要求,年收入超 50 万菲律宾比索的电商卖家,需通过平台缴纳销售总额一半的 1% 作为预扣税。
然而,尽管卖家不满的声浪高涨,菲律宾贸工部也退一步将截止日期延期,但其推动电商信任标志落地的立场却并未动摇。对此,DTI 部长罗克解释道:“总有商家会拖到最后一刻才行动,甚至还抱着我们会取消 Trustmark(信任标志)的侥幸心理。” 她明确表示:“我们的立场很坚定,销售的产品必须要有 Trustmark。”
值得注意的是,小编查阅 Shopee、Lazada 及 TikTok Shop 的平台政策后发现,三大平台目前仍沿用此前官方设定的 9 月 30 日截止期。
有卖家向平台客户经理征询,也表示暂未收到延期通知。不过即便后续平台跟进延期政策,这项认证也需尽早完成。毕竟从 DTI 的推进力度来看,信任标志作为规范市场的核心举措,实施已是必然趋势。

近期,菲律宾正加大打击假冒产品的整治力度,且执法成果颇丰。
具体来看,9 月 15 日至 16 日凌晨,菲律宾刑事调查和侦查组(CIDG)联合贸工部等多部门,在马尼拉岷伦洛华人区一处仓库开展诱捕行动,当场缴获 7100 件非法电子烟。经查,这些电子烟无健康警示标识、不符合贸工部规范,估值约 970 万比索。
行动中,执法人员逮捕了一名中国籍仓库业主及一名菲籍员工,据举报,二人涉嫌通过网络销售此类不合规产品,目前已被移交国家检察署,正面临多项违法指控。

图源:CIDG
而在另一项行动中,菲律宾国调局接到品牌方投诉后,针对帕赛市、马尼拉市等 5 个城市的 19 家商店与 5 个仓库执行搜查令,查获 31597 件带有 “维多利亚的秘密” 商标的仿冒品,以及 14965 件带有 “Bath & Body Works” 商标的仿冒产品,涉案总价值约 1452.02 万比索。

图源:菲律宾国家调查局官网
这些行动精准指向假冒产品的扩散与分销链条,同时假货蔓延态势也从侧面印证了推动信任标志落地的现实必要性。
据菲律宾贸工部公开的信息显示,目前,TikTok Shop、Lazada 和 Shopee 等电商市场主要参与者已经获得了电商信任标志,且随着截止日期的临近,预计会有更多企业获得徽章。截至 9 月 19 日,已有 10,057 家企业提交了信任标志的申请。
此外,意识到可能有卖家会铤而走险伪造认证,贸工部官员也提前制定措施,以预防部分卖家试图复制或使用假的信任标志。贸工部助理部长马库斯・瓦尔迪兹表示,每个徽章都有一个独特的二维码,扫描后会将消费者引导至官方页面,其中包含在线商店的信息以及商店所销售的产品是否具备相关许可证。
一旦被发现造假,店铺可能遭遇冻结或被平台直接清退,而没有信任标志的卖家也将被视作非法经营!

图源:DTI官网
综合来看,尽管信任标志的推进伴随争议与成本压力,但从 DTI 坚定的落地立场、近期密集的打假行动,以及明确的处罚规则不难判断,这项认证已是菲律宾电商市场的 “必答题”。
延期政策虽为卖家争取了缓冲时间,但与其拖延到最后期限被动应对,不如尽早梳理材料完成注册。尽早拿下信任标志,既是响应监管要求的必要举措,也是确保店铺稳定运营、不受后续整治影响的 “定心丸”。
*转载请与编辑取得联系,未经许可同意,违规转载、复制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