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了!东南亚多站卖家突遇提现失败
编辑|丰丰
投稿爆料/转载添加 | DNY123-08
越南、印尼部分卖家出现提款结汇异常;
跨境资金流通正遇“最严”监管;
突发!就在今天,有多位卖家遭遇结汇原因导致提款受限的情况,并且根据目前的反馈,问题核心似乎指向第三方支付公司对客户资金来源及交易背景的合规审查。

提现“卡壳”?越南、印尼站点突发
今天上午,小编在越南市场卖家交流群收到一则反馈,有卖家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结汇时,系统弹出 “超出换汇日限额,请联系客户经理” 的提示。

随后这位卖家联系平台客户经理并得到回应:受越南市场相关资金政策调整影响,若提款时遇到 “超出换汇日限额” 等无法发起提现的情况,需补充电商平台回款至该支付公司的对应截图,且所有截图对应的提现金额合计需大于账户余额。客户经理同时强调,目前所有第三方支付公司都在执行这项要求。
紧接着,另一位越南站点卖家遇到了新情况,其按支付平台客户经理的要求提交了电商平台回款截图后,仍然无法成功结汇。这让该卖家进一步担忧账户内的资金将就此滞留,无法顺利取出。

然而,遭遇提款难题的并非只有越南站点卖家,Shopee 印尼站点部分卖家也面临着类似困扰……
该站卖家反馈,即便在不同时段多次尝试提现,且调整提款金额、切换不同店铺,问题仍未解决。提现失败时支付平台给出的提示为 “Failed and refunded to Seller Balance”(提现失败,已退回卖家余额)。

有卖家测试后发现,提现至印尼本土银行账户可成功到账,同时部分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提款通道也能正常使用。基于这一情况,有人猜测,此次提现受阻大概率是电商平台与相关第三方支付公司之间的接口出现技术故障导致的。
不过,提款受阻的卖家在咨询第三方支付平台后得到建议,即重新绑定持有人信息,再次将问题源头指向跨境资金流通中的合规审查。此前多个跨境收款平台向部分卖家发布提醒,要求更新平台账户持有人信息,确保其与店铺注册主体信息一致,否则将导致提款受限。

当前电商行业缴税的关键节点,跨境交易相关的资金流动与结算问题,每个环节都持续牵动着卖家们的敏感神经。那么,导致第三方支付平台发起卖家身份、资金审查的原因是什么呢?
如果您也在为提款异常的问题而烦恼,不妨来和更多卖家探讨解决方案!

小编梳理发现,这一系列合规要求的背后实则是各国持续强化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管力度的体现。
如前文中所说的“越南市场相关资金政策调整”,就与越南国家银行 (SBV) 于近期发布的第 27/2025/TT-NHNN 号通知(第 27 号通知)有很强的关联性。

图源:越南律师杂志
作为越南反洗钱法框架下的一次重大更新,第 27 号通知明确规定,金额超过5亿越南盾的越南境内电子转账、金额超过 1,000 美元(或等值外币)的国际电子转账以及任何可疑交易,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等金融机构都必须向越南国家银行 (SBV) 报告。
报告内容中必须包含以下信息:
👉 汇款人和收款人身份信息;
👉 交易金额、日期和用途;
👉 双方之间的关系(如适用);
👉 资金来源及交易合法性的文件证明。
目前,27号通告已经在 2025 年 11 月 1 日正式生效,但越南国家银行仍然设有过渡期,明确直至 2026 年 1 月 1 日,才会全面实施强制性电子数据报告制度。由此来看,当前第三方支付平台要求卖家补充回款凭证的操作,大概率是为了提前适应新规要求所做的合规调整。
东南亚国家之外,中国也在持续加码跨境资金合规监管。今年正值中国人民银行新修订的《反洗钱法》落地生效,其中便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及特定非金融机构(包括第三方支付公司)履行客户尽职调查义务,需识别客户身份、核实资金来源,并对可疑交易采取限制措施。

图截自: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反洗钱法》
与此同时,今年8 月中国人民银行还发布一份征求意见稿,细化落实新《反洗钱法》,进一步强化了跨境资金流动的尽职调查要求:
单笔超额 “验明正身”:单笔人民币5万元或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的境外汇款,金融机构需核实汇款人身份并确保信息准确。
高风险交易穿透式监管:金融机构在业务存续期间需持续关注客户交易情况,对高风险情形采取强化尽职调查。跨境电商交易资金流动频繁、金额波动大,属于高风险领域,支付机构因此通过限额和资料审核,落实持续尽职调查要求。
匿名、假名交易直接 “亮红灯”:征求意见稿明确禁止金融机构为身份不明的客户提供服务。
跨境资金监管的 “天网” 已全面铺开,无论是本土交易还是跨境流通,都难逃监管的“五指山”!

























