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阿里
阿里
热度:551
阿里最新资讯
据悉,在阿里云新加坡峰会上,阿里云宣布进一步加大海外投入,在新加坡设立国际能力中心,全面升级海外服务体系,以增强对海外市场及客户的技术支持和服务能力。据介绍,阿里云国际能力中心包括产品、生态、运营、品牌四个领域。过去,阿里云主要为国际市场提供通用型产品;在国际技术中心和运营中心落成后,将设立本地产品创新团队,针对国际市场的需求,设计更符合当地特性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及时响应客户需求。同时,阿里云宣布升级海外服务体系。截至去年,阿里云在海外设立六个服务中心,分别位于葡萄牙、墨西哥、马来西亚等地,上述服务中心均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目前,阿里云在全球28个地域运营着86个可用区,是亚太市场基础设施规模最大的云计算平台。来源:林超聊跨境
“4月28日,据路透社消息:两位知情人士告诉路透社,阿里计划将其东南亚子公司Lazada扩展到欧洲,因为阿里计划在国内机会放缓的情况下,寻求进一步的海外增长。其实读到这则新闻并不意外,因为在3月初就有相关的消息传出,这里也不详细赘述。而今天路透社披露的消息是这样的:Lazada计划瞄准欧洲当地供应商,而全球速卖通将继续主要专注于来自中国的跨境销售,相关细节正在敲定当中。而在人员安排上:Lazada泰国首席执行官James Dong将帮助带头开展这项计划。阿里巴巴海外负责人蒋凡,将前往新加坡讨论公司扩张事宜。路透社还表示,Lazada与阿里均未对此则消息进行回应。不过,根据晚点财经3月初的独家披露,以及这次路透社的消息,我们也可以基本确定,Lazada将业务扩展到欧洲应该是八九不离十了。但是,至于Lazada具体会扩展到欧洲的哪个国家,其与速卖通的业务到底会进行怎样的分配,这些都还是未知数,目前也没有确切的官方说明。01根据2021年12月在阿里巴巴投资者日会议上的公开数据,截至2021年9月为止的过去12个月,Lazada在东南亚六大国家运营的GMV,已历史性地突破了210亿美元,商品净值同比增长超过了60%,而且质量持续改善。其中,Lazada还定下了一个雄心勃勃的长期目标:未来公司将计划把Lazada平台的商品交易总额(GMV)提高到1000亿美元,从而达到此前的五倍。而且在2021年这次的投资者日会议上,阿里的相关负责人还对外表示:“国内宏观环境的放缓和激烈的竞争,加剧了我们近期的挑战,但我们也看到了开拓新的潜在市场以及发展新用户的机会,这将使我们长期处于有利地位”。如果把这些都结合来看,也可以发现了一些端倪:或许阿里将Lazada扩展到新市场的计划,早就在进行之中了,阿里今年也必将加速海外业务的扩张。02其实,对于欧洲这一市场,速卖通已经为阿里积累了大量的当地用户的行为数据和消费习惯,这也可以让Lazada在欧洲的起步,更加的轻车熟路。而且,2021年7月16日,欧盟《市场监督条例(EU)2019/1020》已经全面生效,市场监督条例的所有内容已经实施。新的欧盟条例加强了对欧洲内部市场的监控,这是为了确保只有符合规定的产品才能在欧盟市场上销售。而这对于电商平台来说,只要你的产品在欧洲销售,无论是本土还是跨境,就必须考虑到市场监督条例的所有方面。眼下,“合规”也已成为了欧洲电商市场的主旋律。像这样的市场情况,好像与Lazada平台也比较契合,因为Lazada本身在东南亚走的就是品质高端路线,其被大家形象的称为东南亚的“天猫”,所以,Lazada的平台属性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挺符合欧洲市场的。032021年11月,阿里旗下的菜鸟在欧洲最大的智慧物流枢纽“比利时列日eWTP Hub”正式投入使用。截至目前,菜鸟在欧洲已经建设了七大分拨中心。在欧洲地区,菜鸟正在逐步搭建一张本地全链路物流网络,大到国与国,小到国内市区,从智慧物流枢纽、海外仓、最后一公里配送以及终端自提柜等,这些环节,菜鸟正在逐个击破。如果Lazada在欧洲开始运营,那么在物流配送端,菜鸟应该可以为其提供很好的协同。当然,这一切也都是基于阿里旗下系统生态的庞大的优势。至于这次消息到底是怎样的结果,时间自然能够给我们最终的答案。如今,阿里在欧洲的飞轮正在释放,其海外业务新一阶段的增长也即将来临。特别提醒:本文首发于公众号“酷魄跨境”,为酷魄跨境原创文章。未经允许,请勿随意转载、摘抄以及搬运至其他平台,违者必究。
戴珊“主内”,蒋凡“主外”,这是阿里进入最慢增长季,高层调整后的最新格局。12 月 6 日早上,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 CEO 张勇在内部信中宣布,公司的业务版块将按照国内业务与国外业务的逻辑重新划分,由戴珊、蒋凡分别挂帅。作为老阿里人,戴珊是阿里“十八罗汉”之一,也是阿里电商 2B 业务的负责人,还担任过淘宝网和阿里巴巴人力资源资深副总裁、阿里巴巴集团首席人才官等职位。蒋凡曾经是阿里最年轻的合伙人,当年张勇选择“all in 无线”时,他帮忙解决了淘宝的流量危机。调整之后,戴珊接下了阿里的国内业务,包括大淘宝(包括淘宝、天猫、阿里妈妈),B2C 零售,淘菜菜,淘特和国内贸易等。而“让出”淘宝、天猫等核心业务的蒋凡,将以集团总裁的身份掌舵“海外”,该版块包括全球速卖通和国际贸易两个海外业务的一层组织,以及 Lazada 等面向海外市场的多家子公司。这次将业务按照国内、国外的逻辑重新划分,而不是沿用过去 2B、2C 的逻辑,与阿里目前的处境颇为相似。11 月 18 日,阿里公布了 2022 财年第二季度财报,2007 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 29%,如果去除高鑫零售的并表影响,阿里本季度营收增速只有 16%,创下 2014 年上市以来历史新低。而阿里今年双 11 数据显示,虽然交易额再创新高,但增速却从 26% 下降到了 8%。财新网的一篇报道引用阿里内部人士的说法称,戴珊接手淘宝天猫的考虑之一,就是希望在流量见顶的情况下,从戴珊所擅长的供应链端寻找增量。另一方面,阿里全球化业务该季度同比增长 41%,在所有版块中增速最快。蒋凡作为淘宝无线化升级过程中的核心人物,此时接管海外版块,可以看出阿里试图从海外抢夺用户的决心。不过,想要在海外复制另一个“淘宝”并不容易,Lazada 在东南亚的竞争对手 Shopee 正在加速扩张,其订单数已经连续九个季度实现同比三位数增长。Shopee 母公司 SEA 的最新市值为 1405 亿美元,已经接近阿里市值的一半。张勇在内部信中希望阿里能够更加敏捷灵活,显然,在经历了最慢增长季之后,阿里已经不允许自己更慢了。“放权”之后,蒋凡“下海”张勇大手一挥,蒋凡即将“下海”。等到 2022 年 1 月 1 日任命生效后,蒋凡将正式离开淘宝、天猫、阿里妈妈事业群项目,成为由阿里海外业务速卖通和国际贸易,以及 Lazada 等组成的阿里巴巴“海外数字商业版块”负责人。