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狂赚百万月销额,国产耳机再诞亿级出海大卖!


👆👆👆
动动手指交个朋友
📲即可加入
「品牌出海」、「东南亚市场」交流群
💁与同行切磋出海破局思路
近期,东南亚 3C 数码市场正被音频热潮席卷:街头年轻人戴无线耳机穿梭市集,咖啡馆里智能音箱播放本地流行乐,就连夜市摊主都在用降噪耳机隔绝喧嚣 —— 音视频产品成为了这片市场的增长引擎,不仅稳稳占据核心份额,更在下半年消费旺季前,显露出狂飙突进的势头。
全球消费电子市场的稳健扩张,为这股热潮添足了燃料。Statista 数据显示,2018 至 2028 年全球消费电子平均复合增长率将达 2.3%,而影音娱乐产品以 6.5% 的增速一骑绝尘,比整体市场快出 4.2 个百分点,堪称消费电子领域最猛的增长极。
这片市场的活力,核心来自年轻一代的消费爆发力。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数据显示,东南亚 35 岁以下人口占比超 70% —— 这群年轻人把无线耳机、智能音箱玩出了新花样:既能用它上网课、开远程会,又能连着 TikTok 刷视频、打电竞,多元场景的需求像星火一样点燃了市场潜力。
在这场混战中,中国音响龙头 Edifier 的表现格外抢眼。它不仅在东南亚音频市场稳居头部位置,更是创下海外营收超 6 亿元的战绩,用实打实的销量写下中国品牌出海的亮眼注脚。
那么, Edifier 究竟靠什么在东南亚掀起 “中国旋风” ?
1996 年,北京理工大学的一位教师,因一次和学生合作自制有源音箱的经历,萌生了 “让高品质音响走进寻常百姓家” 的念头。带着这份初心,他揣着 4 万元启动资金,在圆明园附近的小作坊里,开启 Edifier 的创业之门。
这个年轻品牌从诞生起就锚定技术创新:2008 年跨界进军耳机赛道,随后凭借 TWS 耳机成功打开增量市场,产品线逐渐延伸到家用音响、专业音响、汽车音响、耳机及麦克风等数百款型号,成为国内音频领域少有的全能选手。
2010 年 2 月,Edifier 敲开 A 股大门,成为国内首家上市的自主品牌音频企业。这一步不仅加速了资本运作与研发投入,更标志着其龙头地位的正式确立,为品牌搭建起更广阔的舞台。

图源:Edifier
上市后的十余年里,Edifier 持续领跑国内市场:拿下头戴式耳机出货量第一,稳居蓝牙音箱品牌榜首。不仅如此,其产品覆盖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内第一、全球第二大专业多媒体音响企业。
然而,任何品牌的成长都不会一帆风顺。2022 年,全球电子消费市场遭遇寒流,耳机领域首当其冲:Canalys 数据统计显示,第四季度全球个人智能音频设备出货量同比骤降 26%,全品类音频产品均面临下滑压力。
Edifier 也未能置身事外,当年财报数据显露出承压态势:全年营收 22.14 亿元,同比下滑 3.88%;净利润 2.47 亿元,同比下滑 21.87%,股价次日应声下跌 5.72%。

图源:Edifier
国内市场渐趋饱和叠加全球行业遇冷,双重压力下,Edifier 亟需寻找新的增长引擎。此时,东南亚市场进入了它的视野 —— 这片土地,被团队视为出海首站的最优解。
为何是东南亚?答案源于对区域特质的深度洞察:该区域 GDP 增速领跑全球,消费升级推动 3C 市场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电商规模连续 3 年保持全球增长第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预测其 2025 年将达 2340 亿美元,市场潜力显著。
更重要的是,相较于竞争白热化的欧美市场,东南亚 “地理邻近、备货周转高效” 的优势更显突出。正如 Edifier 东南亚线上负责人所言:“从时效与供应链效率考量,这里是最适合迈出海外第一步的地方。”
于是,Edifier 正式启动东南亚布局,以 “灵活调整 + 精准落地” 的策略快速破局,展现出成熟的市场运营能力。

