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KYC验证流程是什么?TikTok Shop如何变更DTI?

编辑|丰丰
投稿爆料/转载添加 | DNY123-08
5年菲律宾老卖家遭遇KYC挑战
为弥补资料不全,卖家更换主体再次遇阻
继泰国市场推行 KYC 人脸识别认证后,菲律宾电商市场也掀起了一场史上最严的身份核查风暴。这场被卖家称为 "合规大考" 的审核升级,让无数早期依赖粗放注册模式的老店陷入困局。
深耕东南亚市场的卖家 "阿林"(代称)便是这场风暴中的一员,其名下三家运营多年的店铺接连遭遇审核 "滑铁卢",目前正在专业跨境服务商——安合出海的帮助下寻求破局,或许他的经历能为苦KYC久矣的同行们提供一面审视合规困境的镜子。
同时,东南亚电商观察诚邀更多卖家反馈您在验证中遇到的难题,文末参与投票,您的每一份反馈都将凝聚成行业合力,推动平台听见卖家痛点,共同完善更具实操性的合规路径。(文末参与投票)
那么下面就先来了解下本期老店卖家“阿林”的闯关经历吧:

KYC验证遇“卡脖子”难题
菲律宾卖家“阿林”(代称)名下共运营了3家菲律宾个人本土店铺,分别隶属于两个主体。2021年,跨境电商在菲律宾方兴未艾,服务商资源匮乏,为了快速启动业务,阿林用仓库员工的真实资料注册了 Shopee 本土店。

但受制于仓库人员流动性大,阿林最终仅留存下 DTI 证书(菲律宾公司注册证)、BIR 文件(税务登记证)及 TIN 卡(税卡)等基础资料。此时,他并未意识到这些 "不完整档案" 会在未来成为合规路上的绊脚石。
去年Shopee 菲律宾站大规模启动 KYC 审核,凭借 TIN卡 等手头掌握的店铺基础资料以及法人信息,阿林顺利通过平台审核。
然而进入今年,东南亚电商平台验证机制全面升级,对资料完整性提出更高要求,隐藏的风险终于被引爆:新的验证规则中要求卖家提供健康证、驾驶证、护照、身份证等。
其中健康卡,即 PhilHealth ID ,这一政府认可的有效身份证件,不仅是国民健康保险凭证,更被纳入商业交易的身份核验体系。
因原始资料缺失,卖家阿林不得不通过仓库合作服务商获取健康卡(资料真实性存疑)。幸运的是,提交后顺利通过了 Shopee 审核。
然而同样的操作却在 TikTok Shop 的 KYC 验证中失灵了。阿林透露,第一家店铺在首次向平台提交 TIN 卡及服务商补办的健康卡后,平台经理便明确指出资料触发风控 —— 健康卡被检测为非真实身份信息。如果不能补充法人一级证件(如护照、菲律宾身份证)进一步举证,卖家就要在店铺强制关闭前完成提现。
更为棘手的是,阿林的第一家店铺与另一店铺关联同一主体,如今两家店铺的验证都受到了风控影响。