尽管在蒋凡与张大奕的事件发生后,阿里对蒋凡已进行了一番职级待遇上的处罚,但这一次,却是蒋凡在事件发生后,首次面临分管业务的调整。与大淘宝(淘宝、天猫、阿里妈妈)在阿里业务中的核心地位比起来,海外似乎是蒋凡的“流放之地”。当年张勇选择“all in 无线”时,是蒋凡解决了手机淘宝的流量危机。2014 年,将手机淘宝的 DAU 从 3000 万做到 6000 万,是 29 岁的蒋凡在淘系打响的第一枪。此后,手机淘宝 DAU 从 6000 万翻到 2015 年 9 月的 1.1 亿,直播带货更是打开了淘宝流量和销售额的新篇章。33 岁的蒋凡,也在满足阿里合伙人最低 5 年年限时,成为阿里最年轻的合伙人。蒋凡一度被封为“阿里流量王”,也牢牢将淘宝的资源掌握在自己手中。微信公众号“接招”曾采访一位阿里系产品运营,获悉阿里内部产品常常在搞活动时互相借流量,但“蒋凡会守着阿里淘宝的流量,不会轻易给人,只从别人那里引流”。蒋凡/视觉中国如今,蒋凡要去的地方,却是一块流量旱地。张勇在内部信中提到:“过去几年,阿里巴巴海外年度活跃消费者已达 2.85 亿,但距离成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公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今年 5 月,阿里巴巴 2021 年财年全年业绩发布电话会上,张勇希望“在未来的几年,能够尽快地将海外消费者的基数翻一番。”这是一场艰难的战事,在蒋凡之前,折戟者众多。以阿里在东南亚地区的跨境电商平台 Lazada 为例,为了确保 Lazada 在东南亚的竞争力,阿里曾连续派出原天猫电器美家总经理尹京任联席总裁;派出曾负责阿里全球化投资的董铮、资深总监张一星、速卖通技术负责人李纯分别出任 Lazada 泰国、越南、印尼 CEO。四人都曾是张勇的 CEO 助理,试图实现张勇在海外的野心。更有阿里 18 名创始人与合伙人之一的彭蕾作为“阿里历史上最高级别的出海者”出任 Lazada 董事长,但仅 8 个月后就卸任了。2021 年 3 月,另一家腾讯投资的东南亚电商平台 Shopee 公布财报数据显示,Shopee 2020 年成交总额达到 354 亿美元,占整个东南亚电商市场规模的 57%,宣告着阿里挑战东南亚市场核心地位的失败与众多阿里干将的尴尬。一片受挫下,蒋凡能否在海外复制手淘的奇迹?这或许是在这次调整中,张勇给蒋凡的极限考验,也是蒋凡重回阿里核心梯队的最后机会。国内业务逐渐触顶的同时,阿里不断在财报中强调着海外市场的巨大增量机会,距离 2014 年双十一马云提出“10 年内,阿里要有一半的收入来自海外客户”只剩下 3 年时间,但阿里的海外事业,需要一个适合的领头人。蒋凡在此时成为“被选中的人”。阿里内部对蒋凡过往功绩和能力认可毋庸置疑,但蒋凡的每一次公开露面或调整,都会给阿里的企业形象和价值观带来压力,而在这一次调整中将蒋凡与最艰难的“海外数字商业版块”相绑定,或许是因为,蒋凡需要一个“仍然值得被重用”的原因。“十八罗汉”戴珊 to C外界对蒋凡的去向关注有加,戴珊则有些不被关注。在此次调整中,戴珊作为阿里集团总裁,代表集团分管大淘宝(淘宝、天猫、阿里妈妈)、B2C 零售、淘菜菜、淘特和国内贸易(CBU)等一层组织,共同形成“中国数字商业版块”。戴珊目前在阿里集团的职务为“产业电商事业群和社区电商事业群总裁”,2022 年元旦过后,戴珊的 title 就要变了。以前掌管阿里 to B 电商业务的戴珊,调整后职权范围扩至 to C,这是阿里历史上 B 系与淘系职权首次集权于一人。为何扩大戴珊的职权?张勇在内部信中表示,“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格局,我们必须决策更高效,行动更统一,各个一层组织之间的定位和分工更明确。”张勇期待戴珊运用其市场经验、领导力以及女性体验视角,继续发挥阿里巴巴在中国消费领域的引领角色。换句话说,戴珊在阿里的分量又迎来一个质的提升。戴珊在阿里的地位本来就很高,是阿里“十八罗汉”之一,工号 11,绝对的“根正苗红”。阿里“十八罗汉”中,马云的学生有 5 位,戴珊是马云教师生涯中最后一届学生阿里创立之前,戴珊曾跟随马云北上。1999 年,马云南下回杭,问戴珊等人愿不愿意再创业。戴珊有 3 天的考虑时间,但她只想了 5 分钟就做了决定。戴珊最初的工作是客服,“阿里成立时,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客服”,戴珊曾回忆称,“彭蕾在当时是我们的客服骨干力量。” 阿里“十八罗汉”为什么能走到一起?在戴珊看来,“除了梦想,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金庸迷”。戴珊花名“苏荃”,源自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在《鹿鼎记》中,貌美的苏荃被神龙教教主洪安通抢来做了老婆,后来被韦小宝相救,成为韦小宝的七位夫人之一。回顾其 22 年阿里工作履历,戴珊的业务线几经调整,但基本上均与“淘系”无染。2002 年,阿里成立中国诚信通,戴珊担任资深销售总监,负责建立阿里的中国电话销售团队。2005 年,戴珊上任阿里广州分公司第一任总经理,负责广东的电话销售、市场推广、人力资源等业务阿里并购雅虎中国后,戴珊又到雅虎中国担任人力资源副总裁。2007 至 2008 年,戴珊担任阿里国际贸易事业部总经理。2009 至 2014 年,她又担任过淘宝和阿里国际站的人力资源资深副总裁,以及阿里巴巴集团副首席人才官、首席人才官。戴珊/视觉中国2014 年 6 月至 2017 年 1 月,戴珊出任阿里巴巴集团首席客户服务官。据《天下网商》报道,在现任张勇的月度高管例会上,戴珊总是被第一个点名,让她讲过去一个月从服务端看到哪些问题。2017 年 1 月,戴珊开始担任阿里产业电商事业群总裁。这一年 9 月,在事业群年会上,戴珊称相比游戏业务的“一夜暴富”和 C 端消费者业务的“一夜爆红”,B2B 行业是一个需要时间积累的行业,“B 类业务是老鸭煲,要慢慢炖,要耐得住寂寞。”接下来的几年,戴珊要管的内容越来越多,2019 年 12 月,阿里调整组织架构,戴珊在负责阿里国际站、1688、农村淘宝、零售通、速卖通业务的基础上,再分管盒马事业群。2020 年 9 月,阿里加入时下火热的“社区团购”战局,掌舵者正是戴珊。今年 3 月初,阿里组建社区电商事业群(MMC),聚焦社区团购业务,由戴珊兼任该事业群总裁。在宣布调整的内部会议上,戴珊表示对社区团购的投入将“不设上限”。9 月,MMC 旗下“盒马集市”与“淘宝买菜”又统一升级为“淘菜菜”。放眼阿里“十八罗汉”,目前仍然活跃在业务一线的,仅剩戴珊一人。2009 年,在阿里十周年年会上,“十八罗汉”一起辞掉创始人身份,阿里从此迈入合伙人时代。根据阿里 2021 财年年报,阿里目前有 38 位合伙人。从一定意义上讲,戴珊就像“十八罗汉”的代表,直接照看着阿里最核心的业务,连接着阿里的过去与现在,而张勇作为后来阿里的掌舵人,需要戴珊这样既“位份高”、又能力强的阿里“老人”,走好阿里的下一步。
