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查仓预警:多部门出动,线下商家联合举报反击电商仓库?

编辑|果然
投稿爆料/转载添加 | DNY123-04
近日,东南亚电商观察获悉,印尼各部门正展开新一轮联合查仓行动,内容涵盖仓库审查、人员签证核查及物流运输管控,港口或再次进入 “红灯期”。

在人员签证核查方面,印尼移民总局近期在全国多地开展 “Wira Waspada” 专项执法行动。(文末扫码进群)

5 月 14 日至 16 日,在雅加达、德波、坦格朗和勿加泗地区,联合执法行动覆盖 10 个移民局、28 个地点,针对公寓、咖啡馆和购物中心等外籍人员聚集区域展开检查。此次行动共查获来自 27 个国家的 170 名外国人,涉及逾期居留、虚假担保人、虚构投资等违反移民行政管理规定的行为。
印尼移民总局代理局长尤尔迪·尤斯曼5月1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移民总局正致力于加强对外国人在印尼境内的活动监督与执法,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参与。
利润被吞噬后,线下实体联合警方“查仓”?
仓库抽查方面,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实体线下商家因受电商冲击显著,可能存在线下商家联合警方展开调查。(文末扫码进群)

查看投票详情请点击:https://mp.weixin.qq.com/s/XHPqKWYzIt61-4XmDKnajQ
加上近年来直播带货为线上市场的繁荣又增添了一把火,这或许也成为了线下商家利润折戟的重要影响因素。
近年来,印尼线上市场繁荣,尤其是直播带货爆发式增长,对线下生态形成强烈冲击。印尼电子商务协会(idEA)2024 年数据显示,60% 的消费者更倾向线上购物,智能手机普及与平台促销策略(如限时折扣、免费配送)成为主要驱动力。
斋月期间,TikTok短视频直播观看量达 28 亿次,TikTok Shop 交易额激增 24 倍,TikTok 与 Tokopedia 用户总数突破 2 亿,覆盖超半数人口。

直播带货 “去中间化” 模式,即商品从工厂直连消费者,压缩传统批发、零售等中间环节,虽降低消费成本,却严重冲击线下商家生存空间。传统商业链条中,中间商承载数百万就业岗位,此次查仓或成为线下从业者对生存危机的集体反弹。
从行业层面看,直播带货的 “去中间化” 效应虽提升了消费效率,却打破了原有的就业与商业平衡。
印尼电子商务协会数据显示,传统零售链条贡献了全国约 30% 的就业岗位,而直播带货的爆发式增长已导致雅加达、泗水等城市超 20% 的实体店铺关闭。如何在技术创新与社会稳定间寻找平衡点,成为印尼政府的当务之急。
另外,印尼财政赤字严重或许也是诱发相关部门疯狂“查仓”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印尼财政部公布的数据,2024年,印尼的国家收入达到了2,8425万亿印尼盾,即便超出了预计目标,依旧产生了高达507.8万亿印尼盾的财政赤字。
在此情形下,加强对电商领域的监管,或成为政府缓解财政压力的举措之一。分析指出,查仓风暴并非终点,而是印尼电商行业规范化发展的起点。未来,政策层可能通过建立线下商家转型基金、推动传统商业数字化升级等方式,缓解线上线下的对立矛盾。
正如印尼贸易部官员所言:“我们不反对创新,但需要确保每个从业者都能在变革中找到新的生存坐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