至于阿林名下属于另一主体的第三家店铺,在向 TikTok Shop 首次提交资料时,因证件图片模糊被平台驳回,使用修图工具优化后再次提交。
根据 TikTok Shop 的审核要求,必须确保所上传的照片光线充足、背景为纯色,且包含完整的文件边角,所有信息必须清可读。请勿对屏幕截图,也不接受黑白图像、手写副本或扫描件。
虽解决了清晰度问题,紧接着却又触发了"地址信息无效" 的审核提示。
对此,阿林颇为困惑:"平台经理要求提供水电账单、信用卡账单等能体现真实地址的证明。我先用仓库地址提交,审核提示 ' 地址与证件照片不一致 '。换成证件照片上的地址,又被告知 'invalid(无效)'。这套资料对应的法人都是真实员工,地址也真实存在 ,可审核就是不通过。"
根据 TikTok Shop 的审核要求,当前居住地址的证明必须为近三个月内开具的文件。
要求提交以下任一合规文件:
👉 公用事业账单(电话费、电费、宽带/网络账单等);
👉 政府部门或机构近期发出的信函;
👉 授权机构、持牌公司或授权保险机构发出的账单等;
此外,合格的地址证明应包含四项基本信息:出具机构、个人姓名、地址、开具日期/账单日期,并确保所有填写的信息与所提交文件中的内容完全一致。
其实,阿林遇到的情况也是行业合规挑战的缩影。据安合出海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个人店卖家仅需提交 TIN 卡即可通过审核,但近期平台普遍提升审核门槛,增加护照、身份证等一级证件的提交要求。这种转变让大量使用非自有资料注册的卖家措手不及。
如今,不少服务商可以协助卖家在资料验证环节制作各类证明文件,但仍有卖家心存疑虑:电商平台的审核机制是否接入当地官方系统,能否真正验明法人身份等信息的真伪?
安合出海透露,根据现有掌握的信息来看,菲律宾电商市场仅有税务信息接入官方系统,其他证件(如健康卡、身份证等)并不能通过联网检验真实性,平台审核仍以人工校验文件完整性为主。不过使用非真实身份资料虽可能侥幸通过当前审核,但随着平台合规体系的完善,后续仍存在较高的风控风险。(文末参与投票)

为了从根本上消除因为资料不全带来的一系列风险,阿林决定在 TikTok Shop 平台对名下三家店铺启动主体更换流程,但操作过程犹如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
现阶段,阿林名下的第一家店铺还在等待服务商提供一级证明文件;而第二家店铺虽被关联,但仍然可以更换 DTI(公司注册主体),只是在提交新主体资料后,平台给出的审核结果是无法核实“受让方、转让方公司签字人的身份”。

显然,平台虽然给出了审核不通过的原因,但却没有为卖家提供明确的修改方向。阿林推测问题可能出在变更协议(Novation Agreement)的法人签字字迹潦草,于是在规整字体后再次提交审核。
不出意外,第二次提交依旧没能通过。阿林咨询平台经理后得知,需要进一步提供授权书等支持文件,以证明主体更换已获得新旧主体公司的正式授权。
值得一提的是,阿林名下隶属于另一主体的第三家店铺在更换DTI时同样以法人身份信息存疑被驳回。
对此,安合出海负责人建议阿林:将相关文件进行公证,通过律师或公证员对签字真实性及变更流程的合法性进行背书,形成类似 "公众文件宣誓书" 的法律效力证明。目前,阿林已经在安合出海的帮助下启动文件公证流程。
审核过程中频繁出现新问题,让卖家不禁质疑:是否是合规规则与本土实践产生脱节?本文中的卖家本想通过更换主体规避旧资料风险,却被系统强制要求先验证旧主体身份,而旧资料缺失一级证件导致验证无法通过。这种逻辑矛盾导致合规路径被完全堵死。
时至发稿前,阿林名下的三家菲律宾本土店还在为审核通过准备资料。通过他的这段经历其实也为屏幕前的各位卖家敲响了警钟!
首先,资料合规是底线。早期 "借名注册" 看似便捷,实则埋下定时炸弹,新店铺注册务必使用自有真实资料,并留存全套证件。
其次,善用专业服务商。在文件公证、主体清洗等环节,合规机构能提供符合当地法律框架的解决方案,避免陷入灰色操作陷阱。
最后,关注市场动态。随着东南亚各国电商合规体系加速完善,市场风向时刻变动,故而建议卖家主动加入行业社群,实时获取本地化合规资讯,填补信息差,在合规浪潮中保持战略先手。
阿林的故事或许只是东南亚电商合规化浪潮中的一个缩影。当平台审核从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转向严密监管,卖家的竞争逻辑也从 "流量为王" 回归到 "合规为本"。
我们深知,合规困境的破局不能仅停留在文字探讨,更需要听见一线卖家的真实声音。诚邀您参与下方投票,分享您在 KYC 审核中的实际困境:
https://n8qz8ljwrl.feishu.cn/share/base/form/shrcn6cIr9WBth2nwBvoDkULOgg
*转载请与编辑取得联系,未经许可同意,违规转载、复制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