白鲸出海
不专业不客观,不构成投资意见,写了(一)不知道什么时候写(二),纯属闲谈扯淡。“长子西征,又称蒙古第二次西征,是蒙古帝国第二次对西方发动的大规模军事战争。这次西征以十五万兵力横扫欧亚,这次战争征战最远,灭国最多,是蒙古征战中最辉煌的一次。这次西征让蒙古帝国版图空前庞大,将蒙古帝国推向了顶峰,这次西征具有深远意义。”吾常读史书,最近某虾的扩张让我不由得联想起这段历史。东海集团财报已出阿里的财报已出Shopee扩张速度犹如德军的闪电战,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今年最早的消息是印度市场,然后波兰—西班牙—法国,欧洲市场不断推进。另一边拉美市场,已经拿下巴西, 墨西哥, 哥伦比亚, 智利,在巴西和墨西哥开始建仓。Shopee已经从一只小虾米,成长为“海帕杰顿”了!(详见奥特曼,可以1个打3个)大家习惯的总会把Lazada和Shopee来做比较,结果前年突然蹦出一个巴西市场,才知道这只虾的野心绝不只是在东南亚,而Lazada被阿里收购后,明确的战略目标就是补充阿里在东南亚市场的空白,速卖通、阿里国际站依然肩负着国际市场的重任,而今Shopee已经杀入欧洲市场、拉美市场,速卖通、Wish等平台的腹地。Q3的财报显示,SEA旗下的电商板块—Shopee的营收已经越来越靠近阿里的国际零售业务,Shopee似乎掌握了某种神奇的能力,能够不断的快速增长。        “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雷军说的。我也在《在东南亚电商争霸战的三点感悟》一文中提到Lazada和Shopee的故事。为什么当年默默无闻的小弟,在这一两年能够异军突起,甚至发展成为全球屈指可数的电商平台。Shopee的第一目标还是用户:圈用户。补贴、免运、包邮、低价,不断涌入的新卖家又来更多的低价产品,Shopee的秘密武器的本质还是在于中国优质且完备的供应链体系和成熟的卖家群体。圈市场。东南亚,拉美,欧洲,经济稳定的地区市场。圈钱,溢价。敢于在纽交所上市的第一家东南亚公司,资本市场也是给足了期许。SEA的股价翻了17倍。正如历史上那些伟大的战役,牛逼的CEO总有2个伟大的技能,一个是找钱,一个是找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当一家公司有了充沛的弹药和部队后,扩张只是时间问题。扩张也能最大程度的解决内卷内耗,卖家朋友们苦低价久矣,新市场也会有卖家赚到第一桶金。这让我不由得想起另一家公司J&T Express(极兔快递),原本计划最快于明年第一季度在香港上市的极兔,在IPO前又融资了25亿美元。估计高达200亿美元。通过资本的“钞”能力,把自己抬入国内快递的第一梯队,当然这又是另一个故事。Shopee或者说SEA的领导者们,很早就把眼光放向全球。SEA的创始业务,Garena在全球游戏市场的扩张更为迅速,Free Fire今年在美国市吃鸡类手游收入排行第一、美国谷歌商店手游收入排行第二。而且多次蝉联东南亚、拉丁美洲、印度市场手游季度收入第一。Shopee的扩张和Free Fire扩张的脚步极其的一致。Garena这位大哥带着Shopee这位小弟征战全球市场。而Shopee带着中国的卖家,中国的供应链,在全球市场跑马圈地。那么开拓美国市场,是否也只是时间问题?   《Free Fire》保持在包括美国、巴西、印度、越南在内的全球51个市场iOS畅销榜 TOP10 从整个阿里集团国际化的角度,阿里的触手伸到了南亚收购了Daraz平台,土耳其的Trendyold ,印度的PayTM,主要还是以买买买为主。在外的小弟们承载着老大哥出海的愿景。阿里出海的布局和SEA的海外版图,出海的故事,不同的说书人讲出来不同的精彩纷呈:一个由外向内,巩固当地市场份额+输出阿里系的文化+阿里技术中台&云计算一个由内向外,IT技术+中国供应链+中国卖家+新市场SEA这个曾经的小弟,从来没有把自己仅定位于电商公司、游戏公司、金融公司。股市上的表现重要吗?重要也不重要。SEA的新业务包括酒店预订、外卖等,SEA不断的在扩张自己的边界,亦如当年的阿里和腾讯。12月2日东南亚最大的网约车与外卖公司Grab在纳斯达克上市。印尼的GOTO(印尼移动服务平台Gojiek和印尼电商平台Tokopedia合并)下一步目标也是上市。东南亚的数字经济时代红利滚滚而来。在第三世界国家,还有太多未被互联网升级的传统生意。正如80-90年的中国迎来的第一波互联网产业的升级。东南亚是这几年独角兽企业涌现最多的地区,这就又要回到我们之前谈过的怎么把本地化做得好?为什么Shopee的本地化做得好?插播一条最新的消息:字节跳动旗下跨境电商平台Fanno已经面世,“Fanno是一款在探索初期的电商产品,且向全球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的综合品类。”开放的地区: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或西班牙(和去年创作者基金开通的地区一致)。SEA的全球化扩张尤为迅速,字节跳动也不甘落后,对于Shopee而言,是否前有“虎狼(本地成熟电商平台)”,后有“追兵(市场新进者)”?企业的现金流,外来文化,内部文化,在急速扩张中的全球化中,也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企业当家人掌舵能力。在2021年的尾声,想必又到了大家写年终总结和2022年计划的时候,我们在今年看到了Shopee电商板块的东扩西进,看到了腾讯、阿里系的稳扎稳打,也看到了海底捞股价腰斩,商场如战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犹记得11月14日与二位好友登山,拜完所有佛像,出门得见“莫向外求”。   
儒者跨境
