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ee重磅预警:10月起强制报税!跨境圈首迎中国“税考”

编辑|丰丰
投稿爆料/转载添加 | DNY123-08
境内外电商平台10月起正式开启国内报税;
新规重压下电商会计业掀起“离职潮”;
10 月,或将成为跨境行业的 “大考” 节点。一批无法合规报税的卖家与企业,正面临被迫退场,行业重新洗牌的局面已然临近。

东南亚跨境圈首迎国内“税考”
近日,Shopee 卖家学习中心发布提醒,敦促跨境卖家依法履行报税义务。
卖家务必如实申报收入,并按时缴纳企业所得税。
对于使用SLS(Shopee物流服务)从中国大陆出口的包裹,由于平台将使用卖家在Shopee进行身份注册/验证时使用的信息,并将其作为卖家包裹对应的实际生产/销售单位信息进行出口申报,卖家需要及时维护并确保身份信息准确。
积极关注境外收入缴税动态的卖家都清楚, Shopee 的该条公告实际上具有双重政策背景:
① 正如通告内容中所述,是响应国家税务总局 17 号公告将于2025 年 10 月 1 日起正式生效的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新规。
值得一提的是,17 号公告中针对出口业务的特殊申报要求,被广泛认为是为 “买单出口” 模式画上句号的关键条款。
所谓 “买单出口”,是指部分无实际出口权的企业或个人,通过购买其他有资质主体的报关单、出口退税凭证等资质文件完成货物出口的操作,这种无需承担合规成本、规避税务申报的模式,曾在跨境电商行业中颇为流行。
而 17 号公告的出台,通过明确全链条的信息报送义务,将代理报关的机构与实际掌握货物、产生收入的货主企业纳入监管体系,更通过强化责任追究机制筑牢防线,从根源上终结了 “买单出口” 的模糊地带。


17号公告部分条款
②国务院《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则是更深层次的合规驱动。
该规定强制要求,无论境内外平台,只要服务于中国卖家或中国用户,就必须报送涉税信息。尤为关键的是,2025 年 10 月 1 日至 31 日期间,平台需首次正式提交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与收入信息,这也解释了 Shopee 为何着重强调卖家如实申报收入与维护准确身份信息。

图源:国家税务总局
根据相关规定,此次电商平台报送的卖家信息囊括:
👉身份信息:经营者的名称(姓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纳税人识别号)、地址、店铺(用户)名称、店铺(用户)唯一标识码、专业服务机构标识、联系方式等信息。
👉收入信息:包含销售总额、退款金额、净收入、交易订单数量等明细。
了解报税干货,欢迎查看我们的往期内容:国内税务
而在涉税新规密集落地的当下,东南亚电商观察获悉,不仅是 Shopee,本月 Lazada 同样发布通告,提醒卖家需在北京时间 2025 年 9 月 28 日 23:59 前登录 CSP 完成身份验证,逾期未完成将面临店铺冻结风险,这一举动或许也是为此轮税务合规做铺垫。

此外,速卖通、SHEIN 等主流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向各自平台的卖家发布了关于税务合规的相关提醒。

不难看出,跨境电商行业正迈入 “强合规” 的新阶段。对于卖家个体,税务申报的真实性、身份信息的准确性将成为卖家运营的基本门槛。对于行业整体,此次合规变革不仅将清退缺乏合规能力的卖家,更让长期适配不合规操作的电商财税服务体系面临重构压力,跨境电商行业正向更规范、更专业的生态转型。

自从国家税务总局15、17号公告相继出台,国内社交媒体上愈发频繁地出现一种声音:电商会计或将迎来离职潮。

图源:小红书
这一行业现象的背后,反映的正是过去跨境电商行业积弊已久的税务工作逻辑。
一方面,新规击碎了行业长期存在的 “灰色操作”:部分电商企业为了维持利润空间,通过虚开发票、隐瞒收入等方式偷逃税,会计岗位也随之形成依赖模糊账务、代报操作的工作惯性,而税务透明度的强制提升,让这种模式彻底失效。
另一方面,专业门槛与责任风险同步飙升:新规要求会计不仅要纠正历史账务问题,还要重新规划合法合规的节税方案,对专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同时,作为税务申报直接责任人,数据错误、报送延迟等问题都可能面临税务机关的处罚,甚至影响企业纳税信用评价,巨大的责任压力让从业者难以承受。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部分条款
尤其现在税务稽查力度持续升级、违规成本显著攀升,所有违规操作都逃不掉监管的 “法眼”,相关从业者的压力自然愈发凸显。
国家税务总局近日披露了一起“逃逸式”注销偷税案件。经查,上海悟瀚进出口有限公司隐匿出口应征税货物销售收入2.57亿元,未申报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费3983.74万元。为逃避追责,该公司竟于2023年申请办理了注销。然而,这个“歪点子”很快就被税务、市场监管等多部门揭露,2024年该公司注销登记被撤销、税务登记恢复,并最终在 2025 年 5 月被追缴税费并处罚款共计 8262.46 万元。
事实上,电商领域税务监管打击的触角并非仅停留在销售端。在国家税务局查处的一起骗享增值税加计抵减税费优惠偷税案件中,四川聚祥达物流有限公司通过虚假填报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行业类别,共计少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费款共计177.26万元,最终被依法追缴税费、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合计 355.43 万元。

接连曝光的查处案例,让许多从业者切实感受到合规压力,部分中小卖家甚至开始盘算退路。
但现实是,合规早已成为全球跨境电商市场的 “通用语言”。国内出台了针对境外收入申报的刚性约束;转向东南亚本土市场,马来西亚正分阶段推进电子发票制度,越南也启动了电商平台代扣代缴税务机制……
从国内到境外,从跨境店到本土店,税务监管的大网已然收紧,没有任何一块 “法外之地” 可供逃避。一系列变化已清晰证明:那些仍在游走于灰色地带的行为,终将被新一轮监管彻底清退,行业规范化发展的浪潮已不可逆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