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 “FDA 们” 暗藏雷区,卖家为何惨遭平台扫雷封店?

编辑|果然
投稿爆料/转载添加 | DNY123-04
Shopee最后期限下,已有店铺商品被下架
菲律宾“FDA证书们”避坑




在菲律宾,即将生效的《互联网交易法》(ITA)法规让不少卖家感到头疼,其涉及的各类证书、复杂的专业名词,确实容易让人一头雾水。
具体来说,这些特定类别主要包括美容化妆品、食品与饮料、健康医疗用品等受监管商品。
卖家不仅需要向电商平台(如Shopee)提供注册的贸易或企业证书(DTI/SEC证书),独资经营者还需提交政府签发的个人身份证明。
此外,针对上述受监管商品,卖家还需获得FDA LTO(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临时运营许可)和PS/ICC编号(标准产品认证/工业控制代码)等销售许可证。
这些虽然证书冗杂,但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卖家需要在6月20日之前提交。
先来说说 FDA,也就是菲律宾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它在食品、化妆品、药品等产品的监管上起着关键作用。在菲律宾市场销售美妆或食品产品,必须获得 FDA 颁发的经营许可证(LTO)和产品注册证书(CPR)。
LTO 是开展相关业务的 “通行证”,而 CPR 则用于具体产品的注册备案。重点是,每销售一种产品,都得单独申请对应的 CPR。比如,一家美妆店售卖不同品牌和功效的化妆品,每种都要分别申请 CPR。
具体攻略和详情点击查看:仅剩半月,菲律宾FDA“无证”=封店?攻略请查收→
对于卖家而言,如果销售的商品属于 DTI 管辖的类目,就需办理相应的许可证或文件。具体文章点击查看:
KYC
通俗来说就是身份验证核查。是菲律宾相关机构和电商平台等为保障交易安全、核实用户身份、监控资金流向、防止非法活动等而实施的一套流程。
依据《互联网交易法》(ITA)Shopee将启动资质核查,要求所有店铺在 2025 年 6 月上旬完成认证,否则商品或将面临下架或关店处理。这就要求卖家们提前准备好相关资料,确保顺利通过认证,维持店铺的正常运营。具体点击查看:《菲律宾KYC全面启动,新一轮封店“闸刀”落下》
(滑动查看内容详情)
每批次进口商品需单独申请ICC贴纸,长期进口建议申请PS认证。某服装卖家因未贴ICC标签,2000件货物被海关认定为“走私”,全额没收。

贪小便宜吃大亏
如此繁杂的资质材料让许多卖家应接不暇。在申请相关资质认证的过程中,部分卖家因贪图价格便宜而掉入陷阱。(文末扫码进群)
一些不良服务商声称能低价办理 DTI(菲律宾贸易工业部相关证书)和 2303(税务登记证明),却告知卖家没有税务 ID。
但如今,各大电商平台基本都要求卖家提供税务 ID 。这种情况下,不纳税本身就存在巨大风险,没有税务 ID 更是让卖家在平台上处处受限,很多业务都无法正常开展。
部分不良服务商宣称能提供 “特殊渠道”,可先为卖家提供 FDA 证书,承诺在一段时间后证书信息才会录入系统。然而,这种操作严重违背正常的认证流程。
按照正规程序,FDA 证书一旦颁发,其证书编号会立即同步至官方系统,以确保证书的唯一性和可查性。若出现先有证书、后在系统查询的情况,极有可能存在证书重复使用或伪造的风险。
此前就有卖家因轻信此类说法而遭受重大损失,有卖家花费近百万披索获取了数十份所谓的 FDA 证书,最终却发现无法在系统中查询,这些证书均为无效证书。甚至有些不良证书可能只是通过简单 P 图制作而成,成本极低。
部分服务商以代注册为名窃取卖家信息,转售给竞争对手。在办理各类复杂的资质认证时,卖家往往需要向服务商提供大量的个人和企业信息,如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店铺运营数据、客户资料等。
部分不良服务商却利用卖家对其的信任,以代注册的名义,在卖家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这些宝贵的信息窃取并转售给卖家的竞争对手。
另外,除了服务商可能造成的陷阱,卖家还需警惕另一重风险。
菲律宾政府鼓励民众举报违规电商,举报者可获罚金奖励,这增加了卖家的合规风险,尤其要警惕内部员工举报。建议卖家与本地员工签订保密协议,在仓库安装监控系统。
后续,建议卖家们密切关注相关动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如果您对菲律宾FDA也有需要咨询的问题或需要FDA或其他相关证书的协助办理,欢迎扫描下方左侧二维码或回复【FDA】进群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