尽管阿里巴巴日前发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透露,Lazada订单量同比增长100%,跨境及全球零售业务收入70.12亿元,同比增长26%。但据iPrice7月数据,Sea Limited(以下简称“Sea”)旗下的电商平台Shopee移动端以全市场第一的成绩、网页端以 2.7 亿月度访问量蝉联流量最高电商平台,取代了Lazada ,稳居东南亚地区最大电商平台的位置。Shopee为何后来居上?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B2B与跨境电商部主任、高级分析师张周平认为,源于其母公司Sea上市后拥有强大的现金流,且近年来大力拓展国内市场,加速跨境电商业务布局。华兴资本东南亚证券部主管颜伟樑(GAN Wee Leong)则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本土化及广告策略,成为两家公司竞争的关键。在管理模式、自身产品构建与营销选择上,Lazada和Shopee并不相同。“要想在东盟市场取得成功,公司需要克服本地化的挑战,来适应东南亚市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颜伟樑说。阿里征战东南亚电商市场,不仅投资Lazada电商平台,也入局了支付、物流、供应链等业务。“这代表着阿里建立海外完整电商生态的野心。”白鲸出海创始人魏方丹分析,对于东南亚电商市场而言,未来将有几个巨头企业长期存在,形成一个相对而言充分竞争的状态。Lazada表现不如预期的背后,蕴藏着阿里近十年来不断进行海外投资,“到2036年服务全球20亿消费者,创造1亿就业机会”的雄心壮志。阿里的海外投资版图不断扩展,延申至各个领域,也遇到过宏观环境波动的影响。今年以来,向东盟国家的VC资金流入总体呈放缓趋势。但对于中国科技巨头而言,出于业务多元化和进一步发展的考虑,“出海”或海外扩张仍将是长期主题。01Lazada被反超8月20日美股开市前,阿里巴巴发布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阿里第二季度实现营收1537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阿里的出海业务备受关注,本季度阿里旗下的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订单量同比增长100%,跨境及全球零售业务收入70.12亿元,同比增长26%。根据iPrice数据,2019第一季度,Lazada 在多个东南亚国家的电商榜单中稳居第一。尽管Lazada业绩良好,近一两年来,在东南亚电商市场,其龙头地位却有被撼动之势。美东时间8月18日盘前,东南亚最大的互联网公司Sea公布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收入同比增长93.4%,上半年收入增幅达102.7%。Sea是目前东南亚地区估值最高的集游戏、电商、数字支付业务于一体的电子商务初创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在线游戏品牌Garena、电商平台Shopee以及数字支付服务AirPay。因此,Sea往往也被称为东南亚的腾讯与阿里巴巴的综合体。公司招股书显示,截至上市前,腾讯是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39.7%。值得关注的是,根据iPrice7月发布的数据,Sea旗下的电商平台Shopee移动端以全市场第一的成绩,稳居东南亚购物类App冠军宝座。网页端以 2.7 亿月度访问量蝉联流量最高电商平台。根据Shopee官方公布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订单量增长111.2%,取代了Lazada ,稳居东南亚地区最大电商平台的位置。02Lazada与Shopee的角力场尽管瞄准的都是6亿人口的东南亚电商市场,Lazada和Shopee从诞生开始,并不是完全同质化发展。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9胡润全球独角兽榜》,Lazada排名第50位。但在2016年被阿里收购之前,Lazada日子并不如意。Lazada原母公司Rocket Internet公布的财务数据显示,从2013财年到2015财年,其营业利润持续亏损,亏损额从6790万美元上升到3.29亿美元。阿里的及时输血,让这家公司重焕生机。2015年,Shopee作为Sea旗下的电商业务平台,于新加坡成立,后拓展至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及菲律宾等市场。Shopee虽然起步较晚,却上升势头迅猛。在物流和支付上下足功夫,其业务范围迅速覆盖东南亚六国。从业务类型来看,Lazada与Shopee并不相同。Lazada 以B2C为主,倾向于走高端形象路线,重视引导卖家突出自己的品牌,强调图片的专业规范,同时拥有自身的物流体系。2017年,Lazada以近5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新加坡电商平台Redmart,并将Redmart的冷链物流体系和Lazada Logistics一起,通过菜鸟物流配送服务复制到其他国家。Shopee则是以C2C 模式为主,商家入驻的门槛比较低,价格相对较低。Shopee的物流选择更为自由,平台给跨境卖家更多选择,以第三方物流为主。起步晚的Shopee,如何实现后来居上?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B2B与跨境电商部主任、高级分析师张周平分析,原因之一在于Shopee母公司Sea上市后拥有强大的现金流作支撑,同时跨境电商业务也是Sea重要的业务板块;其二则是Shopee2017年开始大力拓展国内市场,持续深耕长三角、珠三角和海西等地区,加速跨境电商业务布局。“Shopee更重视中国的卖家,在国内举办了大量活动,将中国卖家更多地整合到平台中。”白鲸出海创始人魏方丹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中国的供应链优势也比较明显,这是一个很强的优势。魏方丹认为,东南亚是一个多元地区,多个国家语言和文化不尽相同,本土化策略也成为竞争重点——谁的本土化做得好,谁就有可能形成一个核心竞争力。华兴资本东南亚证券部主管颜伟樑对此表示认可,并进一步分析称,在本土化策略方面,阿里通过Lazada进行淘宝的本土化,向Lazada引入了各种淘宝功能,包括对Lazada界面进行调整、扩大可用产品范围、实施促销活动和购物节等,同时通过与一些重要的本地物流公司合资来巩固这一战略;Shopee的大多数在线卖家实际上是中国产品经销商,但其战略重点还是在本土公司收购上,并通过合作伙伴关系,将其物流网络与当地企业合并。广告策略上的差异,在颜伟樑看来,也是造成二者发展不同的因素。Shopee通过与当地的艺术家和有影响力的人进行本地宣传,而Lazada的广告活动则比较传统。Shopee在某种程度上更注重“社交”,因为它们鼓励买卖双方之间多进行互动,这种策略可能使Shopee略胜Lazada。03本土化的机遇与挑战老虎证券今年8月发布的研报指出,本地化策略将是未来两家公司竞争的核心,综合衡量的因素包括语言、宗教、支付、物流、用户习惯培养等。“要想在东盟市场取得成功,公司需要克服本地化的挑战,来适应东南亚市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颜伟樑表示,任何希望进入东盟的海外投资者都需要了解东盟市场的独特性质。例如,东盟每个成员国都有不同的文化和口头语言,在一些东盟国家中,公司需要在周五下午给员工放假时间进行祈祷。以Shopee为例,正在通过本土化营销积极抢占市场。