图源:Edifier
初期,基于对东南亚市场 “客单价低” 的预判,Edifier 曾尝试以低端产品切入,却发现低价市场早已充斥白牌产品,难以建立竞争壁垒。
销售数据的即时反馈让团队迅速调整方向:转向中高端定位,以 59-69 美元的头戴式耳机为主打,精准填补市场价位空白,通过 “举高打低” 策略,以中高端产品树立品牌形象,带动全价位段销售,构建差异化优势。
根据年度报告,2024 年 Edifier 实现年营业收入近 30 亿元,稳健增长 9.27%,营收规模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海外营收表现同样亮眼,达到了超 6 亿元的成绩。

图源:Edifier
从 1996 年的小作坊到全球音频领域的重要玩家,Edifier 的发展历程印证了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的创业哲学。而在东南亚蓝海的持续深耕,更让这个兼具底蕴与活力的中国品牌,在全球舞台上绽放出愈发耀眼的光芒。
Edifier 能在东南亚市场强势突围,背后藏着一套 “组合拳”—— 深厚的产品积淀、持续的创新动力与精准的本土化适配,三者环环相扣,筑起了难以撼动的竞争壁垒。
研发投入是 Edifier 的 “硬底气”。根据年度报告数据,2019 到 2024 年,其研发费用从 8331 万元飙升至 1.8 亿元,真金白银的投入换来了 482 项有效专利,红点设计奖、IF 产品设计奖等国际殊荣拿到手软。这些硬实力让产品在音质、续航等核心性能上始终领先,更让品牌有了穿越市场周期的定力。
在产品创新的赛道上,Edifier 构建起全场景覆盖的多品牌矩阵。核心品牌 EDIFIER 聚焦高品质音频设备,其中 TWS 耳机系列凭借便携性与优质音质广受青睐,2023 年出货量达 550 万对,跻身全球 TWS 耳机排行榜前十。

针对不同消费群体,Edifier 子品牌各有侧重:2012 年全资收购的 STAX 以静电耳机技术垄断高端市场;HECATE 作为专业电竞品牌,用低延迟性能与机甲风设计俘获年轻玩家。
Xemal 声迈主打高性价比,成为大众市场的口碑之选;“花再” 以潮流设计与智能体验直击 Z 世代审美;AIRPULSE 则为音质发烧友提供高端音响解决方案。
面对 AIoT 时代浪潮,Edifier 加速技术升维。顺应智能家居趋势,Edifier 推出搭载 AI 语音助手的 TWS 耳机与智能音箱;甚至布局助听设备领域,以 “AI 听损智能补偿” 技术开辟新赛道。
当 Edifier 将创新力注入东南亚市场,本土化改造成为破局的关键。考虑到东南亚多语言环境,Edifier 专门开发 “本地同声传译” 功能,无需网络即可实现实时翻译,精准解决跨语言沟通痛点。
针对年轻群体对潮流与科技的追求,旗下 HECATE 电竞品牌融入机甲、朋克元素,花再系列以独特灯效与设计吸引 Z 世代,让产品既懂技术,更懂当地年轻人的审美。

精准的本土化改造,换来了市场的热烈回应:多个单品接连成为爆款,让 Edifier 在东南亚市场收获了 “爆款制造机” 的称号。这不仅是对产品力的肯定,更是对 “以用户为中心” 创新理念的最佳印证。
数据更直观地展现了这份认可:Shopee 平台上,泰国站点销售额同比增长 80%,越南、菲律宾站点更是实现 300% 的飙升。
Edifier 深谙 “渠道为势,运营为刃” 的法则,秉持着用户在哪儿,渠道就往哪儿铺的基本思路,构建起电商平台与社交媒体协同联动的立体网络,实现了从交易触达到心智渗透的全链路覆盖。
电商平台:流量深耕的核心阵地
电商平台作为 Edifier 触达东南亚消费者的核心渠道,其将 Shopee 作为战略重心优先布局:以泰国为起点,依托当地 7000 万人口规模、81% 的互联网渗透率及东盟第二大经济体的市场基础,叠加 Shopee 在电子品类 31.5% 的市场份额优势,打造出核心销售阵地。
在泰国市场成功验证中高端策略的可行性后,Edifier 逐步将布局辐射至越南、新加坡、菲律宾等站点,构建起 “以点带面” 的区域覆盖网络。
为支撑这一布局高效落地,Edifier 制定了精准的运营策略:整合 Shopee 站内广告与平台营销工具,如店内秒杀、运费补贴等,同时联动站内外资源形成营销合力,实现流量与转化的双重突破。

