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电商信任标志是什么?月底前未认证或影响店铺排名

编辑|丰丰
投稿爆料/转载添加 | DNY123-08
菲律宾强制要求月底前注册电商信任标志;
ITA生效后,菲律宾电商监管持续加码;
进入9月,菲律宾卖家再次接下合规战书,而这次的焦点集中在产品认证领域。

这项认证本月必须完成
8月28日,TikTok Shop菲律宾站发布公告,提醒部分卖家近期店铺可能被强制开启休假模式。
紧接着,有菲律宾卖家在社交媒体发帖,印证了上述公告内容。该卖家称,自己收到后台通知,名下店铺被强制开启假期模式,且无法自主关闭。

对于这一突发状况,平台官方未给出具体原因,于是有人猜测是平台系统 Bug 引发的虚惊一场,但也有卖家通过观察发现,受影响主体多为非正规渠道购买的个人店铺,进而推测这可能是电商平台针对店铺资料合规发起新一轮审查的测试。
据了解,截至发稿,部分受影响的店铺正在陆续恢复。但以上对平台合规审查的猜测并非毫无根据,这或许与菲律宾近期推进的电商合规政策高度相关:
菲律宾贸易和工业部 (DTI) 报告称,2025 年上半年该部收到超过 18,000 起消费者投诉,其中很大一部分涉及网上购物交易。
为了规范混乱的电商市场秩序,菲律宾已明确将电子商务信任标志纳入强制认证范畴,要求电商卖家在 2025 年 9 月底之前必须对其产品进行检查,并完成该信任标志的注册。

翻译版本仅供参考
图源:GMA综合新闻
菲律宾电子商务信任标志,是菲律宾贸易和工业部电子商务局 (ECB) 根据2023 年《互联网交易法》(ITA)颁发的数字徽章。贸工部要求电商卖家通过 trustmark.dti.gov.ph 完成申请;获得认证后,卖家需在网站或产品的醒目位置展示该标志;消费者则可通过扫描二维码验证标志的真实性。

图源:DTI官网
此外,获得信任标志的优质卖家在官方背书下,其店铺的搜索排序和曝光位也有望得到提升。
申请时卖家需提交以下文件:
在线申请表 + 遵守法律法规的宣誓书
公司注册信息:DTI商业名称注册、SEC或CDA证书
BIR注册证书:显示营业名称、行业分类、销售平台等
有效政府身份证件:可选择多种政府签发证件,方便不同企业申请
企业内部申诉机制指南:说明如何处理消费者投诉
🌟该信任标志有效期为1年,续期需提前3个月至30天提交更新材料
贸易部长克里斯蒂娜·罗克表示,贸易与工业部已经与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了沟通,要求其卖家进行注册。她说:“这至少可以保护买家免受在线销售的不合格产品的侵害,在电子商务平台上,DTI 会以某种方式检查这些产品。”
目前,Shopee、Lazada、TikTok Shop 三家主流电商平台已表示积极配合信任标志认证工作,并承诺在其平台内提供渠道,要求卖家落实认证。例如 TikTok Shop 此前就已明确提示卖家,由于 ITA 已全面生效,需向平台提交包括注册文件、产品认证证书等在内的相关文件与信息。

DTI 重申,原则上所有电商销售商品均需接受检验,只是在过去的监管模式下,仍有部分不合格商品成为 “漏网之鱼”。而未来,通过电子商务信任标志这一强制监管机制,政府与电商平台将构建更安全、透明的网购生态,进而逐步增强消费者对电商平台的信任。
您认为注册菲律宾电商信任标志存在哪些难啃的“硬骨头”?欢迎在评论区共同探讨,同时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菲律宾】与卖家交流更多运营经验。


不仅是交易信任体系的构建,菲律宾2023 年《互联网交易法》生效后在电商企业资质审核、产品合规溯源等方面做出的约束,正成为悬在卖家头顶的政策标尺。
政策中的重点大致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信息披露全透明
商品页面必须完整公示价格、品牌、规格、品质状态及卖家联络信息;
2、特殊品类持证上岗
销售药品、食品、酒精饮品、消费电子、宠物食品等监管类商品,卖家需具备对应经营许可证;
3、监管协作机制
菲律宾贸工部(DTI)为主管机构,有权命令电商平台下架违规商品,拒不执行的将被拉入黑名单,还可能接受法律制裁,平台与卖家承担连带责任。此外,若商家有欺诈等违规行为,除上述惩罚外最高可被罚款 10 万比索。
与此同时,ITA 框架下的监管协作机制要求多部门联动打击违规行为,近期菲律宾方面就曝光了多起典型案例。
近日,菲律宾海关局(BOC)联合多部门突击位于布拉干省普拉里代尔镇的一处仓库,现场发现8647箱未申报进口香烟,价值超 6 亿比索。搜查发现,这批走私香烟外包装标有中国和越南标识,但所有香烟均未贴有国内税务局(BIR)规定的税票,也未按菲律宾法律印制健康警示图文。
最终,该仓库内三名工作人员当场被捕,且因明确违反了《互联网交易法》中的相关规定而面临法律指控。

图源:菲律宾星报
同时鉴于该国非法电子烟在电商渠道的流通态势愈发猖獗,菲律宾贸工部于近期责令 Shopee、 TikTok Shop 等电商平台在收到该部下架令的 7 天时限内,立即删除相关非法电子烟的商品链接。
至于假冒商品的执法领域,菲律宾也同样战果丰硕。8 月 21 日,菲律宾国家警察刑事侦查组(CIDG)在帕赛市卡蒂玛购物中心成功端掉一处销售假冒鞋类的窝点,现场收缴了价值 173 万比索的涉嫌侵犯商标权的假鞋。而在此前,该部门还突袭了位于第 77 号描笼涯的三处仓库,查获 3058 双 Vans 、Puma 鞋以及 Crocs 人字拖,总市值估计为914.7万比索。

图源:CIDG
这些密集且精准的执法行动,正是菲律宾《互联网交易法》(ITA)落地后,强化电商市场合规的具体实践,既展现了当局对破坏市场秩序行为“零容忍”的强硬态度,也预示着 ITA 框架下的监管将持续深化。
可以预见的是,ITA 的落地实施必然带动多项政策的细化与执行,当下正是提前布局准备的黄金期,卖家若想在菲律宾电商市场站稳脚跟,就必须尽早排查潜在风险,主动适配新规、规范经营流程。
*转载请与编辑取得联系,未经许可同意,违规转载、复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