在印尼站点,Shopee也官宣当地知名歌手Nella Kharisma担任代言人为平台引流。在菲律宾,Shopee选择拳王曼尼·帕奎奥做代言人。去年,足坛巨星C罗成为Shopee代言人,主打男性消费市场宣传。Shopee业务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其在印尼和马来西亚的跨境市场中,男性消费者数量增长了2-3倍。坚持本土化策略时,阿里也曾遭遇到“水土不服”的质疑。2019年,有报道称,阿里空降高管的模式在东南亚地区遭到了一定困扰,甚至有部分高管不会说英语。同样,阿里将国内的加班文化复刻到东南亚地区时遭到抵触。对比互联网公司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有分析推测,加班文化受阻和政策保护缺失是阿里等中国互联网巨头在外受挫的两个原因。Lazada集团联席总裁印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加班文化在东南亚并不受阻,“不会说天天(愿意加班)吧。我觉得这其实是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一部分。我们东南亚小朋友们本身就非常热爱新兴事物,对他们来说,他们就是在享受工作。工作时间长一点可能不可避免的,但本身我们是一起做一件很有趣的事情。”“Shopee本身是Sea孵化的一个项目,没有被收购,团队相对来说比较稳定。Lazada被阿里并购之后实施业务上的调整,包括派出一些高管,都可以理解。”魏方丹对此分析,这源于两家公司所处的阶段不一样。尽管坚持本土化,但中国电商行业正在深刻影响东南亚市场。例如,Shopee与Lazada近年来将国内火热的直播带货带到了东南亚。2019年3月,Shopee在新加坡Great Shopee促销活动上正式推出直播功能,超百家品牌加盟,Shopee称参与直播购物卖家的销售额增长了75%。而Lazada则将淘宝“双11”购物节晚会的模式照搬到了东南亚,近两年来频频举办购物节前的文艺晚会,进行现场直播。不仅如此,Lazada在APP内推出团体游戏,鼓励购物者们集体参加挑战,赢取优惠券和折扣。此外,根据Lazada去年5月泰国直播业务的数据,Lazada在平台上共举办了270场直播,总计超过100个本土及国际品牌参与,吸引高达40多万名观众。颜伟樑认为,在商业模式上,中国互联网行业是全球领导者,已经有许多东盟公司效仿或复制了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商业模式,在东盟互联网市场拥有阿里等中国企业同样将对东盟国家的产业和经济有利。复制中国成熟的商业模式,成为Lazada和Shopee在东南亚电商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包括大数据算法、资金以及人才,都远远优于当地本土的电商平台。“在东南亚非统一、相对割裂的市场,阿里在中国市场的商业模式和经验不能单纯的复制。”魏方丹分析,未来可能还会面临物流不便与支付习惯的问题。为什么国内科技巨头涌入东南亚电商市场?谷歌和新加坡国家投资基金淡马锡(Temasek)的一项研究显示,东南亚地区拥有约6.5亿人口,东南亚电子商务市场正在迅猛发展,2018年的市场规模翻了一番达到230亿美元。颜伟樑表示,随着电子商务行业不断取得创纪录的增长,该行业成为亚洲数字经济中值得关注的行业之一。尽管近年来取得了指数级的增长,但电子商务行业在渗透率上仍显示出较大的增长潜力,其中电子商务销售额占零售总额的百分比仍为个位数。在东南亚的印尼、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地区,Lazada和Shopee是最受欢迎的电商平台。2016年,阿里斥资10亿美元控股Lazada Group SA,而腾讯持股Shopee的40%,是其最大股东之一。由此,Shopee与Lazada两家头部电商平台的竞争,演变成腾讯和阿里两大巨头的竞争。阿里巴巴的一位发言人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致力于成为一个全球性企业。他说:“东南亚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与关注于短期收益的竞争对手有所不同,我们是在打持久战。”2018年3月,阿里向Lazada追加20亿美元投资,持股比例达到83%。作为阿里海外投资电商平台的重要布局,Lazada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在2018年的双11中,阿里并没有透露Lazada具体的GMV数据,只提到共计有40万商家参与,单日2000万消费者参与抢购。据谷歌和淡马锡权威报告,东南亚电商市场2018年GMV为230亿美金,而腾讯系的Shopee 2018年GMV高达103亿美金,同比增长149.9%,占近半市场份额,一时间成为东南亚成长势头最猛的C2C电商平台。2019年Lazada内部换帅,皮尔·彭龙(Pierre Poignant)接任原CEO彭蕾。至于彭蕾卸任的原因,据Techcruch推测,很可能与Lazada去年“双11”与“双12”业绩表现不够好有直接关系。Lazada一发言人早前向媒体表示,电子商务在东南亚尚处于初级阶段,公司“有战略信心和毅力,成为阿里巴巴在东南亚地区的旗舰电子商务平台。”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张周平认为,Lazada的业务增长表现依然强劲,东南亚电商市场前景广阔,未来还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在竞争格局上,Lazada和Shopee均有流量和用户基础,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同时还将面临更多竞争对手的加入,竞争激烈。“东盟大多数电商公司面临的问题是货币化,因为这仍然是一项现金消耗游戏。”颜伟樑表示,到目前为止,许多在线零售商都没有盈利,在流量和市场份额上竞争激烈,大多数公司愿意让利促销以吸引更多客户。而作为市场的先行者以及背后的资本实力,Lazada仍然稳固地成为市场的关键参与者。“目前来说,Shopee其实暂时领先,但东南亚市场本身的容量较大,可以允许几家头部电商平台的存在。”魏方丹同样持乐观态度,看好东南亚未来整体电商市场的形势,将会有几个巨头企业长期存在,形成一个相对来说充分竞争的状态。04阿里的全球化战略对于阿里而言,对Lazada前后高达40亿美元的投入是其出海投资布局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2019年阿里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张勇放出豪言:“未来五年,阿里巴巴将至少实现超过10万亿人民币以上的消费规模,服务至少10亿消费者。