这一策略在大促期间尤为见效,在 2023 年 12.12 大促期间,单天销售额较平日暴涨 53 倍,全站点整体销售额更达平日的 19 倍,展现出强大的流量转化能力。
基于平台特性的差异,Edifier 在 Lazada 的布局则呈现另一番思路。在越南市场,品牌优先入驻 Lazada,瞄准 18-35 岁群体主推潮流设计的 TWS 耳机,通过 “新品首发 + 限时折扣” 组合吸引关注,仅半年便实现月销售额破百万元人民币。

为突破流量增长瓶颈,Edifier 进一步借力越南站点的 LazGame 互动活动,采用邀请好友共同参与的社交裂变玩法破局:不仅单日粉丝增长近 2 倍,整体 GMV 更同比激增 17 倍,为渠道注入持续增长的新动能。
社交媒体:内容破圈的传播引擎
若说电商平台是交易转化的核心,社交媒体则是 Edifier 深化东南亚消费者心智渗透的传播引擎。其以 “本土化内容为核,精准触达为径”,构建覆盖多平台布局的传播矩阵,让品牌故事真正走进用户生活。
TikTok 作为连接年轻用户的关键纽带,Edifier 实施区域化运营:针对东南亚核心市场开设专属账号,以当地语言输出场景化内容 —— 泰国账号聚焦泰语产品测评,越南账号融入本土流行文化,实现 “一国一策” 的精准触达。

图源:TikTok
Edifier 通过与头部达人合作放大声量:泰国博主 GU ZAP 的场景化测评视频,对比 Edifier 与竞品的降噪效果,单条播放量破百万,直接带动同款耳机销量暴涨。
与此同时,Edifier 发起的 #Edifier 话题挑战以耳机解锁多语言沟通为核心创意,成功吸引超 20 万用户参与,相关内容播放量突破 1 亿,进一步强化了品牌在东南亚市场的渗透力。

图源:TikTok
YouTube 则是 Edifier 塑造专业形象的窗口,通过与科技达人合作推出深度测评,如 Edifier AI 翻译耳机实测系列视频,详细解析多国语言实时翻译功能,单条播放量超 50 万。

图源:YouTube
官方账号打造的技术解密栏目,讲解降噪算法、续航技术等硬核内容,强化 “技术型品牌” 认知。这些专业内容不仅提升了品牌信任度,更成为搜索引擎引流的核心入口。
从电商平台到社交媒体,Edifier 的渠道布局始终围绕 “用户需求” 展开:前者解决 “买得到、买得爽” 的交易痛点,后者实现 “看得懂、记得住” 的品牌渗透,最终构建起可持续的增长闭环。
在音频设备行业的浪潮中,Edifier 用二十余载的深耕,从一间初创工作室成长为全球知名的音频品牌。其发展历程既是中国消费电子品牌崛起的缩影,更在瞄准东南亚市场的战略布局中,展现出精准的市场洞察力与强大的执行力。
从欧美杀到东南亚,国产宠物品牌靠“铲屎”揽下超30亿市值
与安克绿联并肩登榜,国产配件在Shopee日销1000+!
1年晋升马来西亚“销冠王”,国产家清被TikTok捧成出海顶流?
如果你对东南亚品牌建设也颇有心得或有想法,欢迎扫码进群交流,共筑品牌出海之路。

关注我们,打破出海信息差



部分信息参考来源:
《净利超4亿!3C大卖稳赚》亿恩
《一年卖出500万对!老牌耳机出海逆势崛起》品牌方舟BrandArk
《年营收近30亿!3C赛道又出爆款大卖,撬动东南亚市场 | 品牌出海》大数跨境
《举高打低,EDIFIER漫步者如何借力Shopee站稳东南亚市场?》品牌工厂BrandFactory
《深圳大卖一年营收超26亿!耳机卖爆》雨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