只有达到这个阶段性目标,阿里巴巴才能真正走向未来的长期目标——到2036年服务全球20亿消费者,创造1亿就业机会,帮助1000万家中小企业盈利。”张勇的豪言,基于阿里基础深厚的海外投资布局。阿里巴巴2014年的上市成为当时全球规模最大的首IPO,此后,阿里将业务全球化作为一项重点。根据IT桔子的数据,截至目前,仅阿里单方投资的、公开投资金额的海外投资事件已经超过 50 亿美元,但该公司仍一直在谋求新的增长动力。据报道,2016年马云曾向投资者表示,阿里巴巴还需要至少12亿中国市场以外的消费者来实现其服务20亿客户的目标。早期阿里海外投资,主要紧密围绕能帮助其电商业务发展的项目。2010年,阿里首次尝试海外投资,收购海外电商平台Vendio,Vendio Services是美国电子商务SaaS提供商,主要业务是帮助中小规模的商家同时管理多个电商平台上的网店,金额未透露。典型案例还有2.06亿美元投资美国电商平台ShopRunner、1.7亿美元投资在线体育零售商Fanatics等。据媒体报道,从2013年开始,阿里的海外投资角色开始变化,完成从财务投资者到战略投资者的转变。此前,阿里的投资业务散落在三个部门——集团投资部、B2B投资部以及淘宝投资部。2013年1月,阿里进行组织架构变革,成立阿里巴巴集团投资部,2014年4月,阿里彻底转向战略投资者的角色。这一时间段,阿里更注重东南亚地区的投资,投资领域开始拓展。除10亿美元收购东南亚电商巨头Lazada、两次领投印尼电商平台Tokopedia外,阿里还将投资领域拓展到金融、企业服务等,如上亿美元收购第三方支付软件Paytm、1.95亿人民币投资SM娱乐等。阿里的海外布局在2017年开始放缓。受国家海外投资政策影响,阿里海外项目数量较上一年度下降18.75%,投资领域分布在金融、电子商务、企业服务等,除蚂蚁金服8.8亿美元收购美国MoneyGram速汇金外,其余均为战略投资为主。2018年,阿里投资重点依然放在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如20亿美元注资Lazada,阿里先后已在Lazada投入40亿美元(包括收购)、4.45亿美元投资Paytm等,新兴市场的投资成为阿里海外布局的焦点。“从淘宝、天猫,包括蚂蚁金服等各个业务板块可以看到,阿里在中国市场已经非常成功,加之拥有充裕的资金,未来继续全球化的战略不会变化。”根据阿里的投资风格,魏方丹分析,阿里希望有更强的控制权,未来投资及收购均有可能。对于阿里在海外电商的投资,魏方丹认为,其实是一种系统性的布局。“阿里不仅投资Lazada这类电商平台,也投资了支付、物流、供应链等业务,其实与国内的发展思路一致,除了电商平台,还会针对电商的上下游进行系统性的布局。”他表示,这是阿里建立海外完整电商生态的野心。05出海步履不停商务部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内地对外投资流量一直呈增长趋势,带动年度投资总额以超过40%的增长速度,实现从2006年的211.6亿美元到2016年的1961.5亿元的突变。在所有中资投资的区域中,内地对亚洲的投资比重最高,2017年占比69.52%,且仍然呈现出上涨的大趋势。流量和存量的正向增长,一方面因为内地企业在自身资金与业务实力增强而国内经济放缓并产能过剩形势下进行海外资产配置的自主选择,另一方面则是中央政府鼓励与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政策结果。2016年下半年,为应对人民币贬值与资本流出的压力,中央政府在海外投资商采取了抑制的法规措施,出台《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的指导意见》,直接导致2017年以来内地对外直接投资额大幅下滑,2017年上半年比2016年同期陡降42.9%。这一局势在2017年年初再度反转,时任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公开表示,中国支持海外投资的政策没有改变。阿里海外投资节奏也受到国内宏观环境的影响。2017 年,阿里的海外投资事件减少了三个,自2013 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不过,随着宏观环境对“出海”的态度转变,阿里再次加快了自己的海外投资步伐。根据数据库Dealogic,2014年以来,阿里、腾讯、京东在外投资共 850 亿美元。it桔子数据显示,进入2020年以来,阿里先后已完成对印度电商平台Bigbasket价值6000万美元的战略投资、以色列旅游数据服务商Hotelmize价值数千万美元的B轮投资,以及1.5亿美元对印度本地生活服务商Zmato的战略投资等。颜伟樑分析,由于大公司专注于巩固核心市场的地位,今年以来,向东盟国家的VC资金流入总体呈放缓趋势。对于中国科技巨头而言,出于业务多元化和进一步发展的考虑,“出海”或海外扩张仍将是长期主题。而在海外投资候选国中,东盟地区作为不断增长的市场具有巨大潜力,提供相对有利的地缘政治环境,而且东盟地区的数字化普及正在加速,消费者对电子商务和无现金支付方式更加开放。如腾讯最近收购了马来西亚娱乐公司iFlix,中国的互联网巨头今年的对外投资更具选择性,仍在寻找有吸引力的机会。
据知情人士透露,阿里正在商讨向东南亚网约车巨头 Grab 投资 30 亿美金。据悉,阿里会是这轮唯一的投资者。如果交易完成,这将会是自 2016 年投资 Lazada 以来阿里在东南亚市场下的最大赌注。在今年疫情期间,Grab 受到了较大的影响。Grab 的 CEO Anthony Tan 表示,该公司正面临“最大的一次危机”,而联合创始人 Tan Hooi Ling 也曾在 5 月时表示公司将迎来“漫长的冬天”。另外 Grab 还在与东南亚的对手 Gojek 的竞争中遭受打击,一度让现有投资者感到失望。孙正义的软银集团作为全球网约车公司最大的投资者,正计划利用其大股东的地位来推动 Uber 放弃在中国滴滴出行和俄罗斯 Yandex 的股份。对于此事,Grab 的代表拒绝发表评论,而 Uber、软银和阿里也都没有立即表态。此外,软银还想促使 Grab 与 Gojek 达成和解。但知情人士称,尽管二者存在合并的可能性,但是目前来看合并交易还很难达成。由于两家公司之间的敌对关系以及众多投资者之间难以协调的矛盾,现在这项谈判受到了阻碍。另外还有一种观点称,两家公司可能合并的只是在印尼的运输业务。印尼目前是东南亚最大而且最有潜力的市场,两家公司都希望在这次合并中获得多数股权。另一位知情人士说,Gojek 是印尼的下载量最大的 App 之一,如果两者要合并在印尼的运输业务,Gojek 不会做出过多让步。数据来源:AppAnnieGojek 近一个月在印尼 Google Play 的排名可以推测,两者之间的合并交易都可能会面临监管压力,因为交易将合并的是东南亚地区网约车领域最头部的 2 个玩家,如果二者合并会直接抑制东南亚网约车服务以及外卖和金融等新兴领域的竞争。疫情对两家公司都造成了打击,迫使它们裁员并且精简业务。尽管如此,Gojek 还是从 Facebook 和 PayPal 那里获得了新的融资,这显示出资本对于东南亚创建数字支付平台的重视。 而阿里这次计划投资 Grab,一方面是 Grab 需要资本的支持来与 Gojek 竞争,另一方面也是阿里在其东南亚支付业务布局上的考量。这次与 Grab 潜在的合作可以让阿里访问东南亚 8 个国家数百万用户的数据,这可能会推动阿里的支付以及金融服务在东南亚快速增长。根据下图显示,阿里与腾讯支持的支付玩家都分布于东南亚各个国家,竞争非常激烈。阿里和腾讯在东南亚电子支付领域的布局另外,阿里的 Lazada 和腾讯支持的 Shopee 在东南亚都在高速发展,而从数据上来看,Lazada 明显落后一截。如果能够投资 Grab(对应的电子钱包 GrabPay),电子支付和物流能力都将获得大幅提升。
白鲸出海
上个星期笔者接连参加了亚马逊和阿里的 2 个大会,内容和目的差不多,分享下上半年中国出口跨境电商的数据和趋势,然后给跨境卖家打气加油。区别是亚马逊和阿里的活动一个侧重于 To C 的卖家,一个主要面向的是 To B 卖家。参加完两场会后,笔者首先感受到的是中国外贸的前景还是很明朗的。短期来看海外疫情还没有完全得到控制,不同国家复工复产的进度都不同程度落后于国内。但是日子还得过,不但没有产出还在持续消耗商品。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已经恢复正常生产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成了全球最具性价比而且最丰富的生产线,所以接下来中国的出口贸易会出现规模化增长。亚马逊和阿里给出的数据都是在增长的。阿里巴巴国际站增长数据但是另一方面中国出口贸易的数字化程度还处在很初级的阶段。有一个数据让笔者印象深刻,目前中国一般贸易出口的数字化渗透率只有不到 3%,不过根据预测,未来十年内这一数据能达到 52%。尤其是对传统外贸来说,数字化转型是未来几年的大势所趋,但是在走向线上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国际形势等因素的影响。那么未来的几年,跨境卖家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该注意哪些问题?在这里笔者对参会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做一下总结和分享。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目前国际形势复杂,印度和美国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恶化,比如关税提高、海关过关的难度加大等等。对此阿里也在推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包括给卖家提供一个打通了结算、支付、物流的解决方案,提高跨境贸易效率。从卖家的角度以及卖家的经验分享来看,开拓更多市场的需求,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是降低风险的很好方法。比如在今年印度大规模封禁中国 App 的动作下,Club Factory 受到的影响最大,其 90% 的营收都来自印度市场。不过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卖家注意到这个问题,根据亚马逊全球开店公布的数据,亚马逊有 60% 的卖家已经运营 2 个以上的站点。而这一点甚至适用于平台。以最近上市的跨境品牌 Anker 为例,虽然大部分收入都来自亚马逊平台,但是其业务也分散到了日本乐天、天猫等平台以及自己的品牌独立站,而且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亚马逊平台的收入占比在下降,其他平台的收入占比在增加。数据来源:安克创新招股书安克创新 2017~2019 年各平台收入占比品牌、增值,不能再只是说说品牌化是业内所有人都在讨论的事情,但真正做到品牌化的卖家还是很少。这一次,品牌还是讨论的重点,大部分卖家都提到了做跨境贸易时品牌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卖家形成品牌的基础是有较高的技术附加值、创新附加值,只有拥有较高附加值的情况下卖家才能更好地应对关税提高带来的风险,利润空间才不会被随时挤掉。这次疫情就是个很好的验证机会。在这次疫情中受到冲击最大的正是那些既没有生产原材料又没有掌握核心工艺的人力密集型企业。从供应链全球转移的风险来看,做品牌也是大势所趋。目前中国的供应链依然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但从长期角度,孟加拉国、越南这些人力成本更便宜而且不在意商品制造带来环境污染的市场,将会对中国的供应链优势带来冲击。如果到后期才被倒逼去做转型,会比较被动,所以最好把品牌放在第一位。越南纺织工厂丨图片来自网络新技术可能遥远 但也必须拥抱对于自身业务,可能大部分卖家还处于相对传统的模式下,但利用新技术来改造跨境贸易的各个环节是在实际发生的,能相应提高最终经济效益。在阿里的会上,凤凰自行车被作为案例分享。2020 年 1 月时还几乎在海外没有盈利的情况下加入阿里巴巴国际站,6 月份时的销量达到 52 万美金,几乎相当于 2019 年线下出口总量。而增长如此迅速的原因之一,是凤凰自行车在今年 6 月份参加了阿里巴巴的网交会,在会上采用了 B2B 直播的玩法。此前凤凰自行车一直参加线下展会,但是线下展会暴露出两个问题,一方面线下展会无法以最直观的方式向买家展示商品,这会导致成交的转化率很低;另一方面,参加线下展会的买家、经销商每年都会重复参加,这导致卖家每年只能接触到固定的几个客户,没法扩大客户群体。而且客户参加展会的成本很高,要倒时差,一些穆斯林国家来的客户还要克服饮食文化的差异。现在直播、短视频、VR 等技术方式不但解决了成本问题,也能帮助卖家扩大客户群体和提高转化效率,这种新技术带来的红利,从传统贸易向数字化转型的卖家是应该去把握的。当然,这些新技术并不是所有类型的卖家都适合。比如对于卖小饰品、服装的卖家,3D 展厅不一定能更好地提高效率,但是对于建材类、家居家装这些有实体体感的产品,3D 展厅能带来更好的体验,也能降低客户对卖家的信任成本。所以,新技术的推广要针对不同品类、不同区域。商业模式也可以更灵活最后比较想提到的一点,笔者在阿里国际站的大会上看到了一个业务模式相对革新的企业。他们做抗菌衣物的技术研发,然后申请材料专利。自己本身不做工厂,而是做供应链的管理和前端的销售需求承接,拿到需求后设计打版,为品牌做定制,推动加工生产。一年的营业额也能够做到很高。五次阿里线上大促成交额达到 600 多万美金 。重要的一点是,这种商业模式也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压力和风险水平。其实国内有大量做新奇特产品的厂商,有的 To B 有的 To C,整体来看这类产品的创新附加值高,很容易在市场上显示出优势,配合供应链的高效运作,未来可能会有更大的增长空间。本文作者:(pridecheung)
白鲸出海
L6月26日,东南亚的电商平台Lazada对外宣布,2020年7月1日起,李纯(上图)将接任Lazada集团新任首席执行官,原集团首席执行官皮尔·彭龙将被调任到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的特别助理。彭龙已经在Lazada呆了8年,而接任者李纯也已为阿里服务了6年。CEO职位的变动对一个公司来说,是一项重大举措,Lazada也对外宣布,这将推动Lazada在数字化加速的环境下,获得下一阶段的增长。李纯2014年加入阿里巴巴,任职阿里B2B事业群的首席执行官,在此期间,他将Lazada的多数股权收入囊下。2017年6月,李纯担任Lazada的联席总裁。2019年7月,李纯被任命为Lazada印度尼西亚公司的CEO。彭龙2012年加入Lazada,为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并担任COO,他一手创建了Lazada的物流体系,引领了Lazada物流拓张。2018年8月,彭龙升任为Lazada执行总裁。2018年12月,彭龙接任彭蕾成为Lazada的CEO。Lazada的第一任CEO为德国人Max Bittner。Lazada与Max Bittner的唯一联结为Rocket Internet。Lazada由德国初创企业孵化器Rocket Internet孵化,Max Bittner在2012年离开麦肯锡,加入Rocket Internet。在此期间,Rocket Internet还从麦肯锡挖来了皮尔·彭龙。正是这两个人,Max Bittner与皮尔·彭龙,他们为创办Lazada立下汗马功劳。Max Bittner办事果断,脾气很大,他老爸是Rocket Internet创始人Oliver Samwer的好友。彭蕾在2018年3月从Max Bittner手中接过了CEO的职位,上任八个月后卸任,CEO转为皮尔·彭龙担任(上图)。Lazada自成立以来,包括这次,CEO职位已经历经了4次变动。这四个人分别为Max Bittner、彭蕾、皮尔·彭龙、李纯。Lazada的这次换帅,到底是什么目的我们尚且不知,但也能猜得一二。因为就东南亚电商市场目前的现状,2015年成立的shopee已后来居上,从市场数据来看,整体上可以说是已经超过了Lazada。•AppAnnie与iPriceGroup SimilarWeb联合报告显示,Shopee获得2019 Q3购物类APP月活量榜单、桌面及移动网络访问总量榜单及总下载量榜单三项第一。这是shopee在上一个季度连续摘得了三冠之后,再摘三冠。•2020年3月,Shopee母公司Sea发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和2019全年财报,Shopee的商品总价值(GMV)全年达176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71%。Shopee的总订单数达12亿单,同比去年增长了100.5%。shopee与Lazada的竞争可以说是腾讯与阿里系的竞争,shopee由腾讯投资,Lazada被阿里注资40亿美元。尽管阿里巴巴在国际属知名企业,但其国际业务营收与知名程度难以匹配。与腾讯相比,阿里稍稍逊色一些。收购lazada是阿里国际化业务中重大的一笔投资,Lazada在东南亚到底能否重整雄风博得成功,这完全有可能对阿里是否进行新的国际业务融资有着示范性的作用,这场硬仗还得打。Shopee的快速发展,不仅从一定程度上警示了Lazada,还给阿里巴巴国际化业务的版图,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自从被阿里控股以来,沟通问题、文化冲突、决断片面等问题,让Lazada的发展并不顺利。■2020年3月,Lazada就爆出,外国员工对每天都需要提交健康报告而感到十分愤怒,虽然这并不是强制性的,但员工仍然会收到人力部门的监督与电话通知。■疫情期间,Lazada还要求新加坡的员工在工作室必须佩戴口罩,并建议员工不要参加宗教集会。Lazada定下的这些规矩,也让印尼、菲律宾及泰国等国家的许多员工对此不满。■在Lazada的中国高管,经常将中国内地的市场规矩与条款,应用在东南亚市场,缺少考虑东南亚本地市场的的需求与特性,Lazada因此还有过决策性失误的例子。此外,阿里派到Lazada的中国高管离职也比较频繁,职位最高涉及到联席总裁。包括这些在内,所有的大大小小的问题,由少变多,由小变大,成为了Lazada发展路上的拦路虎。问题不是一天就形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积累再爆发的过程。Lazada目前需要处理的事有很多,无论是市场问题还是公司内部问题。此次换帅,也依稀能看到阿里希望改变Lazada的决心。不过,话说回来,Lazada从成立之初到现在,也已建设出成熟数字化生态架构。其庞大的物流体系与先进的支付系统,便是这个架构中不可获取的部分。在物流方面,Lazada自行建立物流体系LGS,目前在东南亚6国17个城市建立起最少有30个仓库和最后一英里派送中心,最后一公里网络覆盖率达70%,而且,Lazada在东南亚六国有超过3000个包裹自提点。在支付方面,Lazada充分利用其背靠阿里的优势,并于2018年,推出基于自身平台的电子钱包服务。去年双12活动,在马来西亚有将近一半的消费者在线上支付时,选择Lazada的电子钱包。如今李纯被派来Lazada,并不是接手了一个烂摊子,Lazada只是在前进的方向上,稍稍偏离了航道,李纯这个明灯,曾经让Lazada印尼起死回生,那么这次到底能否带领lazada在东南亚继续远航,这还有待市场检验。有人说,Lazada在东南亚落后于shopee不是没有原因的,虽然shopee的母公司sea虽属腾讯投资,但其东南亚基因浓厚,shopee的创始人也一直深耕东南亚,公司的高管及员工,都愿意去了解这篇土地,愿意与用户进行深度沟通。对于Lazada而言,东南亚只是阿里的一个市场而已;对于shopee而言,东南亚市场就是它的全部。Lazada有个爸爸叫阿里,它万一不行了,或许还可以选择回国,而shopee在东南亚,则是无路可退唯有重拳出击。
Copyright © 2016-2020     东南亚导航    闽ICP备18021440号     P: 0.033, S: 90     声明:网站上的服务均为第三方提供,与DNY123无关。请用户注意甄别服务质量,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